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孩子,比所谓的“家教”更重要

01

周末,带着女儿到外面吃饭。

我们去时,邻桌已经吃完,但两个年轻女孩仍旧聊得热火朝天。

她们旁边坐着的孩子吸引了我的目光。因为她长得像个洋娃娃,漂亮极了,三岁左右,看起来安静内向,是我喜欢的样子,正在低头玩着手里不太新的芭比娃娃。

一会儿,我看到孩子小心翼翼地拽了拽其中一个女孩的衣襟:妈妈……

那位被称作“妈妈”的女孩明显有些不耐烦:没告诉过你吗,大人说话别插嘴,没看见妈妈这儿说话呢……

孩子委屈地撇着嘴低下头,不敢再吱声,继续摆弄那个芭比娃娃。

妈妈却忙不迭地跟朋友道歉:对不起啊,孩子太小,不懂事……

过了一会儿,孩子又拽了拽妈妈的衣襟,近乎哀求地:妈妈……

妈妈被打断后,一脸不高兴:怎么这么像个没家教的孩子呀,不是告诉你等会儿……

孩子委屈得哭了起来。

妈妈更加生气了:还哭,在家妈妈是怎么跟你说的,出来要听话,啊?!

结果,我们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尿了裤子。

妈妈看见孩子的狼狈,不得不站起来告别,临走又是对孩子一通数落:不是告诉你早说嘛,上厕所要告诉妈妈啊,真是麻烦……

孩子边哭边解释:我早说了,你不听。

妈妈还是余怒未消:还敢顶嘴了你。

看着这个场面,我真是无语得很。

有多少家庭,就为了所谓的“家教”,忘记了对孩子最起码的尊重,连话都不让孩子说完?!

尊重孩子,比所谓的“家教”更重要

02

记得女儿小时,电影发烧友的我带她几乎看遍了国内外所有的儿童片。

看电影的时候,我和女儿同时注意到一个细节。

国外的电影中,父母都非常尊重孩子的自我意识。当大人们在一起聊天时,只要孩子过来需要帮忙,大人一定会礼貌地终止谈话,蹲下身,认真倾听。

而在国内的电影中,父母却常常让孩子克制自我意识。同样,当大人们在一起聊天时,如果孩子过来打搅,很多的父母都会发出警告,大人说话的时候,小孩子不要插嘴,否则就是没家教。

虽然说,无论国籍,父母的爱是一样,但跟国外的家长比,很多中国的父母不仅严肃刻板,还略显焦虑易怒。

有一次,看完一个国外的电影,里面的母亲性情温和,特别尊重孩子的意愿,女儿指着她开心地说:妈妈,我喜欢那样的妈妈……

我笑着搂紧她:好的,我就学着做那样的妈妈。

从此,无论何时,我都会让孩子把话说完,并且告诉她,只要有急事随时可以打断妈妈。

学会尊重别人,我们不难做到,但学会尊重自己的孩子,却需要我们放下做父母的架子,认真学习。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但是却有能力学习做怎么样的父母。

03

女儿五岁时,我曾应邀带她参加一个大型聚会。

聚会的人很多,主人安排的场地,分为儿童区和父母区。初心是好的,孩子一拨,大人一拨,各自玩儿各自的,互不干扰。

慢热的女儿第一次去,跟谁都不熟悉,紧紧攥住我的手,不敢去玩儿,我也就静静陪着她,跟她说话,想等她适应了再离开。

而这时,却有一个家长和孩子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或者她是急于想让孩子适应,或许是为了显示家教的权威,对着孩子怒目而视:如果你表现不好,罚你一周都不许玩游戏。孩子却还是不肯留下,紧紧拽着她不让走,哭得歇斯底里。

她气急败坏,对着孩子黑着一张脸怒吼:怎么人家都能在这儿玩儿,你就不能。妈妈不是告诉你吗,得有家教。你哭成这个样子,怎么能叫有家教……

女儿被她凶孩子的样子吓坏了,小手里都是汗。

这时,主人又来催促我,我见状提出要提前离开,主人见我离开仅仅是孩子不适应,忍不住抱怨我:你啊,我还当什么事儿呢,你真是太能惯着孩子了……小孩子有什么好适应的,扔到那里自然就适应了。

我笑,这不叫惯着,这叫尊重

回家的路上,女儿可怜兮兮地跟我说,妈妈,那个小孩真可怜。

我搂着小小的她,想起那个孩子当时的无助和恐惧,突然觉得内心一片悲凉。

学会尊重孩子,有那么难吗?

