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成都高新公开招聘人才,最高年薪110万,你怎么看?

你开心就好888

近年来,人才无用论一直充斥社会。在很多人眼里,读一个好的大学、读研读博还不如早早出来做生意或有好的投资眼光来得更重要。而成都这条信息的出现,很正能量地反映了社会乃至政府对人才的渴望,肯定了人才的存在价值,同样,亦给了我们一个深层思考的空间: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我们如何成为有价值的人才。

1、全国各地对高端人才的争夺日益激烈

在职场,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人才的价值会在薪资上显示高低。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地不想拿高薪的员工不是好员工。尤其在国家双一流建设计划启动之后,全国各地对高端人才的争夺日发激烈。全国各地都出了不少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成都人才最高年薪110万在全国的人才引进条件上并不算太突出。早在2016年,广东就推出了珠江人才引进计划,除了解决户口问题外,对于创新创业团队最高可以资助8000万元,团队资助经费中100万元(税后)可用作住房补贴,由团队带头人支配使用;而对于领军人才,每人还可以资助600万元,其中包括500万元专项工作经费和100万元(税后)住房补贴。

由此可见,政府对于高端人才的引进是非常重视的。

2、你能否成为薪资金字塔的顶尖人才

从各地人才引进政策上,我们可以看到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了新能源汽车、生物、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计算机与通信集成芯片、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与器件、云计算与大数据管理技术、智能机器人等多个领域或行业取得先进创新成果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可实现核心关键共性技术突破或产业化前景广阔的团队和领军人才。当然,对于这一块的人才来说,其入选条件亦有相关的规定,例如要求是博士研究生学历、40周岁以下的。

因此,想成为薪资金字塔的顶尖人才,建议大家可以多往专业技能方向发展,不妨也可以多关注一下政府在这一块的政策。


无忧精英网

年薪110万这个应该是真的,毕竟发展得越好的地方越“求贤若渴”。成都现在被评选为新一线城市,发展势头正猛,成都高新区当然也不例外,高新=“高薪”。

7月20日,备受关注的《成都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正式实施,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分局办证中心开始接受办理落户手续申请。据统计,新政推行第一天,前来这里咨询办理落户的人数就达到了六七百人,是平时的4倍多,截至7月21日(上周五)18时,共有90余人成功落户成都高新区,咨询人数近2000人。

新政头两日 每天400个办理号半天发完

“为了应对高峰,我们今天8点半就开始办理业务。”据办证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高新区一直都是人才落户意愿较集中的区域,新政策放宽了对人才落户的审核条件,让更多的人才有机会加入成都高新区大家庭。因此从前一天开始,办证中心的工作人员已经做好了加班准备。这两天,他们每天准备的400个业务号,都是没到午休就全部发出去了,而以往一般要到下午才发完。

“微户政”线上预约 3天内可拿到号

“‘微户政’平台大大减少了窗口民警的工作负荷,同时也帮助老百姓节约了时间。”据办证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微户政”平台会先对申请人资格进行初审,如审核未通过,系统将告诉申请人是否符合入户政策或需要补充哪些材料,避免群众线下多次往返。申请人在平台上预约,3个工作日内,办证中心民警会与申请人联系,预约后可直接到“微户政”柜台办理业务。

据了解,人才落户新政中提到,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凭借毕业证就可办理落户,但“微户政”平台预审材料时要求提供“进入成都市人员入户联系函”,这让不少大学生存在疑问。对此,办证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微户政’平台正在调整增加学历入户模块,如遇到要提交新政中未提及材料这类问题,申请者可上传学位证和毕业证照片,办证中心将进行人工审核,确保线上预约成功。

回答了这么多,希望能帮到你,少年,加油~


3等雨来4

这是真事儿~作为新一线城市——成都,当前正式投资兴业的好去处。成都也出台了很多人才吸引政策,高新区作为成都当前发展活力最高的区县,也出台了“人才十条”等政策。其实,作为人才,走到哪里都能发光,年薪110万不是梦,前提是你得是个人才~

随着区域发展迈入“黄金期”,成都高新区面向全球人才抛出“橄榄枝”。7月31日,成都高新区对外发布“2017年面向全球招募英才公告”,针对区域发展战略研究、新经济、电子信息、生物产业、金融产业以及国际交流合作等六类岗位,招募专业岗位副局长、处级岗位或高级管理岗位人员等16名。报名时间从即日持续至今年8月15日。

该公告称,成都高新区将采用保留身份引进和合同聘用、市场化引进两种招募方式。以保留身份方式引进的在职公务员、参公人员或事业人员,调入后符合条件的优秀干部可直接聘用到副局长或处级岗位,享受成都高新区同等级别在编干部的薪酬待遇;以合同聘用、市场化方式引进的人员,将执行年薪制。

