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正值盛年的雍正突然死亡?

x819969731

根据现代考古学的推论,雍正死于“富贵病”,说白了,大概就是在不良生活习惯上,又加上了最可怕的肾疾,导致雍正在短短时间内身体素质迅速下降,最终死于非命。

很多人都知道,雍正是个好皇帝。他在位13年,算是把清朝治理得风生水起。他刚继位时,清朝廷内帑不仅没有盈余,反而负债累累,甚至还欠着官员富贾的钱。但到雍正去世时,内帑银已盈余6000多万两,其在位时所施行的一系列惠民政策,也令天下百姓得到休养生息。

雍正“以勤先天下”,不巡幸,不游猎,日理政事,终年不息。仅以朱批奏折而言,雍正朝现存汉文奏折35000余件、满文奏折6600余件,共有41600余件,他在位12年零8个月,实际约4247天,平均每天批阅奏折约10件,多在夜间,亲笔朱批,不假手于他人,有的奏折上的批语竟有1000多字。有人算过,按照雍正在位的时间和工作量来对比,他几乎是没有好好休息过的。

雍正很“敬业”,但是长期的高工作量也意味着,雍正的体质基础好不了。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清史稿》记载,雍正在执政第十年,皇四子弘历行礼,以及军机房后改称军机处,正式取代议政王大臣会议以后,工作量忽然大幅度下降,并忽然开始学会享受了。

——当然是跟他以前比,若跟其他人比,雍正依然算是很节俭很勤奋的——还生下了后来的果郡王弘曕。

有学者推论,应该是雍正在形势一片大好、未来的乾隆已成人、且有军机处帮忙处理事务后,终于能脱身出来享享福。雍正生命的前几十年,可以说是没有好好享受过的,现在有了机会,终于开始花天酒地,并做了一件最不该做的事,纵欲。

雍正本就相信丹道之学,且道家又有【房中术】之类合欢秘传。雍正沉溺欲海,又嗑了“助兴”的药,这是很可能的。但是,他体质本来就不好,忽而不良生活习惯加剧,再加上纵欲,身体迅速垮掉,最终死亡。

佐证便是,雍正帝死后的第三天,弘历即下令将原皇父身边的道士张太虚、王定乾等人驱逐出京城。

乾隆解释说:【皇考闻外间炉火修炼之说,深知其非,只欲试观其术,以为游戏消闲之具,故将张太虚、王定乾等人置于西苑空闲之地,但未曾听其一言,未曾用其一药。且深知其为市井无赖之徒,最好造言生事。今将伊等驱出,各回本籍。】同时警告张太虚等人:【伊等平时不安本分,狂妄乖张,惑世欺民,有干法纪,久为皇考所洞鉴。现从宽驱逐,乃再造之恩,若因在内廷行走数年,捏称在大行皇帝御前一言一字,以及在外招摇煽惑,立即正法,决不宽贷。】

恐怕,乾隆也很明白,雍正的死法有些丢脸。但是,这药又是雍正自己要吃的,确实跟道士没关系。乾隆不敢杀道士以免抖出丑事,只好将道士赶走,并威胁封口。

毕竟,雍正以55岁的高龄,忽然给乾隆添了个小他二十多岁的弟弟,这事传出去,好说不好听啊。


纯钧LHGR

雍正之死,正史语焉不详,他的真正死因一直扑朔迷离。据《清世宗实录》和《张廷玉年谱》记载:雍正帝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8月21日得病,仍照常听政。22日病情恶化,弘历(乾隆)和弘昼(雍正五子)朝夕奉侍,至23日子时就驾崩了。

雍正在位期间勤政有为,很多措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整治吏治、革除积弊、废除贱籍、铁腕肃贪,大刀阔斧谋改革;实行官绅一体当差纳粮、摊丁入亩等等。将康乾盛世推向一个全新高度,是承前启后的重中之重。康熙驾崩时国库存银七百万两,雍正只用了十三年国库已经充盈到白银五千万两。

雍正的死因有以下几种说法:

1.遇刺身亡;

民间传说,反清义士吕留良因文字狱死后被剖棺戮尸,其子孙、亲戚、弟子广受株连,或处死或流放。传说吕四娘是吕留良的女儿,为报父仇乔装改扮,混入深宫,刺杀了雍正。雍正有尸无首,以金头入殓。皇宫戒备森严,侍卫众多,以一人之力刺杀皇帝不被发现全身而退,简直是科幻!再者禁宫之内楼宇宫殿错综复杂,不熟悉路线即使转不晕又怎能找到雍正寝宫?最后正史中也没有吕四娘的记载。所以概率为零,排除。

2.被宫女缢死:

这种说法,最早出现于清末民初的稗官野史《梵天庐丛录》一书,作者是柴萼。书中记载,传说雍正九年(1731年),宫女伙同太监吴首义、霍成,伺雍正皇帝睡熟,用绳锰杀。

真实案例的受害人是明世宗嘉靖皇帝,1542年宫女杨金英等“伺帝熟睡,以组缢帝项,误为死结,得不绝”。同伙张宫女害怕,跑去报告方皇后。皇后赶到,解帛组,帝气绝,命召太医许绅急救。《明史·许绅传》记载:“绅急调峻药下之,辰时下药,未时忽作声,去紫血数升,遂能言,又数剂而愈。”事后将杨金英等碟死。