孩子都缺乏安全感,初到一个新的环境,恐惧胆怯都是自然反应。家长能做的是引导支持,而不是漠视不理。很多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简单粗暴,错失了提升自己加强亲子关系的大好时机。

04

听过一个故事。

文妈常常带不够年龄的文文到幼儿园周边去玩儿,让她亲眼看到里面的小朋友做操玩耍,激发她上幼儿园的兴趣,克服将来有可能产生的入园障碍。

那时,文文就一直就想上幼儿园,但到了真正去了第一天,文文却发现不是那么感觉,非常舍不得离开妈妈。

第二天,聪明的文妈自起床后,就一直牵着文文的手,就连文文上厕所也不撒开。文文问妈妈干什么,文妈说:你就像妈妈的手机,妈妈就是你的电源,每天都需要给你充电。昨天你为什么难过,是妈妈忘记了帮你充电。现在开始妈妈就开始给你充电。你离开了妈妈就能一整天不难过,等下午放学,妈妈接上你,再继续给你充电……

临走,文妈还特意在文文的口袋里装了她最爱吃的小钙片,告诉她,如果充电还是不满,想妈妈时,就拿出来吃一粒再充一点。

刚开始,文文看到别的孩子哭,也抱着文妈,文妈偷偷告诉她,那些孩子是因为一早没有充电,电力不足。他们的妈妈不知道充电,等他们都知道了,以后就不会哭了。

天真的文文信以为真,觉得很是神奇,到学校后还劝那些哭鼻子的小朋友,等明天让妈妈给你充满电,就不会难过了。

等下午接文文,文文开心地一直牵着妈妈的手,还骄傲地拿出小钙片,告诉妈妈,今天的电很足,根本没用再充电,就没吃钙片……

文妈无疑是个智慧的妈妈,不仅具有预见性,还懂得尊重孩子的感受,并帮助孩子找到了最适合的解决方法。好的父母,不仅要锻炼对未来的前瞻性,还要历练从自己过去提炼经验的本领。

其实,为人父母,每一天每一夜无不是自我修炼的过程。良好的亲子关系胜过一切教育,如果想让孩子未来变成我们喜欢的样子,首先,我们要先学会变成孩子喜欢的样子。

05

很多时候,我们忘了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忘了喜怒哀乐的情绪都与生俱来。

有人埋怨孩子挑食,却不知道将心比心。他们只是凑巧不喜欢吃我们爱吃的东西而已。每个人都有不喜欢吃的食物,直到现在,我的心里对食物饭菜也有爱好等级。

有人埋怨孩子爱哭,却不知道追根求源。孩子为什么哭,是委屈?是痛苦?不仅不去安慰了解,还简单粗暴地呵斥,命令不许哭。

有人埋怨孩子叛逆,却不曾真正了解孩子的心声。越是逆反的孩子,就越是自我意识比较强,如果不触及底线,不妨把孩子的权利交给他自己,鼓励他大胆尝试。

有人埋怨孩子不懂事,却不曾看过家庭给予他的营养。家里父母失和,冷战热战交替,你如何让一个不满十八岁的孩子去平衡情绪,明白事理?!

所有这些怨气,都源于对孩子情绪的不理解不尊重。家庭教育出现问题时,往往是我们家长需要扪心自问之时。孩子的问题在表,家庭的问题在里。如果只是管教孩子,不改变自己,永远是治标不治本。不要问了所谓的“家教”,忘记了对孩子起码的尊重。

06

只有学会尊重孩子,让孩子受到尊重,他才会知道“尊重”是什么,日后才会成为懂得尊重别人,能为自己赢得尊重的人。

尊重孩子的爱好。比如孩子喜欢画画,不要因为画画没用而扼杀他的天分。

尊重孩子的个性。比如孩子有内向有外向,不用强迫孩子,学会因材施教。

尊重孩子的意愿。比如孩子有喜欢的玩具,有人要拿走,他有拒绝的权利,你不能以小气吝啬来定义他。

尊重孩子生气的权利。比如孩子生气发火,帮助孩子找到原因,并告诉他生气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所谓的逆反,其实就是孩子不听话了而已,但如果你试着在合理的范围内,尊重他的想法,能让他充分表达他的意愿,你就会发现,孩子会越来越懂事。

足够的尊重,会滋养自信大方的孩子,会培养充分信任的亲子关系;反之,后则相反。而学会尊重的核心,就是学会倾听,让孩子把话说完,给他宣泄的途径,给他解释的机会,给他发言的权利,这才能真正读懂孩子,理解孩子。

低下身子,不如放低姿态。对于孩子,父母做耐心的倾听者,比做严肃的管理者更有权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