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浩氣長存之:神奇魔冢營(01)

原創:浩氣長存之:神奇魔冢營(01)

魔冢營村

寶豐縣北部的魔冢營是汝河岸邊一個難得的水鄉澤國,是個充滿神奇的地方。

魔冢營西與楊其營、西北與路寨村搭界,南與張莊連在一起,西南與晁莊村相鄰,村南二里即虎狼爬嶺,嶺上有耕地近千畝。魔冢營自古屬汝州,明代屬河南衛,清代民國歸孫屯裡,因曾是元代、明代軍隊在這裡安營墾荒的軍屯之地,所以稱之為"營"。

汩汩流淌的汝河水流經魔冢營村北時,偏偏就甩了個大大的臂彎,形成綿延十多里的寬闊河岸。由汝河分出的馬溝河,繞寨半匝,穿街而過,悠悠東流,使得寨裡溝渠迴環,綠樹掩映,房屋住宅傍水而建,生出不少小橋流水人家,頗有江南水鄉的韻味。寨裡寨外,一團團亂麻似的小河汊子,連著大大小小的水窪,織成平鋪的水網,網眼裡那些大塊小塊的土地,肥得踏一腳能浸出油來。

灘頭岸邊,房前屋後,枝葉繁茂的楊柳,鋪青疊翠的灌木,鬱郁蒼蒼。一遇夏秋季節,有時洪濤奔湧,煙波浩淼,有時綠波東流,水光瀲灩,遠遠眺去,讓人生出無限的遐思。

民國年間,魔冢營村相當富庶,一個村就有四個銅器社,東西南北四道街各一個,除東街銅器社早年間因老毅軍追趕蹚將白朗將其毀於一旦外,另外三道街還有三個銅器社。銅器社是民間的娛樂組織,主要用於神社祭祀、廟會以及節日喜慶等活動。提起銅器社,不能不說火神社。傳說中的火神是商末時期神話中的羅宣,因羅宣專門用火攻邪惡立了大功,遂被封為火神,也即傳說中的"火神爺",人們將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定為燈節,也立火神社,以此紀念羅宣。

在魔冢營村中央,坐落著一個寺院:雲水寺。據清道光《汝州志古蹟二十二》載:雲水寺,在魔冢營,創建無可考。疊次重修,木菴任公有記。任楓"雲水寺記",逞昔參覺懷大師雲,惡不在小,善不在大。雖善識,憑空簸颺不果因果,然離卻因果,眾人於何處著腳?十數年來,咒心受持,逢人提唱,一般雪月風花路,任爾東西南北行。一日有禪僧遠喬者來自汝東雲水寺,發大願力,以莊嚴佛主為已任,求子言偏告,閻浮咦爾,不惜跣足挑水。菩提有種誰肯不種?塵剎須芥,佛性渾同。最初威音王以前有無孔鐵錘,大悲通身人萬四千,姥羅臂摸索不著,若能直下承當便可。石女烹茶、無手上天,難不難、易不易。隨君用盡技倆,終是鬼面獠牙,眼前不肯錯過,多少金蓮撒地。即今此舉天普渡,叫喚沿街、福歸檀施,僧合掌大笑曰:揭諦揭諦者回,打破葫蘆人人撞著,祖師西來如是如是,遂以此募緣,以此鳩工。不數月而告厥成,即以予言為記焉。

原創:浩氣長存之:神奇魔冢營(01)

魔冢營村中的雲水禪寺

清末和民國初年,這裡的人們對火神爺的崇拜到了極致。為了免受"回祿"之災,適逢柞蠶夏收之年,遂由地方上有名望的長者領頭,百姓紛紛捐資,購置銅器,敲敲打打喧鬧一番,用以答謝火神爺之厚愛。每逢農曆正月十五燈節期間,寨裡的民眾們便會在雲水寺前搭起高大豪華的火神棚,棚內掛《火燒鴛鴦墳》、《火燒琵琶神》等字畫,羅宣畫像掛於後牆中央。畫像前擺放各種各樣精美的供品。火神棚從正月十三搭起,十四至十六日為祭日,期間燒香祭祀的人絡繹不絕,鞭炮聲晝夜不息。人們不停地敲打鑼鼓,滿街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平時,迎送火神爺祈雨要進行銅器比賽,比賽時,各路銅器社要用響聲大的"小蟲鬧"和"撞倒牆"等調。"起疙瘩"是打銅器時的高潮,"起疙瘩"時,所有銅器一齊舉著起,打得節奏簡短,鏗鏘震天, "沖天炮"、"撞倒牆"、"小蟲鬧"等數十個調子輪番使用,變幻交插,週而復始,不停地打下去。四條街的四家火神社在敲打時往往明爭暗賽,打到熱鬧處,社員們則赤膊上陣,英勇拼搏,汗流浹背也不肯休息,更有甚者將銅器打爛,大鼓捶破,也不肯輕易先於對方停歇,因為哪方先停,就證明哪方輸了。

儘管世事不斷變幻,但魔冢營這個遠離市鎮,北依汝河,南靠虎狼爬嶺的寨子,卻仿如世外桃園,真是另一番天地。歷朝歷代的文人學士到此,總是感慨萬千,稱這段汝河為"汝海"。由魔冢營向南不遠就是有名的龍興寺,過汝河向北不遠是小峨嵋山,宋代大詩人蘇東坡在前往小峨眉山時,路過龍興寺看到吳道子的畫壁後,詩興大發,揮毫寫下《子由新修汝州龍興寺吳道子畫壁》的詩,詩中說:"似聞遺墨留汝海,古壁蝸涎可垂涕。"

其實,魔冢營並不叫魔冢營,相傳在春秋戰國時代,有個稱霸一方的武士,外號叫"魔王"的人來到這裡,死後又葬於此地,後來這個村才有瞭如今的名字。(潘運明)

原創:浩氣長存之:神奇魔冢營(01)

雲水禪寺中的碑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