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袁绍起兵打董卓时,不把他的叔父袁隗带走?

元元小闹闹

袁绍起兵反董之时,他的叔父,太傅袁隗还是留在朝廷之中,等董卓反应过来,就把袁隗一家人给杀了,同时还有袁绍的从兄袁基一家人。

第二年(191年),公孙瓒在冀州发布讨伐袁绍檄文时,就给袁绍列出十宗罪,其中第三条提到:

(袁)绍为勃海,当攻董卓,而默选戎马,不告父兄,至使太傅一门,累然同毙。不仁不孝,绍罪三也。

其实在中平六年(189年),回到袁绍与董卓决裂的当时,袁隗也不可能跟随袁绍离开。袁绍在董卓决定废立之时就逃出京师来的,在所有反董的英雄当中,他是先行第一人。

当时袁家人在朝廷中当官的还有太傅袁隗、太仆袁基,虎贲中郎将袁术,他们都没有离开朝廷;其中袁隗是同意董卓的废立提案,并参与主持了废立仪式,袁基和袁术的态度未明,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也只有袁术逃离了京师。

也就是说,袁隗、袁基本人不离开,这是与他们自己的意愿有关,跟袁绍、袁术无关。


初平元年(190年),袁绍在勃海起兵反董。虽然他是反董先行者,但是起兵这事,他并不是第一个,在袁绍之前,就有张杨、曹操、卫兹、鲍信、桥瑁等人起兵了,袁绍则是被冀州牧韩馥派人软禁监视,无法有所动作。后来,桥瑁伪造三公书信送到各地州郡政府,韩馥这才召集幕僚商议对策,最后选择了起兵反董,所以说,袁绍起兵是在其他人之后。

至于袁绍为什么不去通知袁隗、袁基离开朝廷,笔者以为,这本身就是很难说得清的事。袁绍当初就是反对废立而离开朝廷,袁隗不离开,甚至参与废立,可见袁隗和袁绍的政见本来就不同,两人没有共同的政治目标,也可以理解为袁绍与袁隗的决裂。

在建安元年(196年),汉献帝下诏责备袁绍不肯来迎驾,袁绍在回信里理解自己的忠诚之外,也提到了当年的事,他写道:

会董卓乘虚,所图不轨。臣父兄亲从,并当大位,不惮一室之祸,苟惟宁国之义,故遂解节出奔,创谋河外。

在这里,袁绍就说叔父袁隗,从兄袁基,都在朝廷担任高官,而袁绍自己不畏惧一门会遭受灾祸,之为了维护朝廷的稳定,所以逃离京师,在外地密谋反董。

所以由此看来,袁绍和袁隗本来就是决裂了的,他决心反董之时,已不在乎袁隗是否会遭到董卓的报复。


(不想听我胡扯的朋友可以直接看加粗字部分)

由于演义和正史上都是一笔带过,我们也无从得知这其中的原因,包括网上和书上讨论这件事的也很少。我们可以根据前后故事情节的脉络推测,得出一个比较靠谱的结论:袁隗就是在等死,但他是不知情的!

下面请听我以严谨的态度,跟大家YY一下当时的情景。

话说那日董卓趁着酒性,首次当着百官提出要废帝立陈留王,他心里还是有点小忐忑的,看到大臣们都不敢言语,董卓自我感觉还不错,正准备得意时,荆州刺史丁原突然站出来反对,董卓很生气:妈的,别人都没意见,就你屁事多。于是掏枪就要干,哪知一个穿着齐天大圣同款披挂的魁梧大汉冲上来,这人正是吕布,乖乖,这下可把把董卓给镇住了。董卓想好汉不吃眼前亏,改天收拾你丫的。最终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丁原被干掉,还把吕布给策反了,董卓是大获全胜受益颇多。

座上一人推案直出,立于筵前,大呼:“不可!不可!汝是何人,敢发大语?天子乃先帝嫡子,初无过失,何得妄议废立!汝欲为篡逆耶?”卓视之,乃荆州刺史丁原也。卓怒叱曰:“顺我者生,逆我者死!”遂掣佩剑欲斩丁原。时李儒见丁原背后一人,生得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手执方天画戟,怒目而视。

又一次董卓看时机成熟了,再次在酒宴上提出来,要废帝改立陈留王,满以为这次该没人反对了吧,哪知道关键时候总有人跳出来反对,这次就是袁绍了。袁绍跟董卓杠上后气呼呼的摔门就走了,谁叫人家袁绍家四世三公,名望太高,董卓也不敢随便动他。

