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丽莎微笑背后的身世之谜

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是一幅家喻户晓的杰作,可谓名画中的名画。这幅画所散发出的,是一种无可言喻的深远意境,和一个女人所特有的神秘与风韵。那份微笑一眼望去格外亲切优雅,却又无限的冷淡,仿佛完全蔑视我们;时而宛若清纯秀丽的少女,忽又摇身变为知解世事、历尽沧桑而莞尔一笑的成熟女人。

蒙娜丽莎微笑背后的身世之谜

然而,这样一幅惊世杰作,在许多人的印象里,却始终如迷雾一般困扰着我们。对于画中人物的说法,实际上至今仍没有定论。坐在达芬奇面前的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女人呢?

长期以来,蒙娜丽莎的原形是谁,传说纷纭,莫衷一是。一种传统的说法认为,她是佛罗伦萨银行家佐贡多的妻子,因为根据达芬奇的朋友瓦萨里为达芬奇写的传记记载:“达芬奇为佐贡多的妻子蒙娜丽莎画的肖像,用了三年才完成。现在此画为法国国王弗朗索李瓦一世所有,藏于枫丹白露宫。”但是这个瓦萨里写的故事,有多处史实令人生疑。他描述说:“达芬奇开始画这幅肖像时,蒙娜丽莎应该只有24岁”然而卢浮宫里的《蒙娜丽莎》乃是一个40岁左右的女性形象。而且看不出拖了三年之久的痕迹。有人从油彩的层次断定,这幅画是一气哈成之作。

在西方还有一种说法,是《蒙娜丽莎》这幅画作的模特儿是意大利佛罗伦萨一位官员的第三个妻子。据说,这位贵妇人像一只关在金丝笼里的美丽小鸟,心中满怀孤独和哀怨,画家为了唤起她发自内心的微笑,特地请来乐队在一边为她奏乐。

蒙娜丽莎微笑背后的身世之谜

1986年,美国《艺术与古董》杂志披露了一个更加大胆、更为惊人的说法,把《蒙娜丽莎》按同一比例合并相叠,以画中眼睛瞳孔彼此一致为准。结果发现蒙娜丽莎那不可言喻的笑容,恰似达芬奇1518年对镜子所作的自画像的形象。但随后许多人认为,这一论点不能成立。首先,这幅画作于1504年,画家52岁,已经是一位老人了,根据达芬奇一贯的艺术主张和工作作风来看,他非常注重科学,注重写实,他不会开这么大的玩笑,把自己老态龙钟的样子转化为娇媚动人的少妇。另外,画像中的人物,无论是面部还是其他部位,包括身体和手势,都无懈可击,具有宁静之美、柔和之美,显示出女性特有的气质和风度。很难想象,在没有原型的情况下,能够创造出如此完美无缺的艺术形象。

蒙娜丽莎微笑背后的身世之谜

德国一位历史爱好者吕尔森经过17年的潜心研究后得出结论认为,画中的女子是达芬奇的秘密情人。吕尔森认为,《蒙娜丽莎》中的女子是米兰公爵夫人,一位当时“正被爱情困扰着的女子”。这位生长于西班牙阿拉贡的伊莎贝拉,结识了当时为米兰宫廷作画的达芬奇,后来成为很要好的朋友。“她为什么看上去如此悲伤?是因为总是挨丈夫打,所以经常愁眉不展。”此画的精妙之处在于,当你不直视她时,她仿佛在微笑,而当你直视她时,她又好像不笑了。按照专业角度的解释,这是因为直视利于捕捉细节,但不适合观察阴影。而达·芬奇恰恰把微笑画在了阴影中。福格特·吕尔森则认为,画中人的微笑,暗示着一个贵妇人对画家的爱慕。

现在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蒙娜丽莎》画像的原型是佛罗伦萨商人弗伦奇科斯·焦孔多的妻子。卢浮宫方面也一直支持这种说法。

2006年,北京晨报报道了加拿大科学家利用红外探测与三维成相技术,发现了《蒙娜丽莎》中暗藏于表面之下的秘密。科学家发现,画中女主人公衣服表面裹着一层透明薄纱,“这种薄纱在16世纪初是孕妇或刚生育过的意大利妇女的典型服饰。”法国博物馆研究与修复中心项目主任莫坦说:“这副达芬奇的油画是为庆祝画作原型第二个儿子出生而创作,这副画更准确的创作时间在1503年左右。

蒙娜丽莎微笑背后的身世之谜

《蒙娜丽莎》现藏于法国的卢浮宫。据粗略统计,每年有大约600万人前往参观,其中多数人是为画中女子的神秘微笑所吸引。此画的精妙之处在于,当你不直视她时,她仿佛在微笑,而当你直视她时,她又好像不笑了。按照专业角度的解释,这是因为直视利于捕捉细节,但不适合观察阴影。而达·芬奇恰恰把微笑画在了阴影中。自问世至今,将近五百年,对于这幅画,后人不知做过多少品评和揣测,留下越来越多的迷局。当今,世上有研究《蒙娜丽莎》的专著数百部,而有近百名学者将此画作为终身课题。时间的推移不会使疑团得到解决,只会随着研究的深入,将更多的疑惑留给后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