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市殯葬改革知識問答,你有必要了解一下

宣威市殯葬改革知識問答

宣威市殯葬改革知識問答,你有必要了解一下

1、什麼是殯葬改革?

殯葬改革是一項深刻的社會改革,其主要內容是:一方面是積極推行火葬,其實質是改變遺體處理、安葬的方式;另一方面是破除喪事中搞封建迷信的陋習,提倡厚養薄葬,節儉辦喪事,反對大操大辦,改革喪事的傳統陋習。

2殯葬改革的目的是什麼?

殯葬改革的目的是全面推行火葬,倡導生態葬,革除喪葬陋習,有效解決傳統土葬佔用土地,浪費資源、汙染環境等問題,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3什麼是節地生態安葬?

節地生態安葬,就是採用樹葬、草坪葬、花壇葬、壁葬、海葬、平地深埋不留墳頭、格位存放等不佔或少佔土地、少耗資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或遺體。

4宣威市哪些區域劃定為火葬區?

按照分步實施、穩妥推進的原則,根據《雲南省民政廳關於曲靖市火葬區劃定的通知》雲民事〔2017〕11號文件精神,確定宛水、豐華、西寧、雙龍、虹橋、板橋、鳳凰、來賓8個街道轄區所有村(居)委會;落水鎮落水村、熱水鎮關營村、務德鎮務德村、西澤鄉西澤村、龍潭鎮龍潭村、得祿鄉得祿村、倘塘鎮倘塘村、楊柳鎮可渡村、格宜鎮啟文村、普立鄉普立村、文興鄉著期村、樂豐鄉店子村、雙河鄉葛菇村、阿都鄉梨樹村、羊場鎮雞場村、海岱鎮羊場村、寶山鎮寶山村、得馬田村、東山鎮馬場村、芙蓉村、龍場鎮龍場村、樂樹村、田壩鎮田壩村、田壩煤礦居民區共23個村委會和1個居民區轄區為火葬區。

5哪些人員必須實行火葬?

火葬區遺體火化啟動時,全市行政區域內的黨政機關、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含中央、省、市駐宣單位)所有在職幹部職工及離退休人員和火葬區範圍內農業人口、城鎮居民死亡後一律實行火化,骨灰統一到公墓安葬,禁止亂埋亂葬。

宣威市殯葬改革知識問答

宣威市殯葬改革知識問答,你有必要了解一下

6我市死亡人員遺體到哪裡火化?

火葬區死亡人員及非火葬區死亡自願火化的人員原則上到宣威市殯儀館火化;特殊情況,喪屬自行選擇火化地。

7遺體火化的程序是什麼?

所有城鄉居民在本轄區範圍內死亡後,應與市殯儀館聯繫(聯繫電話:0874-7148504),由市殯儀館派出殯葬專用車接運屍體,並辦理以下手續:正常死亡的,喪屬應當提交醫療機構或公安機關出具的死亡證明;無名、無主和非正常死亡的,由公安機關出具死亡證明;遺體火化後,殯儀館出具火化證。

8遺體火化後骨灰為什麼不能二次裝棺土葬?

遺體火化後骨灰裝棺土葬,違背殯葬改革的方針和根本目的,違背了國務院《殯葬管理條例》第十條“禁止在耕地、林地建造墳墓”的規定。

9火葬區違反殯葬法規、政策如何辦?

除了國務院《殯葬管理條例》規定的(回、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烏孜別克、塔吉克、塔塔爾、撒拉、東鄉和保安)10種少數民族自願選擇火化外,火葬區內的火化對象凡不進行火化,自行安葬遺體的,經告知仍不實行火化的,將採取綜合執法措施,依法強制起屍火化。

喪屬阻礙殯葬管理工作人員依法執行公務,聚眾鬧事,或者侮辱、毆打殯葬管理工作人員的,由公安機關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相關規定,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逝者直系親屬是黨員、幹部的,依照有關規定給予黨紀、政紀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火葬區內禁止任何組織和個人製售棺材,違反規定的,根據《雲南省殯葬管理條例》第三十一條,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沒收製作設備和棺材,並處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10什麼是骨灰公墓?

