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中違反軍事常識敗筆,老軍迷秒懂

14年的抗日戰爭,共軍是中流砥柱,在國軍的配合下,終將日寇趕出了中國。為了紀念14年的抗日戰爭,為了讓後人銘記這段屈辱的歷史,拍攝了很多抗日劇。可是現在的抗日劇越來越過分了,成了抗日神劇。抗日神劇中出現了大量的誇張、惡搞、空想等劇情,簡直是對先烈的不尊重,對觀眾的尊重,對歷史的尊重。

《亮劍》中違反軍事常識敗筆,老軍迷秒懂

李幼斌版的《亮劍》,之所以深得人心,就是因為它終於脫離了神劇的套路。但是在李幼斌飾演的《亮劍》中,有3處敗筆,使這部抗日劇有“抗日神劇”的嫌疑,你發現了沒?

《亮劍》中違反軍事常識敗筆,老軍迷秒懂

一.《亮劍》最精彩的部分是幹掉坂田聯隊的那一段,簡直看著過癮。其實這場戰鬥是有原型的,就是彭德懷指揮的關家堖戰鬥。關家堖和峰堖兩個陣地形成了交叉火力,即便採用土工作業也很難迫近敵人。彭德懷包圍了日軍,不得已撤退了。而李雲龍是被日軍包圍,反而從正面突圍了。這個神劇寫的很隱含啊,一般人是看不出來的。

《亮劍》中違反軍事常識敗筆,老軍迷秒懂

二.八路軍事先得知鬼子要經過野狼峪,卻不打伏擊戰,跟鬼子打起了白刃戰。其實無論是從體力還是武器上,和日軍拼刺刀,我軍都是比較吃虧的。但是野狼峪白刃戰,我軍居然大獲全勝,以少勝多了。這個神劇劇情,寫的也很含蓄啊,很難發現。

《亮劍》中違反軍事常識敗筆,老軍迷秒懂

三.“超越射擊”是一個軍事術語,意思是在戰鬥中,氣槍掃射時,應該抬一個高度,否則會傷到己軍。但是在抗日神劇中,機槍始終是使勁突突,也不顧前面是否有自己的戰友,好像子彈不要錢似的。《亮劍》作為“脫離神劇”的先鋒抗日劇,居然也犯這種錯誤,實在是不應該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