当前,成都高新区正紧抓国家级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天府新区国家级新区“五区叠加”发展机遇,担负成都“东进、中优”使命,加快建设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全力打造万亿级国际创新创业中心。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区域空间拓展和电子信息、生物、新经济、金融等产业快速发展,对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需求。“此次,我们面向全球招募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战略思维、专业水准的干部人才,促进区域产业发展,力争早日跻身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两种引进方式 六类岗位共招募专业人才16名

根据招募公告,成都高新区将针对区域发展战略研究、新经济、电子信息、生物产业、金融产业以及国际交流合作等六类岗位,招募专业岗位副局长、处级岗位或高级管理岗位人员16名。其中,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工作岗位招募1名副局长,金融产业岗位招募1名首席规划师、2名处级岗位或高级管理人员,其他4类分别招募1名副局长和2名处级岗位或高级管理人员。

目前,成都高新区已形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经济等主导产业,其中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占全球产业版图重要一极。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已聚集科技型企业超1.5万家,世界500强企业115家。今年上半年,成都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达701.1亿元,同比增长9.0%,领先四川省、成都同期增速0.8个百分点;进出口贸易总额超千亿、增速达63%,占四川省一半;各类人才总量达40.3万人,已成为国际一流人才的汇聚之地、事业发展之地、价值实现之地。


手机用户67278481482

“我们的最高税后年薪不是80万,是110万。”

“我们正在测算,看能不能把政务服务大厅的办事人员逐渐换成更多的机器人。”

……

6月16日上午,作为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核心区域,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后称“高新自贸区”)举行了首次新闻媒体通气会,通报挂牌运行两个月以来的工作情况。

技术让更多的机器人上岗

在中国恢复高考制度的第40年,今年的考场上迎来了两位特殊的考生——“高考机器人”,而其中一位,便来自成都高新。

22分钟做完试卷拿下105分、4个月前成绩只有93分……在外界的惊喜与关注背后,藏不住的是成都高新布局人工智能的决心。

“人工智能是我们高新区在高科技领域要发力的一个重点领域。”对于如今风头正劲的人工智能,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陈洪涛毫不讳言,

“原来我们打算高举人工智能大旗,就像贵州做大数据一样”,“对于人工智能的应用,我们肯定要跑到全国的头排,就像一千多年前,成都人敢为天下先发明‘交子’一样。”

在陈洪涛看来,没有一个高新技术,政府的参与、使用程度能够像人工智能这么深入。“高小新就是一次试水,”他透露,目前成都高新区正在进行测算,是否能将政务服务大厅办事人员逐渐换成更多的机器人。

而陈洪涛所说的“高小新”,正是国内第一个智能政务机器人。

今年4月1日,在四川自贸试验区揭牌当天,身高1.2米、体重29公斤的“高小新”,

在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政务服务大厅“上岗”,除了回答简单的咨询问题,它还给一家科技公司颁发了自贸区首张五证合一的营业执照。

陈洪涛介绍,目前,成都高新区准备发起一个AI联盟,“我们希望联合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大学,从技术层面先建立一个联盟。”他表示,“我们还准备发起一个人工智能的产业基金,从资本层面加以推动。”

人才最高年薪税后110万

创新之火迅速燎原,也燃起了成都高新自贸区对人才的迫切需求。

面对激烈的人才争夺战,此前,一则高层次人才的招聘广告让高新自贸区成为“网红”,“税后80万年薪”的薪资标准被议论纷纷。

会上,陈洪涛更新了外界的数据:“其实我们最高给出的是税后110万。”以高薪为“诱饵”,高新自贸区希望招揽到像诺奖得主那样的领军人物和有着“工匠精神”的高技人才。

薪酬开了招聘之先河,引进人才的标准也是大胆突破,“不唯地域,不唯所有,只唯所用”,高新自贸区提出了上述开放的人才观。陈洪涛解释:“摒弃陈腐,用人标准一切以结果为导向,不唯学历,更重视既往的成就。”

招到人才更要留住人才。

陈洪涛坦言,担心生活成本的提高影响了人才引进,高新自贸区计划“大力度”地推出一批人才公寓。“目的是增加市场供给,针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提供不同的城市配套服务。”据透露,目前该方案正在报批。

资本给知识产权以期权

自贸区是金融创新的沃土。陈洪涛提到,高新自贸区的金融创新主要有两个部分。

首先是学习。2013年上海自贸区挂牌成立,推出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走在了金融改革的前沿。上海自贸区三年的金融创新经验,将为高新自贸区所学、所用。

另一方面,则是打造高新自贸区金融服务自己的特色——创新金融手段,解决中小企业,尤其是双创企业、科技型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

5月8日,全国首单银行间市场“双创债”,由成都高新投资集团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发行,高新自贸区被选为首单“双创债”的发行试点。陈洪涛强调,这个股债混合结构的创新产品,通过投债联动的模式,对支持双创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直接支撑作用。

