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吵架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行者知趣

父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影响肯定是很大的,不管是不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孩子看父母吵架,他会觉得父母吵架是因为自己的错,因为幼童认为自己是一切的中心,他对自己有一个 “全能”的自我认知,会认为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

经常目睹父母吵架的孩子,会容易形成退缩、胆怯的性格,很多小孩看到父母吵架,会跟父母说“我听话,你们别吵了”,这其实就是归因到自己身上。

而且吵架确实也是一种解决冲突矛盾的方式,孩子通过长期的“观察学习”,就可能学会用“吵架”解决问题,这对他以后处理人际关系、亲密关系肯定是没好处的,他会下意识地“吵架”,因为他们没有从父母那里习得更好的沟通方式,这不仅会对孩子的人际关系、亲密关系等人际交往造成困扰,甚至有可能形成攻击性人格。

另外,父母经常吵架,也意味着关系不和谐,这会让孩子对将来的婚姻关系产生畏惧心理。孩子在自己的原生家庭里,感受不到平和、安宁,内心就会缺少一些安全感,会对婚姻关系感到害怕,因为他在潜意识里也不相信自己有能力经营好自己的家庭和婚姻。

所以父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会影响孩子的自我认知、情绪、行为、人际关系、亲密关系等方面。当然,这些负面影响并不是不可逆转的,如果孩子自己本身经过成长和修炼,是能够减弱这些影响的,但对孩子来说将是一个痛苦、漫长又艰辛的心理历程。



青音约

父母吵架对孩子的影响还是挺大的。

孩子感觉到痛苦和无助。孩子看到父母在争吵,一般都会表现的很痛苦,孩子不知道该帮着谁,幼小的心灵不知所措,在争吵中长大的孩子,性格会比较孤僻,容易烦躁急躁,并且有时候会模仿大人的争吵。孩子就是父母的缩影,你做什么,他就会学到什么。

父母长期争吵,孩子以后就会觉得争吵就是一种生活的常态,父母要给孩子讲清楚父母争吵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让事情变得越来越好,孩子或许清楚了以后就不会觉得恐惧和害怕了。


心态决定一切

  • 羞耻和愧疚感

  • 尽管社会舆论在变得逐渐包容,但是父母不和,父母离婚始终是一种家丑,在这种“家丑不可外扬”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一个孩子很难摆脱这种羞耻感。

  • 另一方面,不少孩子在遇到父母吵架的时候都会认为是自己的错误造成的,甚至有些家长还会对孩子抱怨:“别人家的孩子在父母吵架的时候都会两边哄,你怎么都一点都不会?”

    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毫无缘由的指责,孩子会莫名的产生愧疚:“是我不好,我不能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做父母之间的粘合剂。”


  • 敏感和讨好

    朋友说,有一次,她父母在吵架时,妈妈“逼着”让她站队,让她指责爸爸的不好,这让她夹在中间,很痛苦,于是她会分别偷偷的在爸爸妈妈面前说让他们开心的话。

    处在父母不和的家庭中也让她练就了一项必备技能敏锐的扑捉到周围人的情绪变化,捕捉到他人的需求并及时的满足。

    这就是有些大人们口中的所谓的“懂事”和“情商高”吧,会尽量照顾好自己和别人,不需要父母操心。

    父母不和是很多原生家庭中都存在的问题,

    或许那些看似乐观的灿烂笑容背后就隐藏着创伤和痛苦,这种伤害对于一个孩子而言将是一个沉重的包袱。


实用心理学

父母是孩子成长的源泉,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呵护。然而生活中有些父母有时一时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当着孩子的面相互便争吵、谩骂甚至是大打出手。然而,是否曾想过,经常面对这些场景,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怎样的不良后果呢?

