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沒有指紋識別技術,為什麼要按手印呢?

影子隨風飄蕩

別說古代其實還真有指紋識別技術!

古代的落後其實主要侷限在於技術水平和生產力,而在聰明才智上卻絲毫不比我們現在人差。

古人很早就意識到了每個人的指紋是不同的,而且不會因為年齡時間的變化而改變,所以採用指紋來作為依據。

目前發現至少在唐代,中國就已經開始這麼做了,在1927年出版的《指紋鑑定》就寫到,根據唐代文獻記載,唐建中三年七月十二日,士兵馬靈芝急需銀兩,向報國寺建英和尚借錢一千,月息一分;如果建英和尚需要,隨時可將本息收回;如馬靈芝不能歸還,建英和尚可將馬靈芝的全部財產取走;恐無憑證,立捺印。

這其中的捺印就是按手印。

而到了宋代,指紋鑑定已經被正式納入了司法斷案當中,由宋慈編寫的著名法醫學著作《洗冤錄》就有利用指紋斷案的系統說明。

而古人靠什麼來鑑定指紋呢?很簡單,靠肉眼就可以。如果有人不承認按過手印,只要拿白紙再按一個,然後和契約上的指紋進行對比即可。而且這種方法相對於筆跡鑑定,對於古人來說更方便安全。畢竟古代識字率不高,而且還有一大批無聊文人喜歡模仿別人筆跡。《水滸傳》108將中就有一位聖筆書生蕭讓專門模仿別人筆跡,以假亂真。

當然古人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按手印對於普通百姓來說也非常具有束縛力,總是相信簽下契約之後會有鬼神監督,所以一般違背的也比較少。

反而我們現在,契約精神?呸!陋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