陈洪涛透露,高新自贸区正在研究知识产权的融资渠道。利用债权、期权、股权投资以及其他金融衍生品,创新一些金融手段,提高知识产权的融资功能。

与之配套的则是搭建企业信用评级体系,“这样可以进一步分散担保风险,完善企业发债的信用评级。”陈洪涛说。


呆呆的熊猫

不请自来,欢迎关注自我管理学院头条号,旨在分享职场经验,学习职场知识,梳理认识自己,管理完善自己,只为遇见更好的自己

再一次实力打脸读书无用论

理智告诉我们读书有用,读书改变命运,但是可能是能力有限,一直处在一定的圈子里跳不出来,又或者是因为社会学中所说的角色冲突,身为一个农村走出来在城市打拼的孩子来说,身边有太多不上学的朋友,有很多不太有文化的长辈,我从不曾嫌弃他们,每每逢年过节,最想念的还是家的味道,怀念小时候的情谊,但终有观念的冲突无法扭转,凭一己之力无法改变。高薪引进人才无疑是对人才的肯定,是社会风气的正向引导。

郑州发布智汇郑州人才引进计划,中部城市的发展新机会

近期发布的新一线城市,郑州上榜,说实话作为在6年的郑漂,说郑州是一线,我既排斥又庆幸,排斥是因为拿着二、三线的薪水挂着一线的名号,干着二、三线城市的工作消费一线城市的物质,庆幸的是郑州终于有机会在国家露脸,庆幸的是在郑州发展也可能有更好的机会了,庆幸的是我在郑州买了房子安了家。

110万,10万,中间的差额怎么缩小

看着110万的年薪,相当诱人,但是真的是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努力缩小差距,岗位不分高低,职业不分贵贱,但薪资高低是价值的直观体现,不想拿高薪的员工不是好员工,不想当老板的下属也不是好下属。“职场中,实力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是进化力”。主持人中被保送的撒贝宁自带光环,但我更敬佩的是《最强大脑》主持蒋昌建,毕业于普通本安徽师范大学,但并他没有止步,而是在工作之余自学考取研究生,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博士、副教授,耶鲁大学政治学系博士后。

所以,30岁的我需要重新考虑考研了,你们觉得呢?

自我管理学院

大家好,我是聼语生。

对于这个问题,聼语生希望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带给大家不同的思路。

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下,成都高新区公开招聘人才,最高年薪110万并且是税后。出台“人才十条”政策,提供住房倾斜政策。可以说是为了招募人才不遗余力。这种不遗余力之下,其实也是一种地方政府的小心思。


地方政府求贤若渴,“千金买马骨”。

这样的阵势,想必读过史书的人都会有种熟悉感。“千金买马骨”的故事和这里何其相像,这一次高新区的招聘更像是一个现代版的“千金买马骨”的典型案例。

它体现的是一种求贤如渴的态度,投石问路,像全天下的人才宣告,我们怀揣足够的诚意期待你们的到来。

关注时政,发展自身硬实力,方能抓住机遇。

反过来想,这何尝不是求职者的一份机遇。地方政府有足够的诚意,给有能力带动地方发现的人才足够的报酬。而人才也需要一份称心的工作,这样的机会也可以说是相当难得。

在这一次的高潮的招聘事件中,几个因素至关重要。

  1. 政府政策的倾斜扶持。
  2. 逃离北上广的浪潮。
  3. 受招聘人才自身硬实力。

这次招聘的几个条件,从正面警醒我们,掌握时代脉搏,倾听政策导向,拥有个人硬实力的人更接近职场的成功。其中编者认为,追求个人的发展,提升自身价值尤为重要,否则,有了眼光发现了机会,有执行力,抓住了机会,却没有能力留住机会,最终只能换来一场空。



深层次想,即使是如马云,马化腾,刘强东等人的成功,也没有离开国家政策的影响,他们成功的背后都彰显着深厚的个人实力。那么作为有所参考的后来者,我们更当吸取前人经验,方能铸就我辈辉煌。

这个角度的解答,是否能够为你带来不同的思路呢。以上代表个人观点,欢迎大家点评,谢谢。


聼语生

北上广深的经济热潮终将趋于稳定,新一线城市的崛起会成为90后的新去处,这是经济发展的趋势,也是国家和人才需要的。

一个城市的经济影响力是有限的,它能覆盖一个省,甚至两个省,但绝覆盖不到全国;那当东部沿海的北上广深经济发展趋于饱和的时候,纵深向的内陆城市自然就迎来了春天。

有着天然的优势

成都、武汉、西安

对比新一线城市我们会发现靠近内陆地区的城市发展潜力更大。它们都身处交通枢纽,有着天然的区位优势,再加上良好的工业基础和政策倾斜,可以说中国下一个十年的经济发展的重点就会从这些城市里孕育。