1.导致孩子害怕、恐惧情绪的产生

父母是孩子的靠山,是孩子成长依恋的对象,然而当父母吵架的时候,其所依恋的对象不复存在,没有了可以依靠的对象,取而代之的是父母面红耳赤、相互谩骂和大打出手,面对这样的场景,孩子极易产生害怕、恐惧的情绪,孩子越小,对孩子的心理发育影响越大。

2.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细心呵护。父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会让孩子觉得“就会想“父母会不会离婚?他们是不是都不要自己?会不会不再爱自己了呢?”。其内心安全的需得不到满足,因此孩子也会变得特别“粘人”,不容易哄。如果父母经常吵架,那么会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

3.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易产生自卑,不信任别人

在孩子的眼中,父母是最亲密的人,父母经常吵架,让孩子觉得最亲密的人都不值得信任,在他以后的人生道路中,就会导致不信任。与 他人的父母和睦比较,孩子内心形成强烈的反差,尤其是其他孩子嘲笑自己的时候,就会自卑,内心也十分敏感,在与别人交往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如果别人不喜欢自己,可能自己就会更加孤立自己,人际交往能力就会越来越差。


4.影响孩子个性的发展,易产生攻击行为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天生模仿能力就很强,父母的行为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吵架时说出许多刻薄话,神态、姿势、语气、用语甚至是大打出手他都有可能学到。遇见问题,吵架就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后如果遇见问题,也不会理智的思考,而是采用吵架打架,严重的话会采用极端方式来解决问题。

5.影响孩子的婚姻观

家长对待家庭婚姻的态度,无疑会影响孩子。如果每天争吵不断,不能为孩子提供应有的温暖和安全,孩子感受不到家的意义,很容易丧失对婚姻的美好期待,容易焦虑、多疑,对未来生活缺乏信心,尤其易对婚姻产生恐惧感。

·

京东搜索《聚英国》,2018年度最具批判性的心理学专著。

赵小明丨央视少儿频道特约心理专家


心伙伴

很多人都有过在父母经常争吵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体验:

有些父母总觉得“这么小的孩子,哪会记得我们吵架?长大就忘了。” 或者“孩子都这么大了,我们拌两句嘴对他不会有什么创伤了!”

在他们看来,“还太小”或“已经长大了”的孩子,似乎都对父母吵架是免疫的,其实这只是他们有愧于自己的行为而找的借口。

研究告诉我们,父母冲突对每一个年龄的孩子都会造成重大的影响。

毕淑敏在《家问》中说:“在纷乱和丑恶的气氛中成长的孩子,是伪劣家庭的痛苦产品。他们在家中最先看到并习惯的待人处世经验,是破碎流离和粗暴残酷。”

当看到爸妈激动的情绪和举动,孩子第一感受是害怕、恐惧,缺乏安全感。

长此以往,孩子会变得敏感、内向、不自信,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影响孩子成人之后的的恋爱与择偶。

在日常生活中,夫妻发生吵架并非少见。

对孩子产生怎样的影响、程度轻重,要看吵架之后父母如何与孩子互动,如何向孩子解释大人间的争吵。

还有在家庭中,家人间除了争吵外,是否还常常表达对相互之间的爱和欣赏。

如果除争吵外,还有爱的表达,就会缓冲掉很大一部分争吵和冲突带来的负面影响。

电影《怦然心动》里面有一幕,因为父亲一直攒钱照顾傻弟弟,女儿朱莉被朋友嘲笑,妈妈为此与丈夫大吵一架,这是父母第一次当着女儿面大吵,朱莉吓得哭了起来。

看到难过的女儿,夫妻俩分别找到女儿,向她道歉,爸爸说:对不起,孩子,这不是你的错。妈妈则告诉朱莉,自己其实非常爱父亲,称赞他坚强善良。

电影中的这对夫妻在争吵之后表现得近乎完美。

争吵并不可怕,如果在争吵后还能够彼此理解,表达对对方的欣赏和爱慕,并让孩子感受到这份实实在在的爱,那么争吵分歧带来的负面影响就会消融。

所以父母吵架后,最重要的事就是要及时安抚孩子,让孩子明白:

第一,爸爸妈妈不是因为你而争吵;

第二,爸爸妈妈不想让你受到任何伤害,只是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第三,爸爸妈妈彼此之间还是相爱的。

