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尊重

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都存在着客观或是主观的条件,比如交易来说,是价值与价值的交换,又比如说感情的互信,是彼此认可与认可之间的共鸣。

简而言之的说,无论哪种形式的沟通,都存在着一个我们无法避免(甚至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无法衡量)的条件。

那么,对于沟通这件事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我认为就是尊重。

沟通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尊重

说到兴起,还会发个朋友圈,时而愤慨时而怜哀的语调让认识他的人都觉得他是在自嗨。

李刁有一个臭毛病:喜欢打击别人的观点来抬高自己。

他一直觉得,那些反驳他的人都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尊重,李刁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把事情看的那么透彻,大家却不相信他?

刘容是李刁在办公室里最看不起的人,因为在李刁眼里,刘容是一个只会附和没有想法的人。

刘容和李刁不同,刘容平时待人随和,与人沟通多以倾听为主,发表自己的意见时也会关心沟通者能否“听的舒服”:

李刁眼里的刘容就是一个马屁精,他看不起刘容,但刘容却很受大家的欢迎。

李刁认为,说话就是要直来直去,这样才能不啰嗦,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如果要照顾别人的想法,这个世界还有什么规矩可言?

而刘容则不怎么认为,刘容觉得生活上的交流不是树立规矩或是制定制度,会说话的人之所以受到欢迎,是因为会说话的人先尊重了交流者的观点,然后选择对方能接受的方式去传达自己的想法。

沟通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尊重

有句老话说的好: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好药往往苦口,但治病却有奇效;良言往往不好听,但却使人进步。

其实有些事情,道理是没错的,错的是对道理的理解和应用。

不好听的话,是不是都可以使人进步呢?

进一步说,那些使人进步的话,能不能说的让人容易接受呢?

人的行为都带有一定的目的性,比如我们与他人建立互信关系,这个建立的过程有一个前提就是尊重,如果一个人不尊重你,你也不会去相信他的行为和言论会有益于你的生活体会和思想交流。

尊重不是拍马屁,尊重是懂得对方价值的一种表现:具体到交流中,就是用对方认同的方式,去阐述自己的观点。

回到小标题,我们说忠言逆耳,这是劝言,道理本身没错,但并不等于所有的话都要这样去说:日常的交流不存在这样的沟通条件,日常的交流本身就是轻松愉快的沟通体验。

在这个前提下,盲目的用刺激性话语去表述自己的观点,不考虑别人的想法而一厢情愿的灌输他人自己的“正确论”,这样的沟通,怎么可能建立互信关系呢?

用正确的方式做对的事情,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而用错误的方式做自以为对的事情,只能收到令人惋惜的结局。

沟通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尊重

我们都知道,看问题不能走极端,做事情不能一厢情愿。

尊重不等于避重就轻的谈问题,尊重是一种基于理解的交际条件。

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都需要用客观的态度去面对,今天我们谈的是交际,那明天我们谈理解,谈行为,谈对理想的坚持,谈对挫折的挑战,也都是这样去思考,去解决。

沟通中需要注意的东西有很多,但最关键的为什么是尊重?

因为尊重了对方,沟通的过程才能是愉快和积极的。

如果你问我,不尊重,能不能沟通?

当然能。

但是不能有质量的沟通,更不能高效的沟通,只能勉强于“让对方知道”这样传达信息的交流,这样的沟通效果,只能应用于面子关系和不等级之间的信息交互。

有些人说,朋友不在多,所以我不需要尊重别人。

是的,朋友不多没关系。

但是这个社会上少树一个敌人,这总归是没错的吧?

越聪明的人,越能够驾驭自己的表达方式,越能够让更多的人信任自己。

在我们这个年代,我们的战场,就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建立。

有越多的人相信你,意味着你的交际价值越高,你的交际价值越高,越能够证明你的能力。

服而不信,是制衡;信而不服,是考量。

又服又信,才是真本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