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能散能泻,论陈皮的作用和功效

橘皮,又称为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10至12月果实成熟时,摘下果实,剥取果皮,阴干或通风干燥。广橘皮(陈皮)剥取时多割成3至4瓣。橘皮(陈皮)药材分"陈皮"和"广陈皮"。

《纲目》:“橘皮,苦能泻能燥,辛能散,温能和。”《日用本草》:“能散能泻,能温能陈皮补,能消膈气,化痰涎,和脾止嗽,通五淋”《本草经疏》:“辛能散,苦能泻,温能通行,则逆气下,呕嗽止,胸中瘕 热消矣,脾为运动磨物之脏,[1]气滞则不能消化水谷,为吐 逆、霍乱。

陈皮能散能泻,论陈皮的作用和功效

泄泻等证,苦温能凿脾家之湿,使滞气运行,诸证自疗矣。”《本草汇言》:“味辛善散,故能开气;胃苦开泄,故能行痰;其气温平,善于通达,故能止呕、止咳,健脾和胃者也。东垣曰:夫人以脾胃为主,而治病以调气为先,如欲调气健脾者,橘皮之功居其首焉。”

用于脾虚饮食减少、消化不良,以及恶心呕吐等症。该品燥湿而能健脾开胃,适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消化不良、大便泄泻等症,常与人参、白术、茯苓等配合应用。因其既能健脾,又能理气,故往往用作补气药之佐使,可使补而不滞,有防止壅遏作胀作用。

陈皮能散能泻,论陈皮的作用和功效

【性味】:性温,味辛、味苦。

【归经】:入脾经、胃经、肺经。

【主治功效】: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主治 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陈皮能散能泻,论陈皮的作用和功效

《日用本草》:能散能泻,能温能补,能消膈气,化痰涎,和脾止嗽,通五淋。《本草新编》·陈皮或问陈皮留白为补,去白为攻,然乎?此齐东之语也。陈皮与青皮,同为消痰利气之药,但青皮味浓于陈皮,不可谓陈皮是补而青皮是泻也。或问陈皮即橘红也,子何以取陈皮而不取橘红?夫陈皮之妙,全在用白,用白则宽中消,若去白而用红,与青皮何异哉,此世所以;留白为补,去白为攻;之误也。其实,留白非补,和解则有之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