许多家庭中父母的问题是,他们习惯于表达不满、相互攻击,却从不直接表达爱、理解和欣赏,这才会对孩子造成持久的不良影响。

世界上没有哪对夫妻是完全和谐的,区别只在于,在争吵之后,是否愿意耐心安抚孩子、彼此真诚沟通,把消极影响降到最低,维护温馨、积极的家庭氛围。


钱志亮工作室

说说我自己的真实体会吧。

自打我记事起,我就被包围在父母没日没夜的无休止的争吵,甚至打架中度过的。那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一段煎熬的,备受折磨的日子。
不知是为什么,他们总吵架,而且每当“形式紧张”的时候,从不避讳我。不,应该说是一触即发的怒火容不得我躲闪。父亲爱喝酒,这都不算什么,问题是他喝醉以后总会耍酒疯,那简直就是要我和我妈的命,我讨厌他这样,憎恶透顶了。他们两个经常为一点小事争吵,吵不过就开始动手。妈妈因为心中惦念着我,从来都是被动的一方,她不会主动还手,更不会主动动手。小小的一个我架在他们中间,父亲怎么就没有一点怜悯呢?现在想想都是欲哭无泪。



这种情形下成长的我变得格外懂事。每晚临睡前我都把卧室门留一个缝,侧耳倾听是真的“战争”已经结束了才会睡去。我会尽可能的多做些事情,让他们开心,可是有的时候真是于事无补。为此,我专门看了看书,他们真是性格不合。我也曾自残过,希望引起他们的注意,希望他们重视我的存在……就这样在充满“硝烟”的家庭中长大,我一度怀疑过人生,对婚姻满是戒备,甚至憎恨“田力人”


如果人没有荷尔蒙这一说,我估计都不会结婚。那种恐惧是你所不能体会的。真的就像是心灵上起了一层“雾霾”。
到现在我也有了孩子,有的时候也难免不会争吵。不过我们很少在孩子面前给对方难堪。我知道在一个不幸福的家庭生活,与其说是生活倒不如说活生生受罪更确切些,是一种对心灵的蹂躏造作。经历过这些的我懦弱胆怯,敏感多疑,还极度的不自信。我不想我的这些经历和影响在女儿身上重蹈覆辙,虽然有些过去过不去,但只要不在将来出现就好。

他是女儿的好父亲,我是女儿的好母亲,我们都是有过曾经的人。正是因为有了过往,才不会在一些事情上刁难或者说是掰扯不清。我们都想把这份美好留作孩子以后对人生的憧憬。


淡淡檬香326

很多父母常常在孩子面前吵架,小至语言攻击,大至动手动脚,甚至把家里能砸的东西都砸了,而且还是在孩子在场的情况下。这时候孩子的反应才是最让人心疼的,他或许在旁边拽着妈妈,哀求着爸爸,“别吵了好吗,求求你们了。爸爸你别打妈妈了”,遇到暴躁的爸妈,可能会回过来把孩子揍一顿,然后继续吵架。或是孩子恐惧的在旁边不知道怎么办,只能看着爸爸妈妈吵架打架,这时候的孩子,内心肯定是无比无助的。可想而知那样的场景会给孩子心里留下多大的阴影。

我想,这些话有多少争吵中的父母对孩子说过?

“要不是因为你,我早就离婚了!何必受这个气”“爸爸妈妈吵架还不是因为你”

当孩子听到这句话,他的内心是什么想法?他肯定想,“原来是因为我爸爸妈妈才吵架的,如果没有我他们就不会吵架了,为什么我会来到这个世界上?”“既然过得那不开心,为什么不离婚呢?为什么要因为我才得过且过?”

科学研究表明,争吵家庭中长大的孩子,犯罪几率更高。

其实,在家庭日常生活中,父母难免会有意见分歧的时候,也会因为一些不可避免的原因会和另一半发生争吵。如果真的要争吵,最好的办法当然是避免在孩子面前发生争吵。但是肯定有人要说,吵架又没有彩排,谁也不想吵架,肯定是因为实在是忍不住了才会发生争吵,这个时候怎么可能还会考虑到其他事情,然后憋回自己想吵架的心情,慢悠悠换个小孩看不到的地方继续吵呢?等那时候肯定气都没有了吧...

