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教育孩子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雨点有想法

妇专委特邀心理问答专家志愿者

王宏梅


王宏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职业指导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专家讲师团讲师、公益人。熟识精神分析、家庭治疗、叙事疗法。擅长领域: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人际沟通。

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古往今来的教育论著汗牛充栋了,我在此陈述我认为最重要的观点一二。

尊重孩子,让他做自己 。

每一个孩子都是这个世界独一无二、与任何人都不一样的天使,尊重孩子本身,不要拿他来跟别人做比较,也不要让他成为实现父母的工具,只要他是安全的、不受伤害的,也没有伤害到社会和别人的,就不要强迫他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比如,强迫他对着他不认识的人叫叔叔阿姨,强迫他把自己心爱的玩具让给别的小朋友玩,强迫他一切按照你的想法来,他不是你的机器,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应该受到尊重。

只有受到尊重的生命个体才会自尊、自爱,想要努力活出精彩的自己来。

让孩子为自己负责任。

管住你自己,不要代劳,不要越位,不要替他做他能做、该做的事情,更不要把他的责任放在自己的身上。

一位妈妈来我这儿哭着说,都上高中了的女儿为什么如此冷漠?爸爸生病了都爬不起来了她不仅不问侯一声,还嫌爸爸不给她做饭!

我问她,女儿平时在家都做些什么呢? 她有些意外地看着我:“做什么啊?她还能做什么啊?就是做自己的作业、管好她自己呀!” 我问:“她是如何管好她自己呢?” 她说:“她学习很好啊,每天回来都自己作完作业。” 我问:“除了做作业呢?她还做什么呢?洗过碗吗?做过饭吗?洗过衣服吗?打扫过屋子吗?” 她一脸懵懂地看着我:没有!连袜子短裤都是我洗呢!

我说,你把她该干的都干了,那她干什么呢? 她说,学习呀! 我说,是啊,她的生命只有一件事,就是学习,所以她为什么要关心爸爸呢?

她从来都不需要任何付出,她也不习惯任何付出,甚至她都不知道她该付出,这个时候你来怪她,她为什么冷漠,怪谁呢? 她连自己的责任在哪里都不知道,又如何会关心别人? 有多少“啃老族”都是被这样的父母惯大的?

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相信每个人都能做好她自己,不要越位、不要代劳,在孩子生命的早期无条件地爱孩子,在他长大后则要逐步退出他的生命,目送他离开你的视野,我认为这是对“教育”二字最好的理解。


心理卫生协会妇专委

电视剧《小别离》一度占据了电视荧屏的榜首,里面有首纪伯伦的诗也因此大热,“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一首诗能引发热议,也正说明了子女成长触动了国人敏感的神经。中国人对子女成长教育的热忱度大概可以排世界第一,但教育的效果却不见得能进入一流行列。

如果说80后的父母们还停留在棍棒教育的阶段,那么00后的父母们则有所进步,能意识到孩子与自己的对抗单靠武力无法彻底解决,也明白问题不单是孩子一方面的,父母自身也有问题。可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却一直在摸索之中。


美国的赛西·高夫、戴维·托马斯、梅丽莎·切瓦特桑可以说是走在亲子教育前列,他们开办了一家心理辅导机构,针对5~18岁的少年儿童提供单独的心理辅导,也正是因为接触了大量的家长和孩子,他们反省并思考,最终合著了这样一本《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解开了许多父母心中的迷团,那就是我们和孩子之间,是共同成长的关系,而不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因为变成父母,在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才有机会更加成熟。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这本书其实更像案例分析,作者擅长将自己经手的案例进行转化,抽丝剥茧,分类问题,并同时给出应对措施。

一、生儿育女是对耐心的考验

有过育儿经验的人都知道,一个哇哇大哭的婴儿你拿他毫无办法。只能靠满足他的需求来平息他的哭声。而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孩子的每个阶段,都在愈发地挑战自己的耐心极限,理想状况下,父母也在一次次地考验中耐心值愈来愈高,最终变成平和宽厚的父母。但很多家长往往做不到对子女有“拖钓式”的长期耐心,容易被孩子的情绪所引导,最终两败俱伤。 作者给出了几点建议,让父母们可以好好培养耐心。

