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焦铁路四十年

曹俊

那么,为何会有“纪登奎为武乡修铁路出了力”的传言呢?细致分析,原因不外乎有二:一是纪老是武乡人,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岂有身居高位而对家乡修铁路而不闻不顾的?二是太焦线开工典礼时,纪老主持了开工剪彩,特殊的人物出现在特殊的场合,这就愈发使人们相信太焦铁路绕行武乡是纪登奎出了力。以致以讹传讹,出现误差。

太焦一条线,牵动万人心。从开始的酝酿、设计,到后来的论证、立项,虽然历经了许多坎坷和曲折,但最终变成了现实。

应该说,太焦铁路所以能够立项,既有党中央对老区人民关怀的因素,也有曾在太行革命老区转战的老一辈革命家们的鼎力帮助,同时还有老区各县人民群众对中央表达的强烈愿望,更重要的是毛泽东主席高瞻远瞩提出的“三线建设要搞好”的宏伟规划。没有“三线”建设的规划,就不可能修建战备铁路;没有修建战备铁路的设想,太焦战备线就不可能上马立项,老区榆社、武乡等县市通火车的愿望可能就会晚上几十年甚至还没有开通铁路。因为山西省内如晋中市的和顺、昔阳县,吕梁市的房山、静乐等县,直至现在还没有通火车,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可以说,是几种综合因素促成了修建太焦铁路线的立项。

太焦铁路的上马,折射出了新中国在上个世纪保家卫国、防御外侮的战略思想。

修筑太焦铁路,当时最大的功用是为了战备。面对六十年代末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毛泽东主席切实有很大的忧虑。在《李德生回忆录》中,李德生这样回忆道:

“当时,中苏关系紧张,苏联在我国北方当面陈兵百万。如何防御外敌入侵,加强我国北部国防建设,保卫首都安全,是毛主席、党中央特别予以关注的大事。”

李德生当时还兼任着北京军区司令员。作为保卫首都的大员,他具有丰富的战事战备经验和深厚的阅历,毛主席对其寄予了厚望。

“毛主席在政治局议论国际局势时,多次同我谈到华北地区的战略方针和部队建设,他一再说,有备无患,有备少患。他还说到,要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要建立堡垒区,重点要对付敌人的乌龟壳,而且反复强调要贯彻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

从上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当时毛泽东主席对于战备的重视。期间,毛主席高瞻远瞩,发出了“备战备荒”的倡议,提出了准备应对帝国主义可能发动的侵略战争,首先集中力量建设“三线”。修建铁路战备线被提上了重要日程,从而确定了包括太焦铁路在内的兵工、战备工程的上马立项。这也就不难理解党中央为何会加大投入修筑战备线了。

党中央确定太焦铁路为战备线,既落实了“以备战为导向,执行靠山、分散、隐蔽,尖端项目要进洞的方针,以及大分散、小集中,不建集中的城市,多搞小城镇”的目标,同时太焦沿线具有其他地区无可替代的优势:

一是山势险峻,适宜游击运动。太焦铁路改线方案需穿越太岳山的主脉。太岳山主脉呈北东—南西走向。线路走向与太岳山主脉走向基本同向。其中在太谷县、榆社县境内,共需经过群峰10余脉。太谷县境内有八赋岭、白鸡岭、太谷岭、盖天恼,榆社县境内有通梁山、四县恼等。可谓沟壑纵横,重峦叠障,山高草茂,绵延起伏。这样的地形地貌,正符合我解放军擅长施展的“游击”战术的运用。

二是隧道布局,易于屯军运输。太焦线改线方案,穿越山峰多,开凿的隧道既然也就多。全程共有56座隧道,其中仅太焦线北段太原铁路局管内,千米以上的隧道就有13座。特别是太谷县境内路家庄区段的小东沟隧道,长达7华里。一旦发生战事,屯集一个军的辎重、兵员不在话下。修筑小东沟隧道时,筑路指挥部特地在洞内另行开凿了一条千余米长的备用隧道。若主隧道被毁,则可马上启用备用隧道继续运输。至今,这条近3华里长的备用隧道,仍静静地在小东沟隧道深处待命。开凿这样多的隧道,一方面有其当时经济成本的因素,但另一方面也是基于战备的考虑。

三是直插中原,贯穿晋豫两省。“文革”前,山西通往河南的铁路,只有京广线。须从太原到石家庄,再由石家庄走山东德州一直到河南。京广线为贯穿晋豫的大干线,也是战事可能被袭击的重点目标。一旦瘫痪,北方连接中原的通道立马便会梗阻。鉴于此,上马太焦铁路,从山西境内直通河南,把晋豫两地直接贯穿起来,打破了京广线一线挑重的格局。

四是穿行老区,群众基础深厚。太焦铁路经过的太谷、榆社、武乡、沁县,在战争年代属抗日根据地。朱德、彭德怀、邓小平、刘伯承、陈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块热土上转战。老区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有人出人,有钱出钱,用生命和热血,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特殊的战争经历赋予了革命老区金钱、物质不能比拟的感情基础,铁路线经过这样的地方,党中央放心,人民群众支持。

太焦铁路是当时中国地图上不作标记的秘密国防铁路线。对于巩固我国国防建设,改善华北与中原的铁路布局,具有重大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从最初的筹备,到后来的修筑,直到开通运营,太焦线无不处处都打着“战备”的烙印。

太焦铁路立项,具有保密性质。当时不叫太焦线,而叫詹东线,以“3202”为工程代号。这个工程代号是国务院统一编排的号码,如京原线也是战备线,编号为“3201”,太原到古交铁路线编号为“3203”,太原到军渡的铁路线编号为“3204”。“3202”这个工程“代号”,当时印制在许多物件上,包括民兵干部及施工人员每人所穿戴的衣物、指挥部通告、阶段表彰纪念品、学习资料和书籍等,都印有“3202工程”代号。

榆社县河峪乡的杨建峰,现在在太原南铁路工务段供职。至今,他仍清楚地记得当年其父亲穿着印有“3202”代号坎肩回家时的情景。其父叫杨水英,时任河峪公社民兵连连长,直接参与了太焦铁路修筑大会战。那是1970年冬天,铁三局施工指挥部给每个参加会战的民兵发了一个“劳动布”棉坎肩,一副棉耳罩,一副棉手套。不要小瞧这个棉坎肩,民兵们穿上后,个个神气得了不得。不是因为这个棉坎肩多么御寒,而是在坎肩的胸部上方醒目地印着“3202工程”字样。那时,“3202”代表了一种荣誉,能够参加“3202”工程会战,是非常光荣且值得自豪的事。其父穿着印有“3202”坎肩回乡后,很是让村里的乡亲们羡慕了一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