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蒲城古镇丨墙上居然有古代的通缉令,我的天哪,这咋回事啊?


三月的秦岭,草长莺飞,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切都从冬日的沉睡中醒来,万紫千红,满山飘香的季节将大秦岭熏陶的格外迷人。距离秦岭群山不远的蒲城重泉古城正在被万亩雪白的梨花包围着。千树万树梨花开,我们高唱“正当梨花开变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离开大秦岭去古镇看看。

蒲城泰陵埋着唐玄宗李隆基,他和杨玉环这对想比翼齐飞可怜的鸟,最终没有熬到白头。但他们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在千年之后还能发挥余热,造福一方。安史之乱,给大唐王朝沉重的打击,从此一蹶不振,民不聊生。我想,要是国家再次遭到侵略,每一个热血青年必将会赶赴战场,就像古镇城楼下两边带甲士兵一样。

城墙上的碉楼看不出是哪个朝代的建筑风格,第一眼感觉像是炮楼,再看又有点像是孙悟空变得小庙,怎么看都觉得怪怪的。后来我分析可能是因为这个碉楼没有“腰”的缘故吧,直上直下,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


吃货们奉献的艺术品,要是有密集恐惧症的人看着肯定会浑身不舒服的。

一位女士亲自体验了一下“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豪情壮志。

一串串的铜钱被挂在树枝上,祈求能够财运亨通,洪福齐天,这是大秦岭山下人民群众最朴素、最寻常的祈福。

这在影视剧中经常出现的告示却在这里重新上演了,走进一看,上面书写缉捕江洋大盗的告示,我好像来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在中世纪的街头徘徊。

秦腔是当地人最喜欢,最喜闻乐见的一种演唱艺术,两位大婶唱的是《辕门斩子》唱段,舞台虽然简陋,但是能看出这些文艺爱好者还是很认真的投入到演出当中。

西楼的背面是一处擂台,台上刀枪剑戟样样俱全,台下是8坛古色古香的的美酒,应该是赏赐擂主的,可惜此时台上空空如也,暂时还没有一位英雄挑战。

到这样的古镇游玩一定要饿着肚子去,最好连早饭都不要吃,那样进去才对得起自己的嘴巴。古城里的糜子油糕很好吃,是枣泥馅的,吃的时候要小心,因为里面有枣核。辣子蒜羊血就不要吃了,味道很一般,分量还奇少,估计店铺转让是迟早的事。

这样的锅盔都快做成能打家劫舍的武器了,小的重2斤,大的十五10斤,吃这样的锅盔得两帮有力,否则举的手臂发麻,同时还能当做防身武器,要是话不投机,举起锅盔朝对方头上砸一下,保证能让对方瞬间丧失抵抗力。

吃完锅盔再来一碗醪糟,听当地人说这样的泥炉熬出来的醪糟很好喝。

到处都是复古文化,古代的建筑,古代的小吃,古代的街坊,人穿行其中,如同时光倒流。古镇和秦岭南北相望,和巍峨的秦岭相得益彰,秦岭是高耸的,古城是博大的,秦岭是包罗万象的,古城是包容兼并的。

一阵微风吹来,落下千片雪。在阵阵花香中穿行,我想我会醉了,醉在梨花飘香的季节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