1. 照顾好自己。其实每个人都是先照顾好自己,才有能力照顾他人。我们对孩子的气急败坏,往往是因为我们自己本身不够平和,自己的情绪被引导了。所以平时父母要留点时间给自己,泡个热水澡,做个SPA,去看场电影,给自己补充一下能量,能量满格的时候,回来以后看见孩子们也会觉得可爱许多,对他们的忍耐值也会大幅提升。

2. 心态更加积极。当孩子做了让你觉得不舒服的事情时,他很可能是无意的,年纪小的孩子很单纯,他们更以自我为中心,正处在自恋期,不太考虑他人。因为孩子这样的举动而生气,觉得孩子是有意这么做,挑衅你,那就带着太多的个人情感了。自己亲生的孩子,一定不是有意要为难父母,而是他们想尽全力做好一件事,却没有做好。所以父母可能要蹲下来问问孩子,你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这样既能更好拉近和孩子的距离,也不容易引起误会,生活也会更加积极。

3.降低期望。几乎所有国内的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种期望在某个阶段是不合适的。有的孩子不会在学业上成龙成凤,但是他们在毕业以后会在商业领域崭露头角。但是父母们却容易将自己的期望扣在孩子身上,硬逼他们去实现,如此一来,出现对立情绪也就十分正常了。是不是可以适当地降低自己的期望值,不过多的要求孩子,等他们在自己合适的领域里变得出色。 当然,作者还给出了许多其他的建议,也很值得父母们学习。

生儿育女是一条长长的战线,是一件需要耐心的活计,少女少年初养成,父母们也就愈发地有能量了。

二、坚持原则是亲子教育的重中之重

坚持原则很难,是反自然反人性的,但是坚持原则能让孩子有界线感,让他们觉得生活是有可预测性的。而安全感,是一个孩子最需要的东西。不少父母往往会在孩子一开始哭泣的时候选择坚持原则,在坚持了10分钟原则以后,在孩子的大哭中败下阵来,这不能算是坚持原则,反而会让孩子对规则无所适从,觉得自己的欲望就是规则。 作者给我们支了不少高招。

比如说,在幼儿期,父母的用语中要简短扼要,经常重复。要教会孩子说“请”,那就要在能用到“请”时经常用。要教会孩子说“谢谢你”,就要在孩子为我们做了某件事的时候反复用,不停地刺激才有输入效果。

再比如说,在儿童期,我们则要在表达上具体清晰,要求孩子要把饭菜吃干净,就要说“好孩子都是不浪费粮食的孩子,不想吃的时候就不要盛这么多”,要求明确,孩子才能执行,能定下规矩来。

而在青少年时期,孩子们往往不喜欢父母喋喋不休,所以父母的话语要简短有力,少说教,一件事情点到为位,不要长篇大论。老是给孩子上课容易导致孩子们反感,决定更加难以执行。

这只是在表达这一件事上,坚持原则在不同阶段就有不同的做法。而在价值观、责任感等等方面的培养,作者也有他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值得我们琢磨实践。

我们这代人,往往都想让孩子乘着我们的翅膀,飞得更远更远。而在育儿的过程中,努力吸收滋养的土壤,努力学习当个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家长,这对翅膀会愈加有力沉稳,也会帮助孩子更好的飞翔。


职场读书人

目前,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值得我们高度重视。没有亲密的亲子关系,没有爱的呵护与关怀,这些在夹层中长大的孩子将或多或少存在心理健康等问题。针对此现状,应以爱为主旋律,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第一,长情的陪伴。父母的高质量的陪伴对孩子是最好的教育,孩子在与父母相处的幸福时光中,内心的情感充分释放,倾诉想法,有效互动,交流沟通,这将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第二,父母以身作则。“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母的故事充分告诉我们,父母的言行举止,对于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父母以身作则,树立榜样,才能有效引导孩子形成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爱好阅读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多半是在书香的浸润中吸收精华养分;爱好运动的父母,他们的孩子肯定是在汗水的挥洒中练就健康的体魄;爱好旅行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也是在行万里路的跋涉中增长见识开阔眼界。

第三,尊重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花朵,有的娇艳盛开,有的含苞待放,有的芳香馥郁,有的幽香淡淡。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的个体性,不要一味地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而是看到自己的孩子独特的优点,因势利导,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


文艺暖妈芳芳

自我的需求:我们先做好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别人说的很有道理,但是真正能够被触动,非常难。被触动,意味着一个理性的知识,和自身的体验结合在一起,成为你的东西,并且我们总会选择性的去在乎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信息,我们看到的世界,其实是我们想看到的部分。


