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悦然:在渴望真人真事时代,我们为什么要匿名

张悦然:在渴望真人真事时代,我们为什么要匿名

张悦然:在渴望真人真事时代,我们为什么要匿名

2018年,张悦然主编、创刊已有十周年的《鲤》,联合腾讯大家、理想国,举办了一场最富悬疑感的文学竞赛——“匿名作家计划”。参赛者由中国顶级作家和年轻的文学新人组成。没有题材的限制,没有年龄的苛求,参与者只有一个条件:完全匿名,将作品全权交给读者审判。大赛将分为初评、终评两个部分。终评评委由著名作家苏童、格非、毕飞宇担任。目前,该项计划已经开始,编号为001和002两位作家的作品,已在各大平台发布,收获了不少读者的良好反馈。


张悦然:在渴望真人真事时代,我们为什么要匿名

/////// “匿名作家计划”初衷:抛却故事与名气,回归文学


张悦然:在渴望真人真事时代,我们为什么要匿名

此外,张悦然坦言:“我们在做一件危险的事情。”她认为,这对成名作家可能是一个冒犯,他们维持了这么多年的声名,可能会得到批评、质疑。但参与这个活动是一种胸襟的体现。对于一个真正想认真写作的作家,他们是想听真话的,真话是很可贵的。


/////// 作家的写作风格:是城墙亦是武器


由于“匿名作家计划”的要求,很多成名作家在参与这次写作时,都很希望挑战新的风格,让别人猜不出自己。很多时候,风格既确立了自己的独特性,又限制了自己的可能性。作家与自己的风格似乎永远是纠缠不清的。


张悦然:在渴望真人真事时代,我们为什么要匿名

梁文道表示,他常常不太能明白什么是风格,对于作家来说,语言、时代背景都影响着作家的写作。他认为风格之所以被赞赏,是因为现代人认为作家应该发扬自我、彰显自我,他的面目不应该是模糊的,而应该用自己的声音去歌唱。但另一方面,风格也是一种自由,一个人可以创造很多种风格。它是城墙,但也是武器。但风格是不能被抛弃的,应该继续发展。如果不强调风格,很难理解一个作家。


路内同样是一位独具风格的作家,技校生的青少年时代,破败的工厂,这些元素令人过目不忘,也形成了“路内”式的风格。“如果参与这个‘匿名作家计划’我不会拿最拿手的去写”,路内认为像技校生、工厂这些只是作品的元素,元素和语言风格是可以叠加的。如果用语言风格去转换不同的元素,那么作品就难以被辨别。谈及匿名作家计划,他说道,有可能不写化工厂,可能换一个元素来写。


张悦然:在渴望真人真事时代,我们为什么要匿名

年少成名的张悦然,为青春文学贡献过最受欢迎的作品,但现在的写作和当时存在着巨大的区别。除了题材,也可以看到风格的转变。张悦然坦诚,其实很想和之前的自己决裂,但这似乎是不太可能的。早在十年前,她下了很大的决心要去转变,摆脱“青春文学”的标签,但她自认为很彻底的改变,在读者看来还是可以被辨认的。

/////// 中国很难出现另一个费兰特?



张悦然:在渴望真人真事时代,我们为什么要匿名

发布会现场,头戴保罗·奥斯特面具的读者

梁文道认为我们比任何一个时代都渴望真人真事。之前的作品发表的时候是看“人”,推荐人、作家等,但现在时代不同了,人们有各种各样的营销手段,甚至商品的营销背后也是人的故事,诸如,酿酒师从那一年开始酿酒,经历了什么故事,怎样酿酒等。对写作而言,也越来越会朝这个方向发展,不是写什么小说,而是写作者为了写作做了什么事情。


对此,张悦然颇有感触。她谈及自己受访的经历,常常被告知“不要讲那么多干货,讲讲自己的故事”。这使她啼笑皆非,作为一个成名较早的作家,她认为自己被采访的次数很多,很多故事都讲过了,因此成为一个“穷作家”。


张悦然:在渴望真人真事时代,我们为什么要匿名

路内和张悦然最初是通过网络论坛认识的,界面是一个上下跳跃的小兔子,他们借由这个载体认识彼此。对于张悦然提到的被采访经历,路内透露到,自己有时候会杜撰一个故事,而不是一直重复写自己的故事。


/////// 匿名:隔着幕布去倾听文学的声音


2013年梁文道在《开卷八分钟》里郑重地向读者推荐过“鲤”书系,还专门非常高兴地提到了路内,“这位未曾读过的年轻作家非常吸引我”。梁文道对此回忆道,当时他提到了三个杂志,但是五年过去了,其他两个都倒闭了,这跟创办者的目标有关,说明《鲤》的目标是很务实的。他认为,与官方杂志不同,民间文学杂志可以举办“匿名作家”计划这么有趣的活动,但唯一遗憾的是像《鲤》这样的民间文学杂志太少了。


张悦然:在渴望真人真事时代,我们为什么要匿名

对此,路内也表示,2008年刚出道,就与“鲤”结缘,十年过去了,他对“鲤”有很深的感情,他希望“鲤”越办越好。


张悦然谈到,这么多年来,她一直把办杂志看做一件小事,因为文学的处境是如此边缘。作为作家和杂志主编,她想“恢复文学的游戏之心”


对于“匿名作家计划”梁文道认为,它是隔着一块黑色的幕布去倾听音乐,也是对当下强调真人真事的极端倾向的逆反。


想快速了解当下中国小说写得最好的是哪些人?他们在思考什么?想明白为什么这篇小说好,而那篇不好?


张悦然主编、创刊已有十年的纯文学主题书系《鲤》,以专业的尺度,汇聚当下中国同时具备好读与思想性的三十位小说家。


一周十分钟,一堂开放的当代文学课。资深文学批评家随文伴读,犀利的评语、富于洞见的观察,教会读者理解最新的中文小说创作,学习如何判断一篇小说是好小说。


帮助匿名新人走向台前,与蒙面名家同台竞技,顺应“作品比作者流传得更久”的古老文学规则,抛开光环、名气、身份,让文学的归于文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