有着强大的政策扶持

买房政策倾斜,创业政策倾斜

国家的大力扶持像是一个强有力的手,硬生生的将这些城市的竞争力拖到了堪比北上广深一样的程度。没有北上广一样的买房压力,离家也更近一些,再加上这些城市本身就是高校聚集的地区,有人,有钱,有政策,位置还好,是在是没有什么理由发展不好。

逃离北上广的助波推澜

这两年有关北上广深最多的话题不再是掘金地,也不再是北上广深的户口有多牛逼,而是变成了逃离北上广。超高的买房压力,长期漂泊的状态都让很多在这里追梦的年轻人在夜里心碎。

“不是我们不想回家,是因为我们还年轻,还有梦想”

那如果给你提供一个离家更近,也能追寻梦想的地方,你愿意来吗?

我想没有人会拒绝,而新一线城市自然也是看到这一点,动作频频的放出一系列的消息吸引那些想回家的人。就目前看来,效果不错。

总结:当北上广深的发展逐渐饱和,新的城市崛起伴随而来的机遇自然又会成就一批有志青年,而政策、地域和住房上的一些倾斜成为了这些城市发展的催化剂,让这些迎来的发展的高潮。这个现象很好,我们也愿意见到更多的人能找到“钱多事儿少离家近”的生活状态。


上啥班

近日,《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发布,成都位居海归最爱的创业城市第三。着力打造国际创新创业中心的成都高新区,海归创新创业者已超过1000人,其中博士占到一半,达到520人。

近年来,成都高新区接连出台极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越来越多的海归选择进区创业。“自2012年成都高新区出台‘高新人才计划’以来,进区创业的海归人才逐年递增。‘高新人才计划’对进区创业的取得海外学位或国内硕士以上学位的高层次人才,给予最高50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及最多50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并免除最多5年的租金。”成都高新区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自主研发抗癌新药的成都海创药业创始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陈元伟,推出国内首款医用掌上超声设备的成都优途科技创始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吴哲等,都在回国创业初期享受过“高新人才计划”的政策扶持。去年启动实施的“菁蓉·高新人才计划”,确定用5年时间投入50亿元面向全球招揽人才,更为海归创业人才带来了多重红利。与此同时,成都高新区还加速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今年7月,在美国圣地亚哥市挂牌成立的成都高新区海外高层次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圣地亚哥中心,已是成都高新区在海外设立的第13个这类基地。

多重利好推动下,成都高新区对海归创业者的吸引效力凸显。仅去年一年,成都高新区就新增海归博士196名、硕士130名。


大鲨鱼V

职场潘多拉观点:先不要管是税前还是税后,关键问题是你是否有能力拿到这份沉甸甸的工资呢?先去比对下,哪些能力需要提升,也许才是当务之急。

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

人才!

十多年前《天下无贼》电影里面的经典桥段,现在依然没有过时。随着劳动力红利的衰退和供给侧结构的改革,未来经济的发展势必会是以质量为第一要义了。要做到高质量,就需要精细化和打开增量空间,而这些全部需要好的人才去实现。

从十九大报告和相关重要会议精神看,缩小贫富差距和共同富裕将是全面决战小康社会的重要表现。城镇化的推进已经到了转型升级的时候,城市带的发展将是下一步的重点。所以现在各地展开空前激烈的人才争夺大战,成都市高新区的最高年薪可能还不止110万,在“金熊猫”计划中审核通过的,有可能一次性就拿到500万的资金支持。毕竟还有可能附加住房的分配和其他更多的优惠。

这样为我们提了一个醒,也许我们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可选:

1、如果你在一线城市打拼多年,降维打击或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北上深杭快节奏的发展,让我们在飞快进步的时候也消失了很多的幸福感,如果你能把一身技艺,投身于成都这样的未来一线城市发展中,那我想你的收获会是巨大的。毕竟,更好的环境、更好的待遇和更有幸福感的生活,或许会是更好的选择。

2、去对标求职要求,让自己有的放矢去努力。

看看高级稀缺人才的硬性需求有哪些,虽然不能保证未来很多年后还是这样的要求,但照着这样的要求去努力和提升,可以让自己处在一个较高的职业水平上。


职场潘多拉

狠狠地打了“读书无用论”一巴掌!我生在农村,活在城市,每每回老家。总会听到这样的言论,那谁初中没毕业,现在在某厂打工,2万一个月。感觉就像在说,你这多读了这么多年的书,这么点工资怎么还有脸活着?这种时候,我总是不说话。生活是苦是甜,他自己才知道。

也只有人才才配有110万年薪,初中不毕业只怕是万分之一的可能也没有吧。所以,高知们,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