袁绍走后,董卓想找个台阶下,就对袁绍叔叔袁隗说:看在你的面子上,我就不跟这小屁孩一般见识了,那个,废皇帝的事你怎么看啊!袁隗战战兢兢的说:董事长您说话太有水平了,就按您说的办吧!过后董卓对袁绍的事还是有些耿耿于怀,这时尚书周毖对董卓说:袁绍这人没什么主见,干不成什么事的,但是他家名望太高,要是把他逼急了怕把事闹大,不如给他升个官安抚好,就没事了。董卓同意了。

于是大家都以为董卓既然同意了,袁绍也升官了,皆大欢喜,那就是没什么事啦,大家都可以开心过自己的小日子了。

且说董卓欲杀袁绍,李儒止之曰:“事未可定,不可妄杀。”袁绍手提宝剑,辞别百官而出,悬节东门,奔冀州去了。卓谓太傅袁隗曰:“汝侄无礼,吾看汝面,姑恕之。废立之事若何?”隗曰:“太尉所见是也。”卓曰:“敢有阻大议者,以军法从事!”群臣震恐,皆云一听尊命。
哪知道袁绍却召集各路诸侯,组成讨伐董卓的大军,准备跟董卓真刀真枪干。但是董卓已经把控朝廷了,名声已经造起来了,袁绍的部队名义上成了是造反的叛军。

都造反了,这么大的事袁绍居然不提前跟他的叔叔一家人通知声吗?

因为袁绍还真不想他叔叔知道,本来跟他叔叔关系就不好,(袁绍在酒宴上跟董卓反目的时候,两个人枪都上膛了,形势危急,当时袁隗也在场,居然什么表示都没有,就让袁绍孤零零一人跟董卓对峙),可见两人名义上是一家人,实际上心不在一处了。如果提前告诉他,他准会不顾袁绍的处境而去告密。
现在袁隗是袁氏家族资历最高的领头人,而袁绍本人还是有些野心的,于是跟他弟袁术商量:如果袁隗和那一大家子不在了,我和你就成了袁氏家族的领头人,那么袁氏家族的主角光环就会降临到我们两人的身上,到时候做什么事都会一呼百应,你想不想体验开挂的感觉啊?袁术一听就心动了:“好啊,但是要做的隐秘点,不然会被封号的”。于是两人心照不宣,就这么办。
结果是消息是先传到董卓的耳朵里的,等到袁隗一家人都知道时,董卓的大军已经把袁府包了饺子。

有人问:董卓为什么不把袁隗带到军前胁迫袁绍呢?

不是董卓不想用袁隗当人质来制约袁绍,而是董卓知道这两叔侄不对付,袁绍巴不得袁隗死在别人手上,所以威胁没用。而且这两人又是一个家的,万一自己出去平叛时,以袁隗的影响力突然在自己窝里闹起来那就亏大了,所以还是把这些人统统切西瓜算了,于是袁隗一家无论老幼全被处理了。

叔父一家被杀的消息传到袁绍耳朵里,袁绍拿出能得奥斯卡的演技,哭的肝肠寸断,不过马上就化悲愤为力量了,这转变也是忒快了,心理素质很过硬啊!

这事之后很快袁绍就感受到了主角光环加身的优势了,越来越多的粉丝投奔他而来,有很多袁氏家族的故交要来帮袁绍报仇,还有其他吃瓜群众也雄心壮志的想跟着大V袁绍干事业!终于袁绍凭借着主角光环,成了几路诸侯中最强大的了。

好的,YY完了!总结一下:袁隗之所以会死,是因为袁绍故意不把起兵的事告诉他。而不告诉他的原因是:袁绍他叔感情破裂了,他叔不在了,他就成了袁氏家族的代表,可以一呼百应实现自己的抱负了。


历史长流中的鱼儿

原因说也简单,就是袁绍和叔叔袁隗根本就不是一路人,就是袁绍想带,袁隗也根本不会跟他走的。



先得说袁隗这个人是真不咋地。

  • 大家都知道一说袁绍就是

    四世三公,门人故吏遍布天下。这袁隗和袁绍他爹袁逢同列三公之位,袁隗做三公比袁逢还要早很多,先后担任太尉、太傅。可谓深受汉室厚恩。

  • 可就是这么个三公,却是个尸位素餐,只知逢迎权臣的软骨头。早在袁绍积极活动,组织反宦官的势力集团时,袁隗就对袁绍大加斥责,认为他会给整个家族带来灾祸。殊不知,东汉末年的天下大乱就是桓灵二帝大肆宠信宦官,祸国殃民造成的。袁绍谋诛宦官确实意在匡扶国家,是占了大义名分的。袁隗的反对就是其只顾私利、枉顾国家的表现。


