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人物—三茅真君

三茅真君乃道教三位仙人,相傳是咸陽人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在漢朝得道,居於江南的茅山。

三茅真君的傳說,源自東晉道士楊羲所撰的《茅君傳》。其記載茅盈幼年學道,通解《道德經》與《周易》,十八歲時往恆山修練,據說得到西王母的點化而得道。當漢景帝時,茅固舉孝廉,曾任執金吾。漢宣帝時,茅衷則為西河太守。茅固、茅衷聽聞兄長得道的消息,隨即辭官,跟從茅盈入海陵山中修練,兩人得到了兄長傳授的長生不死之術,因而得道,又入句曲山傳道濟世,從此句曲山稱為“茅山”。

南朝上清派陶弘景崇奉三茅君,列名《真靈位業圖》。宋代時,茅盈被天子敕封為“司命真應真君”,茅固被封為“定祿妙應真君”,茅衷被封為“保命神應真君”,總稱三茅真君。

三茅真君被後代的茅山派視為祖師,在臺灣,多半奉祀於道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