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可以陪孩子过几个儿童节?

你还可以陪孩子过几个儿童节?

01

今天一早起来就在朋友圈里看各类大龄青年、中年、老年准备欢度儿童节,当然,朋友圈里的生活永远充满着想象力,说着想过儿童节,却也只是说说而已。

因为成长,就是一种不可逆的无可奈何,尽管内心很想回到童年无忧无虑的时候,但身体还是很诚实地去上班、去奋斗、去社会摸爬滚打,一身伤痕。

所以,陪孩子过儿童节就成了回溯过去,追忆童年时代快乐时光的更好方法,你陪孩子过了多少次儿童节,就意味着你自己也重温了多少次。

可你还能过多少次儿童节呢?

孩子长大的速度永远是一个迷,在不知不觉中从一个你低头俯视的小人儿恍惚成了一个高大的成人。就如龙应台所说的: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而最终父母也只能告诉自己:不必追。

你还可以陪孩子过几个儿童节?

我在知乎上看到有人问:有没有一个儿童节让你过的有些心酸和难忘?

有一个网友讲了一个故事:

一个职场妈妈很忙,她有两个孩子,大孩子是个男孩,10岁,小孩子是个女儿,才1岁,白天妈妈上班,大孩子上学,小孩子寄托在邻居家,爸爸常年出差,家里没有老人没有保姆。

有一天晚上,男孩放学回家,手里拿着一张折叠的卡券,进门后很开心地递给了妈妈,妈妈拿到手上,刚准备打开看看,坐在婴儿椅上的女儿突然哭了,妈妈随手把券放在了桌面上,忙着去照顾小女儿。

小男孩露出伤心的表情,但没吭声,拿起桌面上的券,小心翼翼地放回书包。吃完饭后,小男孩看着妈妈进进出出地忙碌着,帮妹妹洗澡、清洗堆积在洗碗盆里面的碗筷,将自己和妹妹的脏衣服一件件丢到洗衣机里,然后拎着堆积了许久的垃圾拿到楼下……

妈妈完全想不起来小男孩刚才给她的的卡券.....看着妈妈忙碌的身影,小男孩想了想,默默地走回房间。

在一间小学的礼堂里,将进行一场庆祝六一儿童节的晚会,这个10岁的小男孩也有参与演出,但班主任进行演出点名、发现小男孩迟迟没到,刚准备打电话给家长时,学校保安牵着男孩出现了,原来是小男孩因为坚持带狗进学校,被保安拦在了门外。

年轻的老师蹲下轻声问男孩:“为什么要带狗进场呢?”

“因为我想让狗狗来看我演出。”

“怎么不带你妈妈呢?”

“妈妈每天的事情太多了,她太累了,我就没告诉妈妈,所以我想让狗狗来看我的演出。”

看着泣不成声的孩子,善良的老师点了点头,狗狗被带进了礼堂,坐在了原本属于小男孩的妈妈的座位上,代替妈妈看完了全程……

你还可以陪孩子过几个儿童节?

每年这个时候,学校都会举办主题活动庆祝这个专属于孩子的节日。但是现实里,每逢活动,总有一些不亲自参加或不参加的家长。

“老师,最近要出差,实在没空去,抱歉抱歉...”

“儿子,不好意思,家里有点事,今天的活动去不了了”

“女儿,爸爸今天的工作很重要,不好请假,我让奶奶陪你去吧”

工作繁忙、家务琐碎,的确让很多年轻父母无暇参加孩子学校的一些活动。但是,家长们也需要明白,参加学校活动是增进亲子感情、陪伴孩子的绝佳机会。

就像故事里的小男孩,即使他再懂事,再体谅父母的忙碌,但也希望有家人能够看他的表演,陪伴他一起度过这个快乐的节日。

如果在孩子最需要你的时候缺席,表面上看无关紧要,但其实最受伤害的就是孩子!

02

那么,家长缺席孩子的学校活动,可能会对孩子造成哪些伤害?

研究表明:在幼儿时期,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比老师还重要,没有父母的模范和引导作用,而老师做得再好,对孩子的影响也没有多大。

家长经常缺席、不参加学校活动,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严重的创伤,孩子会渐渐丧失安全感,在学校会变得内向、不爱说话、不爱活动。

你还可以陪孩子过几个儿童节?