  • 后来董卓弄权,以人臣而逆谋废立之事。袁隗身为太傅,不但没有发出一丝反对的声音阻止,反而就是他亲手从被废为弘农王的少帝身上,把佩带的玺绶解下来,进奉给陈留王刘协。代表刘协继位,是为汉献帝。又是袁隗把被废的汉少帝从殿上扶了下去。足见,如果不是袁隗已经向董卓投诚,董卓又怎么会派他做这样的事。这更是等于袁隗在向逆臣董卓表功输诚。可以想象少帝被他曾经的重臣太傅左右摆布时,心里是何等的悲凉无奈和愤恨。

  • 就袁隗干的这些事儿而言,他实在是愧对汉室曾经给的厚恩和权位。到这里,其实已经和他的侄子袁绍分道扬镳了。袁绍可是反董的代表人物。


再就说袁绍。

  • 袁绍本身也是个刻薄寡恩、外宽内忌的人物。他在董卓开大会提议废立之事时,公然站出来直接撕破脸怼了董卓。袁绍本来就挺害怕董卓强大的军事实力。当时洛阳可谓在被董卓一手遮天的笼罩下,且董卓实行残暴血腥的恐怖政策。袁绍突然脑子一热放了话挑衅,接下来不跑就是等着被活生生弄死。所以他的逃跑是非常仓促的,根本来不及转移袁氏庞大的家族。

  • 更何况,袁绍顾不顾他老叔一家还两说呢。这种逃命自然是越快越好,越隐蔽越好。袁绍是把朝廷所颁符节挂在上东门上不告而别的。阴暗点猜度一下,说不定袁绍正是要把叔父一家当做幌子,留作安董卓之心的人质,更便于自己安全隐蔽的快速逃跑。


最后想说,袁隗恋栈权位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 在袁隗看来只要顺从当权者,以自己的资历、朝中的声望、袁家雄厚的底蕴,保全性命甚至延续富贵是没有问题的。他一个只想安稳在朝中混日子,保住性命家族享受荣华富贵的老官油子,怎么可能随着年轻冲动的侄子去吃苦玩命呢?

所以说袁绍不带袁隗一家很可能是,既不想带,也带不动。可能他和袁隗都没想到董卓敢于简单直接的粗暴干掉了袁隗一家,这是十足泄愤的举动。说袁隗自己找死其实一点不冤枉他。


如切如磨

袁绍出自汝南袁氏,自其祖父起袁家四世有五人位居三公之上。所以《三国演义》中说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的说法,并非虚言。袁绍,袁术是袁逢之子。袁绍庶出过继给叔父袁成。袁隗是袁逢的弟弟,官居太傅比袁逢早三年进入三公,很有点资本的。自东汉建立以后,光武帝把中央机构进行改革,设尚书台。司徒,司空,太傅被架空,只是个虚职,但也不是人人都可以有资格作的。袁隗为太傅,袁逢为司空是借了袁家垒世为公所殷。东汉时期,外戚,宦官专权导至社会动荡不安。袁绍是外戚和宦官的掘墓人,也是导至东汉灭灭亡的真正推手。只不过这两股势力倒台之后,桃子让权臣董卓摘了,袁绍领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天下分崩离析了。袁绍生的资貌伟仪,有大志和曹操,许悠都是党人立志要剪除宦官势力,为此中常侍赵忠质问太傅袁隗。袁绍沽名钓誉,召而不来抬高声价,暗中结党,想要干什么?袁隗跑去问袁绍,你想让我们全家都死光吗?,袁绍沉默不语,不久出来做官了。袁绍和外戚何进结党,要灭掉官宦势力。向天下诸侯发诏了诏书灭十常本身有着巨大的阴谋,结果十常侍提前发难,外戚和宦官被一同消灭。董卓乘击控制了朝政。董卓欲废弘农王立陈留王,把奏仪给袁隗看,袁隗害怕董卓的势力,居然同意了,亲自上前把弘农王身上的玺绶摘下来,给陈留王戴上,亲自把弘农王扶下保座面北称臣。这里董卓是实力派,没有把四世三公袁氏放在眼里,袁隗则完全是讨好,或明哲保身的意思,只是想保住袁家的利益,至于说三公的职责和操手荡然矣!袁绍不服董卓的势力,只得逃出京城独自发展去了。董卓此时也不想和袁家庞大势力翻脸,还给逃跑的袁绍一个渤海太守的官,任期到地方称王称霸去了。袁绍到了河北凭借袁家声望很快拉起反董卓势力,成为十八路诸侯盟主。董卓害怕袁隗做内应。把袁氏二十多人全部斩首示众,众到一网打尽。袁隗空有三公之名而无三公之能,不用管住桀骜不驯的侄子袁绍和袁术,也没做好退路,只懂得名哲保身,保住三公的位子,结果身死族灭徒为世人笑耳!



