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南平、红色延安、情韵鼓声” 非遗民俗旅游文化交流活动在陕西安塞区举行

5月27日,“绿色南平、红色延安、情韵鼓声”非遗民俗旅游文化交流活动在安塞区冯家营村举行,来自福建省南平战胜鼓艺术团的成员走进了安塞区冯家营“千人腰鼓文化村”,两地近500名演员参与了此次交流活动,鼓声震天,民歌悠扬,他们精湛的演出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

“绿色南平、红色延安、情韵鼓声” 非遗民俗旅游文化交流活动在陕西安塞区举行

在交流表演中,战胜鼓艺术团首先出场的是气势磅礴的开场战鼓《战鼓飞扬》,鼓手以不同的角度和力度、手法和姿势,变幻着击打扁鼓,叫人眼花缭乱,鼓点节奏明快,旋律多变,展现了将士出征时粗犷、英勇、无所畏惧的精神面貌。随后表演了舞蹈《鼓舞》、《蒙古舞》、《凯旋》等节目,鼓声激烈昂扬、刚柔相济,舞蹈动作优美、旋律动人,令前来的游客叹为观止、大饱眼福。

“绿色南平、红色延安、情韵鼓声” 非遗民俗旅游文化交流活动在陕西安塞区举行

安塞区用激扬粗犷的陕北说书《风起安塞》展现了2018年安塞区的新风貌、新变化。随后,由十多位先后登上央视“星光大道”的民歌手演唱《毛主席当年在王家湾》、《东方红》等经典陕北民歌,引起了游客们的强烈共鸣。最后,伴着厚重的鼓声和清越的唢呐声,规模宏大、震撼人心的安塞腰鼓队击着鼓点,挥着红绸,在土丘上方奔腾而来、气吞山河,引的观众席上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们连连闪动快门,呐喊欢呼声震耳欲聋,把此次交流活动推向高潮。

南平市文化交流促进会会长陈世勇在观看演出后激动的说,“你们的安塞腰鼓,我们以前是在电视上看到,这次亲眼看到感觉非常的壮观和震撼,安塞人的豪情和热情,也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回去以后我要把安塞腰鼓这种原汁原味的艺术和延安的革命精神进一步的学习,进一步地发扬光大!”

安塞腰鼓手周志塞也高兴的表示,“看了南平的战胜鼓表演,我感觉也非常的好,我想看能不能把他们鼓的这种特长融入到我们安塞腰鼓里面。把他们这种柔中有刚,刚中有柔融入到我们安塞腰鼓的发展当中,我感觉会更好更美的。”

3000余名游客和群众观看了此次交流演出,这标志着安塞“千人腰鼓”文化村已经进入常态化演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初见成效。通过此次交流活动,两地文化工作者之间的友情得到了发展,两地人民的友谊得到了升华,为安塞区非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

据了解,冯家营村是腰鼓文化村,全村有腰鼓手400多名。2018年,安塞区大力实施“文旅兴业”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全域旅游,精心打造陕北新天地。本着保护传统优秀民间文化,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千人腰鼓文化村,使古老的腰鼓村换发出新时代的活力。

“绿色南平、红色延安、情韵鼓声” 非遗民俗旅游文化交流活动在陕西安塞区举行

安塞“千人腰鼓”文化村总占地面积达300余亩,于今年3月5日开工建设。该文化村依托“腰鼓之乡”影响力,以腰鼓表演和民俗观光为主题,集观赏、体验、生产、娱乐、居住、餐饮于一体,打造千人腰鼓展演区、腰鼓产业区、腰鼓表演体验区、腰鼓风情一条街、民间工艺服装展示区、实景剧演出区、宠物羊子观赏区、陕北特色民俗和餐饮区等九大区域,是陕北地区最大的实景腰鼓表演基地。

“绿色南平、红色延安、情韵鼓声” 非遗民俗旅游文化交流活动在陕西安塞区举行

“绿色南平、红色延安、情韵鼓声” 非遗民俗旅游文化交流活动在陕西安塞区举行

安塞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腰鼓、剪纸、农民画、民歌、曲艺五大民间文化品牌分别享有“天下第一鼓”、“地上活化石”、“东方毕加索”、“信天游的故乡”等美誉。2018来,安塞区在挖掘保护古老文化资源的同时,通过打造冯家营“千人腰鼓”表演村、魏塔“东方毕加索”绘画村、“陕北信天游”大舞台演唱村等3个文化村,着力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上实现新突破,文化村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带动2000余名农民就业,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高鑫)

“绿色南平、红色延安、情韵鼓声” 非遗民俗旅游文化交流活动在陕西安塞区举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