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薪酬改革,将有3600万员工享受此福利!

近日,国企工资改革迎来新节点,此次改革起到重要作用,权利更加的下放,由企业自身来管辖薪酬分配。要知道,国企员工的此前工资额度一直是由所属级别国资监管部门“审批”,现根据市场行情,根据企业所属区位属性、行业性质以及管理结构来实行工资总额分类管理。

国企薪酬改革,将有3600万员工享受此福利!

我们应该听过网上流传的这么一句话,取消工资总额制度属于一刀切行为,不符合市场化管理特性。确实如此,在市场经济盛行的当下,如果企业还是按照以往的管理模式来分配工资管理,不合乎常理。所以,时隔3年半,国企薪酬的新一轮改革拉上再启幕。

为响应广大国企员工的心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意见》,提出建立健全同劳动力市场基本适应、同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

这就意味着,国企不能再依靠劳动力扩张的增长模式,而应通过激发活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要把劳动效率作为重要考评标准,主要突出员工的主体地位。今年是十三五的关键一年,也是检查成效的一年,提出分类改革规划,侧重性的对国企结构实行改革,薪酬分类作为主要模块,调整这一动态,是其和其他改革步伐协调一致。

到目前为止,国企有3600多万基层员工,所处的产业、行业以及企业运行情况都有所区别,工资总额也应该有所调整,不论是一刀切还是指导方向,都应该和具体情况想结合,才能保障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

言语理解题之语句连贯类题

1.语句填充

它是已有一个不完整文段,要求选择一个合适的句子填入其中以使之完整。

【例题】历史学家的工作对象是史料,这些史料主要是各种文献,也包括考古发现、宫室器皿等物质性的遗存,它们都可以归为广义上的文本,而且,最终它们都要以语言形式进入史家的研究。就此而论,历史学家永远无法真正直接接触到过去本身,而只能借助于各种历史文本而对过去有所言说,因而,__________。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解析】语句填充型题目,横线处为需要填入的句子。

2.推断下文

它是给出一段文字,要求推测作者接下来将要说明的内容。

【例题】加拿大科学家在研究“威廉斯综合征”时意外地发现,有着音乐、数学天赋的人,他们的天赋其实是基因排列失常造成的,而且同样的基因失序也可能会导致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大多数一出生就患有“威廉斯综合征”的孩子,他们体内的7号染色体错排了20个基因。在全球每两万人当中,就有一人会出现这种情况。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着重介绍的是__________。

【解析】推断下文型题目。横线处为作者将继续阐述的内容。

3.语句排序

它是要求对给出的句子根据语意进行正确组合。

【例题】①嵊县虽是山乡,民间音乐歌舞却颇兴盛。②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县。③秋后农闲,逢年过节,弦歌不辍,锣鼓不息,剡人咸以歌舞为乐。④在剡县,村村有祠堂,堂堂有戏台;堡堡有庙宇,庙庙有舞榭。⑤嵊县是浙东的一个山乡小县,因剡溪横贯县域,古称剡。

【解析】语句排序型题目。以上五个句子顺序已被打乱,需要考生重新排列这些句子来组成一个完整的文段。

所谓语句连贯,就是指语句表达要前后勾连、衔接和呼应恰当。要保持语句通顺、语句连贯,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1.语段条件

它是指必须围绕一个统一的话题。共同的话题使语段中的句子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句子都围绕同一中心进行阐述。如果没有形成统一的话题,必然东拉西扯,语言的连贯性就会遭到破坏。

2.逻辑条件

它是指必须形成合理的句序。合理的句序反映了说话人连贯的思路,反过来说,说话人的思路又成为排列句子顺序的线索。一般来说,人们把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作为基本语序。在实际运用时,几种安排句序的方法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3.语言条件

它是指必须注意语言的照应与衔接。若句子之间缺少必要的过渡、照应、铺垫,跳跃感太大,也会影响到语言的连贯性。

(一)几何问题

高频考察公式是:

国企薪酬改革,将有3600万员工享受此福利!

不规则图形方法——“割补平移”。此外,几何必须画图、做辅助线,这有利于高效高速的解题。

【例1】在一个正方形内画中、小两个正方形,使三个正方形具有公共顶点,这样大正方形被分割成了正方形区域甲,和L形区域乙、丙。已知三块区域甲、乙、丙的周长之比为4∶5∶7,并且区域丙的面积为48,求大正方形的面积:

国企薪酬改革,将有3600万员工享受此福利!

【答案】B

【考点】长度计算、规则面积计算

【难度系数】中等

【解析】由于乙和丙是“L型区域”为非规则图形,我们采用“平移”思想。乙的周长等于中正方形的周长,丙的周长等于大正方形的周长,由题干“甲、乙、丙的周长之比为4∶5∶7”可得,小、中、大正方形的周长之比为4∶5∶7,则小、中、大正方形的面积之比为16:25:49。我们设大正方形面积为49a,则中正方形为25a,从而得到丙的面积为49a-25a=24a,题目已知“区域丙的面积为48”,故24a=48得到a=2,则大正方形的面积为 49a=49×2=98,因此,本题答案选择B选项。

(二)行程问题

1、基本行程问题

国企薪酬改革,将有3600万员工享受此福利!

这三个公式,必须记忆,第一个公式妇孺皆知,第二和第三个公式容易理解,但考生朋友上了考场往往容易忽略。

2、相遇追及问题

相遇:相遇(背离)距离=(大速度+小速度)×相遇(背离)时间

追及:追及距离=(大速度-小速度)×追及时间

特别要注意这些式子其本质和其使用条件,但其时间相同,并且均与各自的速度在运动时才可以套公式,这些公式看似简单,但现在已经越来越倾向于在公式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行变形和题型演绎。

反对关系具体来说包括“所有的S都是P”与“某个S不是P”命题之间的关系、“所有的S都不是P”与“某个S是P”命题之间的关系。现在以“所有的S都是 P”与“某个S不是P”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为例来探究它们的真假情况。这里的某个是特指,即特定指某个人或物,不得随意改变其身份和性质。

不论哪种情况,“所有的S都是P”与“某个S不是P”两个命题之间必然存在一个假命题。

【例题】小王、小张、小李、小顾四位舍友预测某次考试的结果。

小王:我想这次所有人都能过吧!

小张:我肯定没过。

小李:小顾肯定是没问题的。

小顾:拜托!要是我没问题,大家就都没问题。

成绩公布后,证明四人中只有一个人的说法是错误的。

说法错误的是( )。

A. 小王 B. 小张 C. 小李 D. 小顾

【解析】本例中小王说的“所有人都能过”与小张说的“我肯定没过”是“所有的S都是P”与“某个S不是P”的关系,必然存在一假,即题干中“成绩公布后,证明四人中只有一个人的说法是错误的”这一假必然在小王和小张二人的论断中,那么其他人的论断即为真话。小李说小顾通过考试了,为真实情况;小顾表达的意思是:小顾通过→所有人都通过也为真实情况。结合小李和小顾的话,我们知道全班所有人都通过了考试,故而小张说自己没过是假命题,说法错误的即为小张,答案为B。

“所有的S都是P”与“某个S不是P”两个命题的关系为必有一假,同理“所有的S都不是P”与“某个S是P”之间也必有一假。利用这两对关系,可以充实真假推理题型的反对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