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笑解读医院人物——忙碌的年轻人

爆笑解读医院人物——忙碌的年轻人

按照“功能”,医护人员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负责发号施令的,他们属于核心业务的顶层,基本上以老同志为主;第二类是负责具体实施的,他们是业务的中坚力量,多半均在当打之年;第三类工作就比较繁杂了,猛一看有点像“三产”:各种跑腿、值班、门诊、拉钩、缝皮、换药、医嘱、病历......等等,甚至包括帮人取快递,这些工作的“从业人员”都可以归为第三类人。他们的工作虽然分类很多,但是都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特点:都是年轻人。

前面文章里已经把发号施令的以及主要实施的都介绍得差不多了,今天着重介绍一下这些“杂役”。

爆笑解读医院人物——忙碌的年轻人

要成为一名好的医务人员并不容易,前面提到的这一个个以年轻人为主体的身份其实都是跨入医学殿堂的必经的台阶,其间的辛苦曲折也自然是大不寻常。

爆笑解读医院人物——忙碌的年轻人

实习就要比见习要高一大截了,这是医学生们在大学最后一年实际参与临床工作的阶段,它的目的就是在老师的带领下直接参与实际工作。这个阶段对于医生的成长来说无疑是很重要的,但处境却非常尴尬,简单地说就“老师们操心,病人们担心”。

这一点相信诸位都有体会,就不详细解释了。

由于实习是全日制地参与到临床工作中,所以他们可以说是一种“长工”。又因为他们多半没有太高的临床工作能力,所以就只能干技术含量低些的工作,比如文案工作和各种跑腿。他们不仅要忍受体力上的辛苦,还要接受来自老师不定期的批评和病患者持续不信任的眼光。这说起来虽然也不容易,但由于实习生的责任较小,学到的东西却很多,所以总体上来说日子还过得去。

爆笑解读医院人物——忙碌的年轻人爆笑解读医院人物——忙碌的年轻人

进修和读研究生是医务人员进行专科培养的两种重要的方式,进入这一阶段的人多半已经有了很好的专科基础,为了进一步深造而外出求学。只是这两种方式多半需要抛家舍业孤身上路,比起学生时代却更有一番不容易了。

他们干的脏活累活最多,承受的责难和冷眼也最多,但拿的工资却最少。有句牢骚话叫“干活的时候我是医生,分钱的时候我是学生”,大致说的就是这种剥削状况。

所以,他们既不是“长工”也不是“短工”,而是“佃户”。

爆笑解读医院人物——忙碌的年轻人

总体看来,无论是长工、短工还是佃户,他们都非常忙:忙工作、忙学历、忙规培、忙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事情。

现实里的医务人员的生活比那立体得多了。做为一名医生,你要能读书、能熬夜、能沟通、能科研、能写能画、能说能道、经打经闹 、经砍经揍.......。怪不得当初裘法祖老爷子当年曾说: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走进去才知道原来济世之路竟有这许多的关隘,没两下子还真就是跨过不去。

现在医疗的整体形势糟糕—-多年来只见各种“振兴”、“改革”的幌子却不见任何有效投入,加之媒体之类从中助恶,老医生们固然是觉得灰心,影响最大的倒应该是年轻人—-他们有知识有能力有见识,可做的事情很多,完全可以另谋他就,不必趟这个“浑水”。要知道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医生转行的一直都很多,有当作家的,有当企业家的,有当政治家的,还有当革命家的......等等,都是年纪轻轻地就“弃医从X”并且个个都干得风生水起。

爆笑解读医院人物——忙碌的年轻人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正在变老的缘故,我看年轻人身上简直是样样都好:他们有良好的知识储备、有无尽的的精力和热情、有挨了批评迅速复原的极强的抗“打击”能力、还有知识分子们特有的对新事物的强烈的兴趣和研究能力。......

跟他们的相处是愉快的,并且趣事多多。最有趣的事情,是看他们吃饭。

比如早饭,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是一个“快”字—-忙碌之下的早餐有多种解决方法:有些是买了带到科里吃,有些是边吃边走,有些是去科里再想办法找吃的,实在找不到就只能饿肚子。每当看到这些毛手毛脚的孩子们蓬松着头发在值班室里啃早餐时,心里都会暗暗觉得可亲可爱,不过嘴上却不便表现出来:以后早点起床!

到了午饭就大大不同了,体现的是一个“乐”字。他们初入餐厅时常常会带着点拘谨,甚至在打饭的时候也是一脸斯文,因为与他们一同用餐的人群里会有不少老师。而当他们把饭菜摆在面前开吃时,拘谨便渐渐褪去了:几口饭下肚,饥饿感大大缓解,在进食速度减慢的同时与小伙伴们交流的声音逐渐变得大起来,说话的频率也会加快,还时不时会一起快活地大笑,脸上满是活泼的光彩......。

每当看到他们这时的快乐样子,你都会情不自禁地感叹“年轻真好”!---他们有那么多病例要写、有那么多手术要做、有那么多书要念、有那么多考试要考、有那么多难以计数的方方面面的压力要去承担。而在他们清澈而欢愉的眼神里,你看不到一丝的沮丧和气馁,似乎那些都不是事儿。

前一阵子流行一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这话如果放在当下中国的医学界,你觉得这负重前行的人是谁?

爆笑解读医院人物——忙碌的年轻人

是老专家吗?错了,正是年轻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