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的兒童,美術教育以撕撕折折、剪剪畫畫為主,讓他感到愉悅,增加興趣。7~10歲的孩子,則主要灌輸繪畫背後的人文、地理等知識,豐富想像力。
我們應創造條件開闊孩子的眼界,豐富孩子的生活,讓他們以愉快的心情去認識生活。從他們最感興趣的事物入手。哪裡有他們自己的樂趣,他們觀察得就認真、仔細,畫出來的畫就越具體、生動。孩子會發現別人沒有注意的細節。把這些觀察和發現記錄下來,就是《觀察日記》。可以做景物的觀察,如季節的種種變化(春、夏、秋、冬、風、晴、雨、雪),時間的變化(早晨、中午、晚上)。
家長們可以教小朋友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讓他自己去想象嘗試畫他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只要他認為表達了他的意願就要鼓勵他,不要打擊孩子。家長要尊重孩子的想法,我們只需要鼓勵他,讓他繼續創造性的去畫不同的東西。孩子通過畫畫的過程體驗到快樂和成就感,認同感,這才是最重要的,同時通過繪畫提高孩子的想象思維,聯想思維,動手能力,提高專注力。
因為要求兒童徒手練習畫準規則的形狀並不容易,而且枯燥乏味。況且對兒童來說,畫畫並不先考慮形的難易問題,只要是感興趣的內容,他們都喜歡畫。兒童通過對客觀物象觀察,經過大腦的簡單化過程,將自己對該物象的認識創造一種視覺符號表現出來,這個思維的內化過程促使兒童的智力發展。
家長在引導孩子繪畫的過程中,需要注意這幾點:
1. 不要讓孩子畫簡筆畫。久而久之,孩子就不習慣動腦筋了,簡筆畫抑制了孩子的想像,有礙孩子創造思維的發展。
2. 孩子們把畫畫得“亂七八糟”和純粹意義上的亂塗亂抹是兩回事。前者是孩子情感的自然噴發和傾瀉,後者是單純的遊戲和玩耍。畫得像的不一定好,好得不一定像,能反映孩子生活感受或體驗的就是好作品。
3. 兒童畫畫時往往是漫不經心、手舞足蹈、喋喋自語。一般家長把這種現象稱為不認真、不仔細,實際上這正是孩子畫畫時的最佳狀態。
4. 完全沒有藝術細胞,天生就不喜歡畫畫的孩子並不多見。家長不能僅憑一兩幅畫沒畫好就說這個孩子沒有藝術細胞,放棄了對孩子的培養。藝術大門的開啟不是幾次就能打開的,對孩子來說“堅持”兩個字很重要。
5. 家長督促孩子畫畫時,有可能孩子並不想畫。畫畫僅是孩子生活中的一小部分,家長每天給孩子安排畫畫任務,事實上無形中給孩子繪畫的壓力,讓孩子逐漸把畫畫當成一種負擔,削弱繪畫興趣。
孩子的繪畫能力,真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培養出來的。所謂繪畫啟蒙,絕不是教他畫幾樣特像的東西,而要充分激發孩子對畫畫的興趣。
閱讀更多 融新教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