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指中國製造2025,美對中科技投資和技術轉移限制會越來越嚴



導讀:

•【策略】中美科技博弈進入深水區

•【行業】園林工程:調整預料之內也是預料之外,6月中可以重配園林股

•【行業】鋼鐵:中美貿易摩擦對鋼鐵行業影響再探討

•【個股】大治特鋼:市盈率僅為10.9,行業中估值最低的公司


劍指中國製造2025,美對中科技投資和技術轉移限制會越來越嚴


【策略】

1、出於國家安全考慮,美國將對“工業重要技術”(industrially significant technology)有關的中國個人和實體實施投資限制和出口管制,相關政策將在6月30日前公佈,並於之後不久實施;

2、美國將繼續在世貿組織對中國違反《貿易相關知識產權協定》的做法發起訴訟;

3、美國將根據301條款,對來自中國包含“工業重要技術”的500億美元進口商品施加25%的關稅,其中包括“中國製造2025”相關產品。最終徵稅名單將於6月15日公佈,並於之後不久實施。

同時,美國表示將就消除貿易壁壘、增強專利保護、停止工業重要技術和知識產權向中國“非經濟”轉移及拓寬市場準入等問題繼續與中國保持對話;消除中國進口限制以增加美國的出口。

中信證券秦培景等:中美科技博弈進入深水區

2. 預計500億美元商品的額度依然是目前階段美方加稅的上限。

具體行動上,美方的措施都是有據可循的,這些更新的措施依然以3月22日特朗普簽署的備忘錄為基礎,主要依據在“301”調查報告中有明確出處。美方提出的額度之所以始終為500億美元,給出的解釋是為了對等地彌補中國不公平政策對美國經濟造成的損失。USTR官方文件是:“據由專題專家和經濟學家組成的一個跨機構小組估計,中國的政策導致美國經濟每年損失至少500億美。

3.美國對中國科技投資和技術轉移限制會越來越嚴。

1)5月22日美國國會已經通過了新法案:Foreign Investment RiskReview Modernization Act(簡稱FIRRMA),以強化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CFIUS)的權力,整體上增大了中國企業在美投資的難度。2)美國財政部考慮在1-2個季度內,公佈對中國7個新興產業在美投資的全面限制(根據“301”調查寶蓋,包括汽車、航空、電子器件、能源、健康和生物科技、信息和通信技術、工業機械(包括機器人));預計6月30日公佈的限制措施細則可能圍繞這些議題展開。3)USTR可能會發起新一輪針對雲計算等高新技術領域的“301調查”。

光大證券謝超:大博弈強化G2雙殺風險

1.對於下半年而言,我們認為最大的風險來自於中美金融週期異步,這對全球權益市場而言意味著雙殺。

當下中美金融週期異步,意味著中國經濟增長面臨下行壓力,而美國貨幣政策正常化則有加速進而助推美元指數強勢的可能。這樣一種增長引擎減速、美元指數強勢所誘發的風險,我們將其稱之為G2雙殺風險。


2.貿易摩擦的最終結果是雙方的貿易再平衡。

實現這一目的,有兩個基本的政策組合:一個是當年的日本形式,即順差國限制出口、逆差國減少進口;另一個是當下採取的形式,即順差國加大進口、逆差國增加出口。這兩種方式對於供求平衡點的內涵是不一樣的,但也有一個相同之處,就是都會給順差國造成通縮壓力、給逆差國造成通脹壓力,而通脹高企又是近些年中國經濟週期上行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大博弈正在強化G2雙殺風險。

3.從G2雙殺下的權益歷史表現,如果沒有較強的政策支撐,股市表現通常不佳。

分板塊看:週期板塊在G2雙殺中普遍出現大幅下跌,煤炭、有色等上游板塊跌幅尤深;消費板塊在雙殺初期體現出防禦性,但如果雙殺持續時間過長也會出現補跌的情況,醫藥、餐飲旅遊、食品飲料防禦性較佳;TMT在下跌初期出現跟隨性下跌,但在消費補跌的時候則體現出較好的防禦性;金融基本上體現出了比較強的順週期性。


劍指中國製造2025,美對中科技投資和技術轉移限制會越來越嚴


【行業】園林工程

新時代證券王小勇等:調整預料之內也是預料之外,6月中可以重配園林股

相關背景:近期,園林板塊在PPP持續規範監管、板塊龍頭東方園林發債不暢等因素帶來的悲觀情緒下,經歷了一輪較大回調。回顧行情歷史,自2016年以來的4-6月份,園林板塊在前期上漲後均經歷調整,主要原因為板塊經歷年報一季報行情,進入基本面真空期,前期獲利盤迴吐以兌現收益。從調整幅度來看,本次回調幅度達到20%之多,超出市場預期。調整的理由有所區別,但三年來調整的時間點基本還是一致的。

1.調整後的園林公司估值極低,具備吸引力。

此次板塊龍頭東方園林發債不暢對園林板塊帶來的悲觀和恐慌情緒,導致板塊整體經歷了大幅回調。另一方面,在美麗中國的大背景下,預計園林上市公司未來2-3年業績仍能保持較高增速,此次調整之後板塊估值優勢已經顯現。以蒙草生態、嶺南股份為例,公司今年業績平均增速達到50%以上,未來三年複合增速仍達30%,而當前股價對應2018年的PE僅11倍左右,板塊估值處於底部,安全邊際明顯。

