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太极,如何懂劲?

福寿长长

其实也算不上是回答问题,咱就权当是唠家常,互相探讨学习,这样子会更显得轻松。

我是这样看待懂劲的,首先就懂劲而言我认为不是太极拳所特有的,其它拳种,包括现代的搏击,散打,拳击等等都有懂劲这个阶段的训练过程。


懂劲就是一个阶段性的训练过程,也没有年轻时学拳时感觉的那么神秘。当初学习推手时经常会听老一辈的拳师讲:“手推手不是手,跟打跟(根)才是真”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老拳师们也是含着骨头露着肉的说,你的手聋啊,他听不着劲,所以不懂劲……。


经过了很漫长的时间也接触到了不同的老师(不同拳种)渐渐的似乎开点窍了,又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交流一点点更加深刻的理解到了懂劲就和推手一样都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训练过程。

再回过头来看看王宗岳的拳论,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明确地指出,获得太极拳成就所必须经过的途径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由此可知,“懂劲”在太极拳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只有懂劲才能因人所动,随屈就伸。因此,太极拳法将用感觉察觉对方动作的轻、重、快、慢及劲源动向,称为“听劲”。了解到对方的劲力情况,恰当地作出判断,并根据对方的动向和企图,制定出攻防方案,而制敌于未动之先,称为 “懂劲”。 拳论指出“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又说“粘即是走,走即是粘”。对方用刚强的劲力进攻时,我用圆弧动作来承接,既改变其劲力方向,又不为对方所制,称之为走,这也正是别的拳种讲述的,直劲来横劲破解,只不过是太极拳是在身体接触当中运用身法而非手臂的接触得到的感知消息,别的拳种是用双眼盯着对方的胸部和双肩的动作来判断。





而懂劲的前题是招熟,这个招熟就得把拳辦开了,揉碎了,甚至是每一个动作反复的练习,这就是所谓的拆招单式训练,也是知己的训练过程。明确自身每一动劲路是怎么来的,是通过怎样一种规律性的动作形成的。这个阶段在拳击,散打中的直拳,勾拳,摆拳,及步法训练和空击训练也都是为此而服务的。



化敌之劲,以柔克刚。粘即是制。只有我顺人背,才可以制人。我得机得势,对方失机失势,我处于主动的地位,这就是顺。反之,机势有利于对方而不利于我,我处于被动,这就是背。我顺人背的机会和形势,是通过沾连粘随的感觉而加以判断的,也称之为粘。使用粘劲,应尽量掌握对方动作与劲力的运行过程。只要与对方沾接,就顺其势而迎就,因其动而屈而伸旋转,用走劲来调整自己的平衡,并探测对方情况,审机应变,因势利导。在粘走过程中,由于不丢不顶,遇劲即化,将会使对方的劲力不能达到目标继续前进,或者中止其劲力而后撤,如此,都将改变其重心位置,为我破坏其平衡创造条件。这就是知被的过程,只有知已知彼才是懂劲,这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训练过程即招熟。很多的太极拳爱好者都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练习,当然也就谈不上懂劲是个什么了。



在这里还想和广大爱好者说一句,太极拳的懂劲的阶段是反复训练出来的结果,绝对不是翻翻书,背几句拳谱拳论就能练出来的,现实中很多东西和事物的出现都是先有的现象而后才出来的理论。


雪狼何伟131904760371

按照传统的讲法,“由着熟而渐悟懂劲”,这是王宗岳太极拳论上的话。

说白了,就是要“熟”,熟能生巧嘛。



我不太喜欢把太极拳神秘化,毕竟说到底,太极也只是一种运动。

懂劲,不仅太极有,其他运动也有。

踢足球的需要懂劲,懂劲后才能控球,玩得好的,球好像长在脚上一般,这不就是太极中的“不丢不顶”“粘黏黏随”吗?



打篮球的需要懂劲,懂劲后才能接球,无论传球多快,角度多刁,只要胳膊一伸,球便引了过来,这和武术的接手是一回事。



当然,懂劲这个事,那个不懂球的胖子最有发言权,乒乓球那么小,速度那么快,我们的国家队员也能运转自如,几乎达到“不以目视”而只以“神遇”的境界。



要达到上面的境界,没有的别的办法,就得多练,把拳术中的规矩练成自己的本能。

这也是拳论中老早就指明的“非经历年熟化,鲜有能致用者也。”


上庠

首先,个人认为太极拳在练习多年后,时间因人而异,并不是真正的太极,需要一次涅槃,如同重生一样,也就是化整为零,可以说多数人不这么认为,经过一年的脱胎换骨,可以说才知道什么是无极,有无极生成太极,在无极当中,思维意识才能调动或指挥全身合个关节,皮肉在太极里,生成阴阳,来各自运行,也就是在多维空间,逐步内外通透,气达骨缝,肉以骨为中心,缠丝运动,加上升降,开合,丹田如同一个大的毛线球,其他各个关节如同很多小毛线球,注意关是关,节是节,节是各关的连接,丹田的大毛线球在绕线,其他关节的小毛线球就在松线,其他关节小毛线球在绕线,丹田就在松线,这些都是在折叠,往复中完成,人的全身就慢慢有了触觉,才能去谈懂劲,


高山流水1614869

简单的说,如果你跟盲人形容红色,他是不会认识什么是红色。所以懂劲的第一步必须“见过”。第二步就是要认识自身,自己身上有些啥,而认识他控制他。第三步就是如何适应不同的情况,在不同情况下都不去犯不该犯的毛病。第二第三步也可称为招熟渐悟懂劲。最后便是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应物自然,阶级神明。在我认识正确阐述正确你理解正确这种几乎不可能情况下,我极尽所能也不可能通过描述一个“事物”这种单一的方法让你真正了解我描述的事物本身,何况你还未曾见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