骨灰公墓是為城鄉居民提供安葬骨灰的公共設施。公墓分為公益性公墓和經營性公墓。公益性公墓是為農業人口和城鎮居民提供骨灰安葬服務的公共墓地;經營性公墓是為國家公職人員和自願進入安葬的城鄉居民提供骨灰安葬、實行有償服務的公共墓地。我市已建成經營性公墓1個、公益性公墓28個。

11遺體火化後,骨灰如何進入公益性公墓安葬?

遺體火化後,喪屬憑火化證,按屬地管理原則,到死者戶口所在鄉鎮(街道)民政辦辦理公益性公墓安葬相關手續。城鄉居民遺體火化後,骨灰進入公益性公墓安葬,由建墓單位(鄉鎮、街道)一次性收取建墓穴的材料及人工勞務和維護費用。具體收費標準,以物價部門批准為準。

12遺體火化後有哪些補助獎勵政策?

火葬區遺體火化啟動時,具有我市戶籍、且不享受國家規定喪葬補助的農業人口和城鎮居民,死亡後遺體火化、且進入經營性公墓或者公益性公墓安葬的,一般對象補助標準3000元,特殊對象(重點優撫對象、城鄉低保對象、農村五保供養對象、城市“三無”人員等特殊困難群體)4000元。

13辦理喪事活動應遵守哪些規定?

辦理喪事活動,不得妨害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不得侵害他人的合法權益。禁止在喪事活動中從事封建迷信活動;禁止在公共場所停放遺體、擺放花圈、搭設靈棚或拋撒、焚燒祭祀品。

14城鎮居民如何領取火化補助費?

遺體火化後由遺屬到死者戶口所在地民政辦辦理,同時提供:1、死者身份證複印件、2、戶口註銷證明覆印件;3、火化證複印件;4、公益性公墓或經營性公墓骨灰安葬證明;5、遺屬有效證件複印件,並交驗原件。

15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含中央省、市駐宣單位)幹部職工及離退休人員如何領取喪葬費、撫卹費?

遺體火化後,遺屬應持火化證、經營性公墓骨灰安葬證或永久性骨灰寄存證及繳費收據到相應單位辦理相關手續領取喪葬費、撫卹費。

16“三沿六區”殯葬專項整治具體指哪些內容?

就是通過植樹遮蔽一批、生態改造一批、搬遷拆除一批,全面治理“三沿六區” (“三沿”即:公路、鐵路、河道沿線,“六區”即水源保護區、文物保護區、風景旅遊區、住宅區和開發區、壩區)範圍內現有墳墓和在火葬區製售棺木、墓碑等行為,改變“三沿六區”亂埋亂葬現象,確保實現“三沿六區”視野範圍內見樹不見墓,火葬區及公路、鐵路沿線無生產、銷售棺木、墓碑、封建迷信等土葬用品製售點,火葬區內的道路、居民區無大操大辦喪事、臨街搭設靈棚和遊喪等喪葬陋俗現象。

17如何樹立治喪新風?

一是堅持示範帶動。發揮黨員、幹部在促進殯葬改革工作中的帶動示範作用,廣大黨員、幹部要帶頭文明節儉治喪,帶頭火葬和生態安葬,帶頭文明低碳祭掃,帶頭宣傳倡導殯葬改革,逐步形成黨員和幹部帶頭、廣大群眾參與、全社會共同推動的殯葬改革良好局面;各鄉(鎮、街道)黨(工)委、政府(辦事處),市委和市級國家機關及各部委辦局,市直各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省、市駐宣單位公職人員(包括離退休人員)死亡後遺體一律實行火化;支持和鼓勵土葬改革區人員死亡後火化,進入骨灰公墓安葬。

二是倡導文明治喪、低碳祭掃。推進文明治喪,逐步推行莊重節約治喪方式,摒棄大操大辦、鋪張浪費行為,嚴肅查處黨員幹部治喪違紀違法行為;大力倡導綠色祭掃,引導廣大群眾採取鮮花祭掃、植樹祭掃、網絡祭掃、踏青遙祭、家庭追思會等方式緬懷故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