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匠|别人会的,我必须要会!

石油工匠|别人会的,我必须要会!

[人物名片]

姜涛,吉林石化公司乙烯厂乙烯车间化工五班值班长。1996年,吉林化工技工学校毕业的他,被分到了吉林石化公司乙烯厂乙烯车间工作。

20岁时,他被选为副班长,26岁他成为乙烯车间成立以来最年轻的值班长,27岁他以优异的业绩成为乙烯车间第一位“五星级”操作员,29岁他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多年来,他先后荣获吉林石化公司优秀操作工、公司大比武大练兵明星、公司特等劳动模范、吉林市五一劳动奖章、吉林市十大职业技术能手称号、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公司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

“如果想干好工作,必须技术过硬”

"如果想干好工作,必须技术过硬"。这是姜涛的座右铭。

石油工匠|别人会的,我必须要会!

他初到乙烯车间时,车间分为四个工段,每个工段四五个岗位。姜涛并不满足于只会一个岗位的技术,哪个岗位有活他都抢着干。姜涛始终认为,自己的学历不高,想干好工作,必须勤学苦练,练就过硬的技术。

每天早早上班,晚上八九点下班,对姜涛来说是家常便饭。他捧着一大堆资料和图纸,半宿半宿地"啃"。每次遇到问题,他都一一记在本子上,第二天再溜管线,查阀门,释疑解惑。

乙烯装置不乏经验丰富的“老化工”,面对这么一位刻苦的小伙子,师傅及车间不少人都给了他许多指点与帮助。从化工原理到工艺流程,从岗位规范到应急操作,姜涛如饥似渴地把所有应知应会的知识都印进脑海里,刻入记忆中。

投料试车的日子,他干脆吃在车间,住在厂里,一连十几天不回家。凭借每次考试优异的成绩,凭借对装置、工艺入脑入心的理解与感悟,入厂仅3个月,姜涛就在乙烯装置的核心部位——三机组压缩机岗位独当一面了。

“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别人会干的我都要会干”

对别人要求做到的,姜涛总是自己先做到。

石油工匠|别人会的,我必须要会!

别的班组生产遇到问题时,只要姜涛知道了,他一定会去现场查看、了解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如果一项工作只有一个人懂,他休假的时候我不可能给他打电话问,作为值班长来说,这很丢人。因此,别人会干的,我必须都要会干。”姜涛笑着说。他有一个习惯,随身带着一个小本,记录一些记不住的小操作,这个习惯已经持续了十几年。

精湛的技术使姜涛不但破解了一道道生产技术难题,在日常生产操作中也发挥了传帮带的作用,尤其是在装置出现险情的关键时刻。

2017年12月的一个夜晚,刚休完假回来上班的姜涛在查阅近期生产记录时,突然发现连续几天新碱的消耗量不正常,比平时多很多,而装置的负荷和原料中酸性物质的含量却都正常。他敏锐地意识到出问题了。经过细心查找,姜涛发现碱线隐蔽处的一个导淋有泄漏。他马上采取措施处理,回到控制室后,通过比较碱罐液位趋势,消除了隐患。

“公司给我的太多,我要更加努力地工作”

工作中,姜涛常心怀一颗感恩的心。

2018年,适逢三年一次的装置大检修。姜涛每天早来晚走,还时常吃住在车间。他的妻子心疼地开玩笑说:“你们公司真好,不仅收入‘高’,还管吃管住,你都‘乐不思蜀’了吧?”

大检修任务重,要求也严格。车间把最重要的裂解气压缩机和最脏的急冷单元安排给姜涛管理。为了保证施工安全,他每天都早来半小时,到现场检查是否有施工隐患。在姜涛负责的检修项目中,有一项是裂解气管线切割焊接。这是一项十分危险的工作,厂里的各级负责人都要到现场督导。姜涛认真安排施工监护防范措施,使该项目安全平稳完成。

由于检修时间紧,施工单位要停人不停工,这就要求监护人员不能离开。每到中午吃饭时间,姜涛就让员工去吃饭,自己在现场监护。整个检修期间,他没有一个中午按时吃饭。

姜涛负责的检修项目中,有一项工作是检查碱洗塔T3501。碱洗塔有30多米高,姜涛要从外面爬到塔顶,再从内部,检查一层一层塔板,一旦发现有破损塔件,就要用手机拍下来留作资料。

塔板十分狭窄,仅能容纳一个人,连转身都十分困难。每次从塔里出来,姜涛的工作服都沾满了焦灰,他变成了一个“黑人”。

作为吉林石化公司重点装置的值班长,姜涛一直感叹,自己身上的压力很大。特别是上夜班的时候,脑中的弦时刻紧绷,特别累。但是既然公司、工厂信任自己,那就要把这份压力变成一份责任,他这样鞭策自己。

姜涛是技术改造带头人。经过技术改造后,车间装置运行优化,仅2017年就创效200余万元。他带领的班组,在工厂“月月考”中名列前茅。自从成立“姜涛工作室”后,他制作了专项培训课件,专业培训160人次,涵盖了操作管理经验、先进技术、装置维护运行等内容。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全员技术水平整体提高,装置才会越开越好,企业的明天才会更美好。

石油工匠|别人会的,我必须要会!

联系方式:010-645234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