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專資本:IPO上市撤回潮 企業後續該怎麼走?

  企業撤回IPO上市申請在資本市場實屬常見,但這次不一樣。據綠專資本掌握瞭解截至4月24日,A股已有115家企業撤回IPO上市申請!和2017年全年撤回IPO申請的146家相差不大。

數據顯示,在115家撤回IPO申請的企業中,其中44家企業欲登陸主板,佔撤回IPO企業數量的38.26%;20家企業欲登陸中小板,佔17.39%,51家企業欲登陸創業板,佔比44.35%。

綠專資本:IPO上市撤回潮 企業後續該怎麼走?

企業撤回IPO上市申請的原因前期綠專資本也探討過,一是受政策變化影響,新規規定企業IPO上市被否的標的資產三年內禁止借殼;二是,證監會已經裡明確了擬IPO企業最近三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淨利潤合計不能少於1億的標準;三是個別不受歡迎的行業,如房地產、類金融、餐飲、遊戲等也會選擇抽身離場。在這些因素影響下選擇撤回IPO申請也是必然。

撤回之後,這些去向哪裡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一般而言,撤回IPO申請的企業出路包括再次申報IPO、借殼上市,海外上市等路徑。

1、再次申報IPO

根據證監會規定,再次申報IPO雖不需要等6個月,但還需根據撤回的原因具體把握,如保代培訓、股權變動、發生重大事項、關聯問題等,具體問題具體看。

2、借殼上市

IPO上市這條路走不通,很多公司不得不走上借殼之路。作為借殼上市的第一步,殼公司的選取是整個借殼操作至關重要的一環。殼公司選擇的明智與否,直接關係到借殼的成敗以及今後的發展。

根據Choice數據統計,目前A股市值在20億以下的公司共計120家左右,廣大小市值公司給借殼方提供了選擇餘地。殼公司的市值大小是評價殼好壞的首選標準。其次,股本大小、殼是否乾淨以及政策等多方面原因決定借殼是否能夠成功。不過2016年重組新規實施後,借殼上市案例驟降。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有6家借殼案例,2家通過,一家推進中,3家未成功。

3、海外上市

海外上市在國內並不是新鮮名詞,一直以來佔據重要位置,尤其是互聯網科技、金融科技以及教育等行業,成為海外上市企業的主力軍。在條件達不到或政策不符合A股的情況下,企業通常情況會在海外上市。

目前,IPO審核從嚴審核大背景下,很多質量不過硬的企業中途選擇撤回申報材料,致使資本之路暫時中斷,綠專資本認為企業家應先評估企業自身情況,合理地運用多層次資本市場來幫助企業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