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走路O型腿正常吗?

从宝宝步履蹒跚的学习走路开始,家长就担心宝宝的腿是不是不直啊,宝宝的腿这么O是不是缺钙啊?等等一系列的疑问,几乎所有的宝宝都有O型腿,那么O型腿的宝宝到底算不算正常呢?

其实,宝宝的O型腿,就是指宝宝腿两侧对称的膝外翻。因为宝宝的小腿通常比较短粗胖,所以骨弓的弧度看起来会更明显。而这种膝外翻的程度,在宝宝走路时会更像O型腿。

宝宝站起来后,很多家长会发现宝宝走路呈O型腿,这不一定是不正常的现象哦,但是也有一些现象是不正常的。

宝宝学习走路前出现O型腿

如果宝宝是在学习走路之前出现O型腿,就不用担心。因为宝宝在学走路之前,腹肌尚未发达,当站立时,腹部向前挺,同时腰椎会向前弯,以此来弥补骨盆的前倾。走路时,长采取双膝分开的姿势、下肢稍微向外弯曲或者轻度的O型腿,这是正常现象,是属于生理性弯曲。

宝宝走路很稳后仍是O型腿

注意事项

1、合理喂养、多去户外活动。 在宝宝的发育阶段,腿部的力量不能承受身体的重量,很容易引起腿部的变形,因此不要过早、过久的站立和学步,顺其自然最重要。

2、强迫宝宝过早过久的学站立甚至学走路,他的身体躯干和腿部的力量还不能承受体重,长期下去,使宝宝的腿部承受太多的负担、会导致体态扭曲、可能会造成O型腿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