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小故事,一个真实的故事(系列之八)

管理小故事,一个真实的故事(系列之八)

我们进行过精益生产知识的培训,也参观过部分企业,那么我们的民营企业应该怎么去做,怎么去运用精益生产知识了。结合我们的管理现状,提出我们应该首先可以做到的部分,供大家在日常工作中思考和运用。

首先是合理的待遇,基本满足要求的后勤保障,是我们开展精益生产的前提,如果没有稳定的员工,培训完了就流失了;员工人在心不在何来把企业当作家。我们要求员工把企业当作家,作为家长的企业家,你是否把员工当作家里人。如果作为企业家的你做不到,为何要求员工做到?所以,作为企业家要改变思想观念,确保员工稳定,这是我们开展任何管理工作的前提。

精益生产的核心是“一个流”的形成,也就是所有物料单件流动,减少物料来回运转,减少产品落地次数,我们在纽威料的加工就是按照一个流的思路执行的,我们在一个流方面还有一些工作可以完善的,例如捷勇料的加工,应该加工好立即刮批锋的,可我们非要再送到总装车间折腾一次;有德料其实在氧化包装可以直接打板、进仓,我们非要去总装车间重新撕掉贴膜再去装配,不但损失薄膜成本、运转碰伤,而且损失了时间,延误了交货;加工车间的物料周转特别繁杂,一个喜高加工管搬运好几次,人为损害较多等等,我们在做任何布局和效率提升的时候,第一时间考虑一个流的布局和设计。

工作要标准化,总装要按照工序合理分工,提前准备材料,我们好多时候一窝蜂的去干工作,没有详细的分工和工作标准,人员更换频繁的情况下特别容易出质量问题。我们要一步一步的去完善作业指导书,特别是加工车间、CNC加工中心、总装车间,在产品制造过程中要强调防差错能力的设计,不要以出现质量问题就去埋怨员工,我们要把工装夹具设计的让员工想错也错不了,我们必须把员工当作傻瓜一样设计,那样我们的设计才能完善。

物流周转器具的标准化、合理化,很多运输小车设计没有人性化,氧化的材料去加工车间还要一根一根去拿,氧化报废的不良品和头尾料都要先倒在地下,然后再搬运到车上过磅,最后再倒到熔铸,熔铸车间再一次区分废料等级,说明我们的基础非常薄弱,我们今后挖潜的空间特别的大,所有的物料周转都要考虑周转器具,周转器具设计要尽可能考虑全面。

看板管理的应用,看板不单纯是指挂在墙上的看板,我们日常运用的信号灯、纸条、周转箱等都可以作为我们的看板,通过看板及时传递信息,这样才能控制好库存;车间现场要充分运用目视管理,让一个傻瓜一看都明白怎么去做,这样就减少了质量损失和工伤损失的产生。

重视人员的培训,必须培养多能工,不要等候公司安排培训,车间培训和班组培训尤为重要,在错峰用电期间一定要下大功夫进行培训,把每位员工培训成熟,严格进行考评。公司一定要把后勤保障跟上,干部、员工一定要树立“常识往往是错误的”思想,这样才能使精益生产在企业开花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