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陶企將死在忽悠升級的路上

而離消費者越來越遠,陶瓷企業也就離倒閉日子不遠了。

對於衣食住行,純粹追求低價的時代已經過去。這幾年來,上至國家領導人,下到普通的商家,大家都在談“消費升級”。

海底撈、探魚、喜茶……這類品牌的爆紅就是很好的例子。有人總結了消費升級最關鍵的2個特徵。一是從“能溫飽”到“要吃好”的轉變,消費者對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二是從“買產品”到“買服務”的轉變,消費者不再滿足於單純的產品消費,而是越來越重視服務體驗。

與此相應,很多傳統企業也都緊跟消費升級的潮流,進行自我調整。以陶瓷行業為例。從拋光磚到拋釉磚、從單純的賣產品到賣空間,是消費升級的要求,也是企業自我升級的一種體現。

但當在大家都在談“買服務”、“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體驗”時,我們可以看到,有一些陶瓷企業,是在紮紮實實為客戶做服務升級,包括提升店面形象、培訓店長導購、提高設計水平、加強售後服務比如包破損乃至包鋪貼等等。然而,也有一些陶瓷企業,打著“客戶審美要求越來越高”的幌子,要求經銷商更新產品、重裝展廳、多備貨……

這樣的升級,打的是“消費升級”的幌子,實質上卻是對經銷商的忽悠升級。有一部分的陶瓷企業,還停留在製造與賣貨的思維階段,他們並不關心瓷磚最後是賣給了哪個家庭,也不關心消費者的購買體驗。對他們來說,最關心的是經銷商從廠家的發貨。這樣的企業,以打造品牌或品牌升級的名義,讓經銷商做轉型先鋒——有些陶瓷企業,產品尚且無法正常量產,就開始讓經銷商訂貨,還美其名曰“以銷定產”,這實際上是把風險轉嫁給終端,甚至是讓終端經銷商為廠家的試錯來買單。

瓷磚行業也是一樣。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人們對瓷磚品牌的認知變得更加容易。普通消費者尚且如此,業內的經銷商就更簡單。過去依靠信息不對稱也可以打動一部分經銷商,現在,除非品牌有一定知名度,否則經銷商和消費者都不會買你的賬。但很多陶瓷企業並沒有看清楚這一點。

如果真的要跟上“消費升級”的潮流,那麼,我們的陶瓷企業,需要花更多的心思研究消費者,搭建賣磚有關的品牌服務體系,不要只盯著經銷商,要求他們去探索轉型升級。把主要精力放在經銷商升級上,忽悠經銷商的手段越高明,越容易忽略品牌商的內事。而離消費者越來越遠,陶瓷企業也就離倒閉日子不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