那如果真的没忍住在孩子面前吵架了怎么办呢?

1. 对事不对人

有事情说事情,意见不合也可以争吵。但是不能上升到人生攻击。不能因为一点事情就全盘否定掉对方。

2. 摆正态度

有时候伤到孩子的并不是父母吵架,而是父母的态度。有时候因为一些小事情,吵着吵着就扩大到互相贬低、诋毁、把对方说的一无是处,吵着吵着就涉及到双方的父母,吵着吵着就把孩子拉进战争,拉拢孩子必须择一方站队。这样的争吵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3. 向孩子解释

如果没忍住吵架了,那么在事后一定要叫来孩子,好好地向她解释。爸爸妈妈刚才之后意见不同,吵架并没有那么严重,爸爸还是爱着妈妈的,妈妈也爱爸爸。这样孩子的心里起码不会留下阴影。

4. 安慰孩子

父母吵架不要撒气在孩子身上,不要因为两人的冷战就连孩子也不理不睬,那样孩子只会感觉无所适从,她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为什么爸爸妈妈都不理我?可能觉得是自己做错了所以爸爸妈妈才会吵架。这个时候就要父母向孩子好好解释,爸爸妈妈并不是因为你才吵架。

5. 当着孩子面和好

吵完架后的和好,一定要当着孩子面。爸爸可以给妈妈留个卡片,或者送个小礼物,妈妈可以给爸爸一个亲吻,让孩子见证着,我的爸爸妈妈又和好了,我们还是一个温馨的家庭。孩子看到父母和好,她的恐惧和焦虑就会烟消云散啦~

其实不管吵架还是拌嘴,都是一门艺术。也没有人规定说夫妻之间不能吵架,重要的是吵完架后的处理态度,密切的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所以爸爸妈妈一定要谨慎处理~


我是雅惜妈妈

父母吵架对孩子的影响可以说是一辈子的,儿时父母吵架时扭曲的面孔会一直遗留在他的脑海里,对他产生各方面的影响。

1.对婚姻的恐惧

两个要睡一张床,住一间房的人经常吵架,作为孩子非常的痛苦。一面是妈妈,一面是爸爸,他会感到很困惑:为什么夫妻要吵呢?既然要吵,为什么还要住一起?结婚后的两人太恐怖了。导致孩子会产生不想结婚的念头。

隔壁的公公婆婆经常吵架,导致他们的二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不想结婚,一直到30多快40了最后才成家。成家后家里也常吵架。这些都是父母给他们带来的影响。



2.会产生极大的不安全感。

夫妻的吵架带给孩子还有一个就是深深的不安全感。最亲密的人面红耳赤的吵架,伤害的是孩子,手无足措的他感受到的是深深的不安全。家本是温馨的港湾,但自己的家呢,哪里是他的港湾呢?那种失落和害怕,带给他极大的不安全。

3.叛逆、不合群、自卑

没有温馨的家庭氛围,会使孩子感到自卑,不愿与小朋友一起说笑,久而久之造成不合群的孤僻性格。

到了青春期容易造成叛逆的心理,会给家庭班级等等带来一些问题。


小婷君育儿记

1、先说几件事:第一句话,清官难断家务事。家里的事,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

第二句话是不要和女人说对错,老公要让着媳妇。也是和第一句话一个道理,一个家庭要营造一个和谐氛围,靠的是互让,而不是对和错的斤斤计较。

知道了这些道理,夫妻双方就能营造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

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也会感到幸福,对他的成长也是非常有利的。


2、细说说父母吵架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2.1 婴儿期

  婴儿做肚子里就有听觉反应,为什么要胎教?为什么做怀孕期间,妈妈老是看武打片电视剧的,小孩出生后,大多是多动症。婴儿如听到父母强烈的吵闹声,他的感觉是痛苦,身体会变得僵硬,收缩神经,封闭起来自我保护。这种痛苦的刺激,会影响婴儿听知觉、视知觉发育,严重的将来会出现感觉统合失调,由于视-动觉协调发育不好,将导致考试卷面成绩差。

