二戰日軍為什麼要把手雷做成磕一下才能引爆?

在不少關於抗戰的影視劇中,經常能看到日軍在扔手雷前會先把手雷在自己的鋼盔上使勁磕一下,然後才把手雷扔出去,如果不磕這一下,手雷就算解除了保險也不會炸。這實在難以解釋,戰場情況瞬息萬變,誰能知道有這磕一下的工夫,會不會已經戰死了?

二戰日軍為什麼要把手雷做成磕一下才能引爆?

日本人第一次接觸手雷/手榴彈是在日俄戰爭,其優異性能引起日軍的豔羨。戰爭結束後日本就開始研發各種手榴彈,並於1921年開始正式裝備日軍,從此開始最為日軍最基本的武器征戰亞太。

二戰日軍為什麼要把手雷做成磕一下才能引爆?

二戰中日軍使用最多的是91式和97式手雷,這兩種手雷都採用撞擊發火式引信,說白了跟迫擊炮彈差不多,也就是說這兩種手雷都要敲一下才能引爆,至於日本為什麼把給手雷安裝這種引信,是因為這手雷在日本人眼裡,不僅僅可以用手扔出去。

二戰日軍為什麼要把手雷做成磕一下才能引爆?

日本和法國有點一樣,那就是在武器設計思路上,法國人喜歡劍走偏鋒,總和英美有些不一樣,日本則是更看重彈藥通用化和武器的多功能化,前者的明顯例子是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也就是“歪把子”,與三八式步槍的彈藥通用,使用五發橋夾供彈,後者的例子是未能廣泛裝備日軍的百式衝鋒槍,這種衝鋒槍上裝了支架和刺刀,以豐富衝鋒槍的用途。

二戰日軍為什麼要把手雷做成磕一下才能引爆?

91式和97式手雷也差不多,除了人力直接扔出去,還為了日軍特有武器——擲彈筒,也就是說,這兩種手雷不僅是士兵的投擲武器,還是擲彈筒的彈藥,採用撞擊發火式引信也是為了迎合擲彈筒的需求。

二戰日軍為什麼要把手雷做成磕一下才能引爆?

此外就是安全問題,日軍在東南亞叢林行軍時,很容易被樹叢掛掉手雷的保險銷,這種撞一下才能炸的特殊設計顯然更能避免誤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