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家军也吃人肉?

据史书记载,东晋十六国“五胡乱华”时期,汉人被北方五胡当做“两脚羊”,打仗的时候带上,冲击敌阵让他们上,缺粮的时候就杀了吃肉,这是非常细思极恐的事,因此“五胡乱华”时期成为中华民族史上最黑暗、最混乱的时代。然而,谁又能想到,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岳家军,居然也吃过人肉!

岳飞不仅是两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还是著名的文学家,他的《满江红》慷慨激昂、传唱千古,已成为中华民族抵抗外辱、保家卫国的不朽战歌。研究岳飞的人说这首词的每一句都有真实的历史来印证,但我始终对“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句话抱有疑问,这是真的吗?岳家军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怎么可能吃人肉?

岳家军也吃人肉?

在考上大学主修文史专业后,我有了更多的机会了解岳家军的历史,深深感到南宋官修《高宗日历》、《中兴会要》等史书被秦桧、秦熺父子篡改的面目全非,李心传编著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虽然较为客观,但受当权者影响忽略了很多史实,而岳飞之孙岳珂编著的《鄂国金佗稡编》虽然叙事详细,但也难逃王婆卖瓜之嫌。几部史书相互对比,我发现岳飞《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居然是真的!

岳家军也吃人肉?

岳珂《鄂国金佗稡编》记载:先臣(即岳飞)还师保泰,虏骑二十万披城而阵。先臣独以扶伤饥羸之卒,贾其勇于累战之余,柴墟再捷,河流为丹。先臣率先士卒,身被两枪,犹乘胜逐北。虏既退遁入栅,先臣尽护数十万之生聚保柴墟。是时,光世非特措置之责,漫若不闻,一兵之援不及。于泰既为朝庭分地,不从朝廷应副,饷道无所从出,先臣乃刮尸继廪(吃死人肉以充饥)。这件事在南宋徐梦莘《三朝北盟汇编》也有反映,应该没错。

岳家军也吃人肉?

岳飞刮尸继廪发生在1131年宋金缩头湖之战期间。当时金国从江南撤回主要兵力攻打陕西,命令大将完颜昌(即挞懒)清扫江淮战场。此时的岳飞还不是统兵大将,他率领的部队也不是后来的岳家军,战斗力较弱。岳飞被南宋朝廷任命为通泰镇抚使,率不足万人镇守泰州。挞懒率10多万金军打过来后,朝廷下旨说:“泰州可战即戟,可守即守,如其不可,且于近便沙洲保民,伺便掩击”。岳飞自知敌众我寡兵力悬殊,便放弃泰州,率军保护几十万百姓向南撤退。他依圣旨驻军于江阴沙洲之上,迟滞金军进攻。军中粮草已尽,岳飞犹率军苦战,为百姓断后。万般无奈之下,岳飞下令刮尸继廪,靠吃金军死尸度日,最终将几十万百姓护送回了江南。

岳家军也吃人肉?

(张荣打败金军的缩头湖之战示意图)

而岳飞的上司浙西安抚大使刘光世率军十余万近在咫尺,却自始至终不援一兵一卒,听到张荣农民义军把金军引入缩头湖泥潭里正瓮中捉鳖后,刘光世立马大举反攻,将缩头湖大捷的主要功劳据为己有。岳飞虽然因泰州失守被朝廷降罪责,却并没有因为吃人肉而被谏官弹劾,朝廷也没有因岳飞骇人听闻的吃人行为而赐他死罪。

岳家军也吃人肉?

自从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赵宋王朝一直奉行重文轻武的国策,从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开始,就对武将防范甚严,一旦发现大将抗命不遵、克扣军饷、虐待军士,轻则责罚重则降职,宋初名将狄青家里养的狗突然头上生角,就被谏官弹劾,导致狄青忧惧而死。像吃人肉这样骇人听闻的故事,那就更不得了,岳飞刮尸继廪居然未被问斩,真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