2.2 幼儿期

  孩子小,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如果父母激烈争吵,会给孩子的心里带来巨大的伤害。具体表现有孩子认为自己是坏孩子,因此有心理负担,会引起哮喘、上呼吸道感染、免疫功能降低。严重的刺激后,有的孩子 会由于受惊吓而长期尿床。如果母亲遭暴力打击,孩子会感到极度不安全,害怕与妈妈分离, 令孩子在幼儿园里退缩,不合群,主动参与活动的欲求低。在小朋友当中,各种心智和行为发育显得相对落后。

2.3儿童期

  儿童阶段父母常大吵大闹,会给孩子带来羞辱感。孩子就会显得很难受,觉得自己是坏孩子,做恶梦,在其他小朋友面前低人一等,上课时心事重重。如果父母一直在孩子面前说离婚,那他的生活就在恐惧和担忧中,这样的孩子,学习没心思,做什么事都兴趣索然,成绩越来越差,自尊感低,由此又引来了老师的低评价的打击,进入恶性循环,对他今后的人格成长产生一定影响。

3、真要吵架,那就有学问的吵

  学问一:吵架时尽量避开孩子。而且不要冷战,现在孩子聪明,父母冷战比吵架对孩子的伤害更大,长此以往,便会形成孤僻自卑的性格。

  学问二:吵架后要当着孩子面和好,轻轻松松“一笑泯恩仇”。

  学问三:要勇于承认错误,索性给孩做一个做错了事,再勇于改正的例子。

  学问四:把握程度,不要吵的天翻地覆。

总之,给孩子创造一个有安全感的成长环境。是父母的基本责任。

  孩子出生后,就完全靠后天环境的塑造和教育的因素,来把孩子培养成人。

文章目录如下:

1、宝妈兼职的需求很大,怎样才能在网上做兼职不被骗又赚到钱

2、99%父母认为吼叫不合适,董哥认为吼叫可作为方法关键看你怎么用

3、孩子被人打,只一招,就教会孩子不被人欺负?

4、为什么父母越爱孩子,孩子越不孝,其实是父母自己的养育观出问题

5、有人说父母越爱孩子,孩子越不孝,董哥3句话教你施爱出孝子

更多文章等待您的到来。。。。。。。。。。。。。


杂家董哥

绝对不吵架、不红脸,时刻想法一致的夫妻,在这个世界上可能屈指可数。大部分的家庭,偶有争执或是拌嘴,也是常有的事情。

如果夫妻双方在面对分歧时,虽然也会有情绪流露,也会拌嘴,但更懂得如何解决双方之间的分歧和矛盾,从而达成新的一致,那么,目睹了父母从争吵到和解全过程的孩子,也会从中得到启发,学到经验。

这些都是孩子发展处理人际关系和解决矛盾能力的示范。

当然,过于年幼的孩子是无法从父母的争吵中获得这些“营养”的,他更有可能将争吵归咎于自己,从而养成不健康的羞愧感和内疚感。

所以,如果孩子还太小,夫妻之间有什么不同的意见,也尽可能地避开孩子。

如果是频繁的争吵,那么,无论孩子年龄大小,也一定是负面影响要大得多。尤其是情绪管理能力较差的父母,很容易在吵架时表现出歇斯底里的一面,甚至口不择言,说出很多互相伤害同时也伤害孩子的狠话。

这些不仅会让孩子受到极大的惊吓和刺激,也给孩子做出了糟糕的示范。

夫妻经常吵架的家庭,氛围也会很糟糕,这对孩子来说,也是无形的压力。

对于孩子来说,爸爸和妈妈都是自己最亲的人,但父母之间经常水火不容的相处模式,也会让孩子感到内心撕裂的痛苦。

在这种环境中长大,孩子很容易缺乏安全感,而且会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缺乏基本的信任,未来长大以后在包括婚姻关系在内的亲密关系中,也比其他孩子更容易出现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