2.PPP監管政策或觸底,短期有邊際改善預期。

2017年以來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針對PPP模式的監管政策法規,尤其自92號文發佈後各地積極開展清庫工作,PPP監管政策觸底,然而生態環保類項目受PPP退庫影響較小。2018年5月19日,第八次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召開,此次大會規格之高為歷史之最,六大常委全部出席,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同時,2018年4月25日,財政部發布《關於加強地方預算執行管理加快支出進度的通知》,疊加當前政府“持續擴大內需”背景,園林行業短期政策面邊際或將有所改善。

3.6月份中報季臨近,中報行情或將陸續展開

2016年以來園林板塊走勢回顧驗證了園林板塊上漲依靠業績驅動的邏輯主線,隨著7-9月中報季的臨近,相信在2018年中報業績高增長預期的帶動下,園林板塊或將迎來情緒改善及估值修復,建議6月中旬起超配園林。

重點推薦美晨生態、嶺南園林、杭州園林;其他重點公司關注蒙草生態、文科園林、棕櫚股份。


劍指中國製造2025,美對中科技投資和技術轉移限制會越來越嚴


【行業】鋼鐵

光大建投王招華等:中美貿易摩擦對鋼鐵行業影響再探討

相關背景:近日,美國商務部宣佈最終裁定,將對來自越南的使用中國基材的耐蝕鋼產品徵收199%的反傾銷稅和39%的反補貼稅。此外,來自越南使用中國基材的冷軋鋼產品也將面臨被徵收200%的反傾銷稅以及256%的反補貼稅。

1.鋼鐵轉口貿易的總量或超出市場預期。

1)從全球除中國大陸以外的國家或地區來看,2016年鋼材進口量4.5億噸、出口量3.7億噸、粗鋼產量僅為8億噸,鋼材出口量佔粗鋼產量的比重達到46%;(2)從個別國家的情況來看,譬如比利時2016年粗鋼產量769萬噸,鋼材進口量1301萬噸、出口量1672萬噸,顯然進口當中有超過50%用於出口。

2.中國與美國鋼鐵貿易交集再分析。

統計中國鋼材出口前十大國家(地區)和美國進口前十大國家(地區),同時出現的有韓國、越南和印度,這三個國家共計從我國進口2158萬噸鋼材,出口507萬噸鋼材至美國。從總共17個國家(地區)的進出口數據來看,中美最多可能存在的鋼鐵貿易交集為1196萬噸(每個國家或地區取進出口數據中的較小值)。

3.越南與土耳其或許和中美之間存在鋼材貿易轉口。

如果某個國家(地區)在自身粗鋼產量下降的同時,從中國進口鋼材量增加,出口至美國的鋼材量也增加,那麼該國或許與中美之間存在鋼材轉口貿易。2016年,越南粗鋼產量下降,從中國進口鋼材增加,出口至美國鋼材增加至93萬噸。類似情況的還有土耳其,每年我國出口約100-300萬噸鋼材至土耳其,美國從土耳其進口約200萬噸鋼材。

4.投資建議

中美貿易摩擦對我國鋼材直接出口影響約118萬噸,考慮到存在轉口貿易,甚至多次轉口貿易,總體影響或將超118萬噸,具體情況無法量化,但值得高度關注。對於鋼鐵板塊的看法,重申年初策略報告的觀點:鋼鐵供給將會有一定的彈性,而需求總體基本保持平穩,行業利潤全年可能趨穩或者小幅下降,鋼鐵板塊難以出現大的機會。


劍指中國製造2025,美對中科技投資和技術轉移限制會越來越嚴


【個股】大冶特鋼(000708)

國信證券王念春:專注特鋼,穿越週期

相關背景:特鋼和普碳鋼行業相比,特鋼產品的價格較為剛性,因此在鋼鐵行業行情較好時,特鋼企業的利潤漲幅要低於普碳鋼企業。並且鋼材價格大漲的同時,原料價格也會隨之上漲,反而使特鋼企業成本增加。而在行業形勢較差是,特鋼企業利潤卻能保持較高水平。特鋼是中國製造業的基石,是生產高端裝備的必需品。隨著製造業投資的觸底反彈,特鋼需求將進一步增加。

1.大冶特鋼股東為中國最大特鋼企業

大冶特鋼是我國傳統特鋼企業,擁有800多個品種,1800多種規格的生產能力。其股東中信泰富特鋼公司為全國最大特鋼生產企業,年產能1200萬噸。大冶特鋼作為長流程特鋼企業,由於產品的特殊性,其盈利能力歷史表現很好。單季度利潤一直維持在0.3億元以上。即便是在行業全面虧損的2015年4季度,企業仍有6468.6萬的歸母淨利潤。同時,資產負債率僅39.4%,每年現金分紅比例在30%左右。

2.PE和市淨率均偏低

對比幾家特鋼企業PE(TTM)可以看出,大冶特鋼估值最低,僅10.9倍,大大低於其他特鋼企業20倍以上的市盈率。從PB來看,大冶特鋼也僅1.1倍,同樣大大低於其他特鋼上市公司。另外,對比特鋼行業其他產品為特鋼的上市公司,目前PE(TTM)均在20倍以上。其中,永興特鋼、金洲管道、常寶股份、久立特材、沙鋼股份、西寧特鋼和撫順特鋼的PE(TTM)分別為20.1、26.5、29.9、38.5、41.7、78.6和153.2。即便是按照15倍PE計算,大冶特鋼的股價也應該在15元左右。


劍指中國製造2025,美對中科技投資和技術轉移限制會越來越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