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客工场估值再引争议,以融资并购推高估值避谈盈利

今日有媒体报道,称优客工场正在向部分散户募集资金,规模大约为1.2亿元,此行为已经涉嫌违规。虽然此消息目前还未经证实,但也引起业内对优客工场盈利以及估值问题的关注。

优客工场估值再引争议,以融资并购推高估值避谈盈利

此前的3月9日,优客工场宣布与无界空间合并,借此估值将达到110亿元。

事实上,在资本市场上,类似WeWork、优客工场这样的联合办公企业,它们的估值其实是按照科技公司的标准去做的。而在营收相当的情况下,科技类公司的估值一般会比其它行业公司的估值要高,主要原因是科技类公司的产品可以迅速规模化扩张,更容易追踪和衡量公司发展状况,同时也更容易获得盈利。

但在上述对外募资的材料中,优客工场的财务数据为,2017年优客工场营收虽然相对2016年增长188%,但其营业收入仅为1.67亿人民币。这样的盈利数据显然与科技公司的标准不符,对于估值也是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据媒体报道,不缺钱的优客工场,一直以来像其他联合办公品牌一样,主要收益还是来自于场租:优客工场场租收益一度占到总收益的90%。这个行业还没有摆脱“二房东”的本质,单一盈利模式本身就是个问题。

此前对于优客工场的百亿估值的问题,一家名为氪空间的共享办公机构表示,根据披露的消息可以看出,优客工场对外宣称的面积是“生态面积”,不是直营面积,生态面积包括了很多加盟、挂牌和换股的场地。

优客工场估值再引争议,以融资并购推高估值避谈盈利

这家机构还从融资与估值角度提出了看法。该机构负责人称,优客工场的多轮融资为资产融资,而氪空间过去的融资都是由现金构成,2017年11月拿到6亿元Pre-B轮融资,是中国联合办公行业单笔最大现金融资。而这与氪空间的现金融资也无法相提并论。

对于优客工场盈利的问题,优客工场创始人、董事长毛大庆就曾提出“三个半”的概念,这包括生态圈的股权投资、流量搭载以及品牌加盟与管理输出。如果分析这个概念,那核心就是要不断对外完成并购和加盟。这也是为什么优客工场会先后并购洪泰创新空间以及无界空间,以此不断来抬高估值。正如毛大庆所说,最终加盟的不仅是店,也不是简单的数据和人,我们还会加盟很多的资产。而联合办公是很有可能出现千亿市值的公司,这可能不比千亿开发商小。

但目前,除了股权投资,这些都还只是盈利方向,还不能认定这样的商业模式在短期内可以为优客工场获得足量的收益。而且,这也正是行业幸存者们目前遵循的行业基本操作,创新度并没有很高,对联合办公空间商业模式的探索,优客工场还有一段长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