关东侠客

袁家家族是四世三公,非常的有名望,袁绍起兵没有将袁隗带走,这不仅因为袁绍在家族中出身低微不受待见,还有一种原因就是袁绍与袁隗之间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间隙,故意为之。因此袁绍并不在乎袁隗的死活,但没想到,连自己的亲弟弟也搭上了。

史书上记载是袁绍起兵之后,董卓为了以儆效尤,于是将袁隗一家杀害以防万一。但是实际上袁绍起兵之后,完全可以想到将袁隗一家留在故地,董卓定会诛杀之。但是袁绍并没有这么做,究其原因,我们还得从两者之间的关系来看。

袁隗是在接替了哥哥袁逢之任后才得以晋升为汉朝三公的,袁家在朝廷也是一个大户。袁绍出身低微,因此在袁隗眼中,如果没有家族的支持,这个侄子未来并不会有什么前途。就连袁绍不应征,也成为了袁隗批评的理由,给他扣上拉家族下水的大帽子,而在那个不应征为常态的时代,袁隗的这种做法并不是一个家族长辈对晚辈关爱的表现。更何况袁绍袁术还是强于袁隗的几个孩子的。

其实,袁绍此人还是很有野心和抱负的,但是在家中却表现的很低调,因此袁隗也想不到他的侄子真的敢于起兵谋反,在袁绍借助袁家的地位和声望,被推举为联军盟主的时候,董卓才真的起了杀心,可袁隗等人明明有时间选择逃离洛阳,但最终还是选择了留守故土,或许他也没想到杀机来的这么快吧。

对于袁绍来说,袁隗这样一个跟他不待见的家族第一人被杀,恰恰能够更好地推波助澜,壮大自己的声势。因为袁隗的死已经断了袁家的退路,唯有起兵夺权,才能在新一轮权利的游戏中翻身做主。


枫桥不夜泊

袁绍即便是走,也是一个人走,带着叔父一家出城,只能说明,他要反董卓。董卓,在废汉少帝立献帝的朝会上,招到袁绍的反对,起了言语冲突,袁绍是提着剑出去的。这种情况,只能是此地不宜久留。走的匆忙,没来得及告诉叔父,另一情况就是是他要带叔父走,叔父把他卖了,大义灭亲的事,历史上又不是没有。况且,袁隗对董卓废少帝的提议上是支持的。袁绍带他叔走,他叔卖他的概率很大。曹操,逃命的时候,还杀了故人吕伯奢一家,乱世中哪有什么信任可言。


1成亮1




袁绍这个人来那个买在创业毕竟是初期的时候还是比较有机子阿基德,有几张理想,不仅仅是做一直咸鱼,真体育这对于现如今的我们来说真的是很有意思了,不仅仅是他们的饿了几块了的海军,袁绍的叔父没有带走,但是导致被人给找了。



格桑梅朵侃篮筐

袁隗是个明哲保身的人,董卓是奉袁绍的命令带3000人马进京的。何进死了,袁隗应该力挽狂澜,而他选择自保。董卓收吕布弄死丁原才控制了朝政。立刘协为帝他还投了赞成票。自以为和董卓很近乎,马屁拍的很成功。似乎两个侄儿造反和他没关系,他是董卓团队的。而董卓怕他是假招子,里应外合。所以杀了袁隗全家。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新型职业农民示范户

心态不一样。

老袁考虑保住袁家的地位,因此选择臣服董卓,并且也希望袁绍也这样。

袁绍想法截然相反:我们袁家势力那么大,干嘛要服你董卓一个山炮?

因此对于老袁,闹不好还有瞧不起的心理。

谁也没法说服谁,所以,才有了老袁最后的悲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