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安全爭議:多位學者專家發表意見,網友建議向出租車學習!

近日,空姐乘坐滴滴順風車遇害一案引發關注,這起案件使得網約車的安全問題被廣泛討論。不僅平民百姓,多為專家,也因此吵了起來。

網約車安全爭議:多位學者專家發表意見,網友建議向出租車學習!

此前,澎湃新聞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以“網約車”為關鍵字檢索發現,從2015年10月至今,共有152份裁判文書,其中39起案件系網約車司機實施犯罪,涉及罪名包含故意傷害罪、強姦罪、交通肇事罪、販賣毒品罪、介紹賣淫罪等11類,約43名網約車司機獲刑, 其中6起案件中7名被告人系犯罪前科人員

多位專家表示,網約車作為新興業態,在實際運營過程中仍存在安全漏洞,應當加強准入審核。

國際關係學院法律系教授肖君擁:

網約車以及公共交通工具的犯罪,不僅是單純針對個人的人身或者財產的犯罪,也是對社會公共安全的挑戰。

在此類案件中,使用者是把自身的安全全部或部分託付給了第三方的,而具體的危險是否會發生,事前無法預見,危險是無法完全避免的。“即便如此,仍有許多消費者選擇網約車出行,這種信任是基於網約車背後的管理平臺和管理部門。”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刑法研究所副所長彭新林:

在此類案件中,網約車公司存在把關不嚴等重大責任,加強網約車准入審查,應作為今後行業規範的重點工作。

彭新林說,通過相關判例能夠發現,很多涉案的網約車司機此前就有犯罪記錄,這說明目前網約車公司的審查機制存在重大疏漏。要規範這一市場,不光完善准入審查制度,堵塞制度漏洞。職能部門應設立監管部門,確保執行到位。

廣大網友:

網約車准入門檻應該向出租車看齊。又網友提出,網約車的便利性是毋庸置疑的,相比出租車,會更容易打車,但作為新生事物,安全方面的問題確實亟待解決,“在司機准入門檻方面,真的太低了,或許可以效仿出租車對於司機資格的審查和管控,這樣也能給乘客安全係數上一道保險。”

網約車安全爭議:多位學者專家發表意見,網友建議向出租車學習!

當然,也有專家有不同的意見,例如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傅蔚岡:

網約車的安全性比傳統出租車高,因為平臺需要司機提供身份證、行駛證、駕駛證、銀行帳號和手機等詳細個人資料,因此儘管網約車並沒有像出租車司機那樣的背景審查,但也能夠對司機形成威懾。


對此,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