1.会让孩子产生内向、自卑的性格特点

六一对孩子来说是一场快乐的盛宴,排练演出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都是为了能在爸爸妈妈面前展示自己,让父母能为自己感到骄傲和自豪。

如果家长缺席学校的活动,孩子得不到陪伴和关注,只能孤单看着其他孩子和家人一起玩乐,长此以往,孩子很容易产生落差感,导致内向,自卑心理,没安全感等问题。

2.降低了孩子活跃度,打击了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

在重大节日里,如果父母缺席,孩子不仅不愿意参加游戏,还会把对周围同学的羡慕之情转化为对活动本身的排斥感,孩子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会因此受到打击和削弱。长此以往,孩子会变得越来越不活泼,被推入越来越自闭的状态。

3.给老师留下不重视孩子教育的负面印象

家长缺席学校的重要活动,会给老师留下对孩子教育不上心的负面印象。而这种负面印象也会影响到老师对孩子的关注度。如果孩子日后出现一些不好的学习状况,老师未必会积极主动与家长反馈沟通,毕竟自己的孩子家长都不重视,又凭什么要求老师费心费力呢?

4.给亲子关系埋下隐患

家长缺席孩子的重大活动节日,会让孩子内心产生不被父母疼爱、不被父母重视的想法。且孩子年龄越大,心里累积的意见和不满也会越多。等孩子进入青春期,很容易出现厌学、不听话的叛逆问题。

你还可以陪孩子过几个儿童节?

父母在孩子童年记忆中的缺席,往往是亲子关系中最难以修复的伤害,也是最难以弥补的遗憾。

《穷爸爸富爸爸》一书中曾说过:“所谓成功的父母,就是有时间从容地陪伴孩子。”

就像人们常说的,陪伴,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别在重要的日子里缺席,别让孩子长大才发现,童年的回忆里唯独少了父母的身影。

03

忙不完的工作,到陪不完的应酬...让本该是快快乐乐的儿童节,成了孩子们的“孤独节”、“妈妈为什么不陪我节”。父母为了补偿,变着花样精心挑选着各种礼物。

曾经,有一档节目在六一儿童节这天准备街访路上的孩子:你最想收到的儿童节礼物是?

你还可以陪孩子过几个儿童节?

有孩子说:是一根甜到心底的冰棍;

你还可以陪孩子过几个儿童节?

有孩子说:是一支小巧可爱的口琴;

你还可以陪孩子过几个儿童节?

有孩子说:是一个七窍玲珑的八音盒;

你还可以陪孩子过几个儿童节?

直到一个孩子说:“原来儿童节有礼物的啊,我从来没收到过礼物。”

说到礼物,我想所有的孩子都想说:“儿童节,我最想要的礼物是爸爸妈妈陪我一起过。”

节日礼物对于孩子的意义,永远都是仪式感大于形式化,父母的真情实意大于冷冰冰的物质玩具。所以,陪伴二字,看似很平常,却是父母最难实践的一件事。

然而就像歌里唱的那样:爱我你就陪陪我,爱我你就亲亲我,爱我你就夸夸我,爱我你就抱抱我……

李嘉诚先生说过,一个人事业上再大的成功,也弥补不了教育子女失败的缺憾。

总是听人说,自己多忙多忙,没有时间陪孩子。可是,那些比你忙无数倍的人,却把陪伴孩子成长,作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不久前,奥巴马的大女儿玛利亚考上了哈佛大学,这个有着全世界最忙父母的孩子,却享受着最优质的陪伴。奥巴马曾经说过,自己最骄傲的一件事就是,在长达21个月的总统选战中,也从来没有缺席过一次女儿的家长会。

“我不会做一辈子的总统,但我一辈子都要做一位好父亲”。这些年,无论多么忙,他都争取时间陪在女儿身旁,伴她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孩子成长的岁月真的很快很快,也许这一次内心暗暗许下的“下一次再陪孩子”,转眼间他们就到了不需要你的年龄了,等他(她)长大了,她会有自己的工作生活,你再想和他多说几句话都很难。

你还可以陪孩子过几个儿童节?

你今天在孩子错失的陪伴和时光,最后都会变成最深的遗憾,让你悔恨不已,却无力挽回。

其实,孩子的世界很单纯,他需要的,只是成长这一程的陪伴和鼓励。

因此,我真心希望为人父母者,能重视每一次陪伴孩子一起度过的节日岁月和日常生活,将用爱包裹着的礼物赠予孩子,让他们能够收获一种绝对的安全感,这些些来自父母的爱,将会是他跌倒时重新站起的勇气,会是挫折时重新上路的坚持。

所谓教育,就像是陪一个人经历一场与困难挑战的旅程,这个时候,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就是战友,就是伙伴,为了同一个目标,肩并肩一起努力。

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成长的岁月无法重来。

趁孩子还小,这个“六一”,请陪着孩子们一起过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