为了打破自我认知的局限,这一年,我读了100多本书,也见了不少很努力的人,感觉内在的力量改变的很汹涌。因为我知道想要什么人生,就去和什么样的人接触,他们的体验会很容易感染到我,这是扩大体验的一个重要方式。



米妈说她之所以能做到这些,因为她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孩子半岁前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比较多,孩子睡着后会把微课和线下课程提前策划好,上班后,花在工作上的时间比较多,同时也把孩子照顾好,业余时间讲微课和线下课程,不管哪个状态,都会留出自己的特殊时光,她都会享受自己的爱好,因为感觉好,才会做的更好。米妈行动的背后,更多的是她的成长。


当我听到米妈也经历了1年多的产后抑郁,状态特别差的时候,我眼圈立即红了,真的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那段时间有多难熬,跟家人育儿理念的矛盾冲突,妈妈不在了,爸爸身体又不好,感觉孤立无援,也看不到未来有什么希望,天总是灰的。直到现在每当我回想起做月子的一个夜里,一个人在厨房蹲着哭了一夜的经历,心里还会一阵阵酸楚。

还好我们都是靠自己的力量走了出来,米妈简直就是我的进阶版本,是我身边的励志榜样,她让我感觉到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努力,我也可以做的。李笑来曾说“相信我,你并不孤独”,如今对这句话,我有了更多的体悟。


先照顾好自己,安顿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我们才更有能力去爱孩子,如果自己都不能照顾好,你带给孩子的只会是负能量,越爱他,就越会伤害他。


Cissy育儿思考

怎么教育孩子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首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就是说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当孩子认真做事作为父母应该给与孩子最大的鼓励,因为小孩子容易满足,这时候父母给与鼓励的时候会使孩子感觉非常的快乐,小孩子会认为这件事情,我做对了得到了爸爸妈妈的认可,心里是非常高兴的一件事;

其实当孩子做错事情了,父母就更应该鼓励孩子勇敢的面对,认识错误,并且纠正错误,父母就应该更有耐心的教育孩子,多与孩子接触,讲讲小故事啊。并且让孩子知道做错不可怕,勇敢改正就是好的。


作死小能手ivo

我认为“教育”二字真的太难了,最直接的就是“以身作则”。但如果父母都不在身边,我想让孩子简单、快乐、单纯就是最好的了。

1.基本的做人原则---待人真诚

2.给予最好的爱---宽容大度

3.基本的安全常识---保护好自己

4.支持与鼓励---勇敢快乐做自己


嘿呀妈呀

如何让孩子更快乐地成长?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neardup_id": 16066565853700097496, "vname": "0721 \\u6bcf\\u4e00\\u4f4d\\u5bb6\\u957f\\u548c\\u8001\\u5e08\\u90fd\\u5e94\\u5c0a\\u91cd\\u5b69\\u5b50\\u90a3\\u4e9b\\u201c\\u50bb\\u50bb\\u7684\\u201d\\u60f3\\u6cd5\\uff01.mp4\

當冬夜漸暖大海不再那麼藍

以前老人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是古代的人们对素质教育最朴素的观点。所以我们培养孩子要注意培养的性格品德。人的一生钱是挣不完的,但是他走的人生道路的方向是否正确,就要看老人的引导,从小培养他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是最重要的。不要走上歪路邪路。如果走错了路,那么走的越快,就会错的越多。


crisetina

看到这个问题,感觉到心里有点沉重,留守儿童确实很困难,看到新闻里很多留守儿童生活的环境,真是无法言语形容,实在是太艰苦了。但是我觉得往往这样的孩子,以后的道路才会走得越好。人们常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是因为他在小的时候见识到了人生冷暖,知道了赚钱不易,知道了家庭环境对他的成长起不了什么太大的作用,所以他长大的时候才会更加努力,更加用功。


风景线525

我觉得开放式的教育才能让孩子更好的成长,孩子就像一张白纸,涂画成什么样就会造就他什么样的人生。大人有时候往往就是自以为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这个时候往往会抹杀孩子的创造性和天赋。

开放式的教育才能更好的培养孩子的天赋。让孩子在他所擅长的方面表露出更多的才华。这样家长才能因材施教,不会浪费孩子的天赋,从而得到更好的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