雍正皇帝与嘉靖皇帝的庙号都是“世宗”,这个故事完全是杜撰出来的情景再现。而且雍正不是死于雍正九年,所以宫女勒死雍正之说,实属移花接木,张冠李戴,概率为零。

3.被曹雪芹竺香玉合谋毒死:

霍国玲、霍纪平姐弟二人在1989年出版了《红楼解梦》一书。他们从书中解析出:林黛玉的真名叫竺香玉,而金陵十二钗其实全部是竺香玉的分身,竺香玉本来是曹雪芹的恋人,后来成了雍正皇帝的后妃。曹雪芹思念恋人,就找了一个差事混入宫中,与竺香玉合谋,用丹药将雍正皇帝毒死。简直是无中生有,脑洞大开,这是把皇宫当成地主大院儿了,可笑至极,概率为零。

4.丹药中毒:

雍正皇帝早在当皇子时,就对炼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有一首诗《烧丹》:铅砂和药物,松柏绕云坛。炉运阴阳火,功兼内外丹。从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开始,雍正就经常吃道士炼制的一种叫"既济丹"的丹药。

汞和铅都有剧毒,而且在体内有蓄积性,排泄不出来。雍正长期服用丹药慢性中毒,损伤内脏,有可能出现多脏器的功能不全,就是慢性衰竭。慢性中毒几率百分之百,但不是直接死因。雍正皇帝死后的第二天,刚刚即位的乾隆皇帝便下令驱逐炼丹道士张太虚、王定乾。可见不是服用丹药暴毙,否则乾隆不可能放过这两个炼丹的道士。

5.殚精竭虑、朝乾夕惕以致过劳死:

雍正勤于政务,经常从早忙到晚,有时候深夜仍然在批阅奏折,第二天还要上早朝。长此以往,身体机能肯定要大打折扣。雍正最后从发病到死亡,不足48小时,排除其他因素,笔者更倾向死于急性心脑血管病。发病有诱因,并且符合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所以“过劳死”应该是最可靠的一种说法。


且听风吟品鉴历史

自古宫中多秘事,正说野史辩不清。

清宫流传、争论了近三百年的两大疑案均发生在雍正身上。一是继位,二是死亡。

一,雍正继位:胤禛以45岁高龄继位(从当时的人均寿命看)有点反常。民间所传传位十四子改成了传位于四子,是无稽之谈,当时用的是‘於’,且与诏书满汉规制不符,但夺位后矫旨是轻而易举的事。这从自雍正始,立储秘诏藏于正大光明匾后以防有人篡诏的做法,或可看出点端倪。


二,死亡。

雍正十三年,1735年8月23日,58岁的胤禛暴猝于圆明园离宫中,死因讳莫如深,故留下了众多传闻轶说。

1,为吕四娘所杀,有三个版本,现取一:吕留良为文字狱被冤杀。其孙女吕四娘为报仇,修练武功,后巧拌入宫,在侍寝雍正时,割下其头,使雍正下葬时以金头配身。这个等有一天打开泰陵地宫将真象大白。不过自雍正后,皇帝不再到外临幸嫔妃,而改为侍寝的嫔妃要脱光由太监用被裹住抬进皇帝寝宫,这不令人生疑吗?


2,雍正信喇嘛教,拜欢喜佛,宫中还养一大批僧道术士为其练丹,长期服用,慢性中毒,使其暴亡。这从乾隆皇帝一登基,悉数赶走僧道术士可做佐证。

3,雍正在位十三年,可算是历史最辛苦勤政的皇帝。每天批阅奏折至深夜,五更还得早朝,日朱批上万字。

铁腕肃贪,强力推行: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士绅一体当差纳粮三大新政。虽得民心,但遭到权贵们阻挠从中作梗,推行起来举步维艰。加上继位的非议,兄弟权臣的次次逼宫,使其长期心情郁闷,心力交瘁,早已油尽灯枯。这种:生前辛劳遭非议,身后骂名滚滚来的担忧,终于击垮了他。

但历史自有公断!谁能否认,雍正执政的十三年,是即将到来的乾隆盛世最好的铺垫!


晚亭与落霞同晖

我们过去在清宫剧、穿越剧中,看到的雍正形象都是英俊潇洒、年富力强的。其实,感觉就是完全还停留在四爷的时代!

但事实上,由于雍正有个超长待机的父皇—康熙。康熙作为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自八岁登基,一共在位六十一年之久。所以,等皇位递给到雍正时,他已经45岁了。也就是说,雍正是中年登基的。

即便如此,雍正的皇帝生涯还是有13年,这长度放在历代皇帝中,也不算短。其实,影响雍正在位时长的,除了即位岁数过大之外,还在于他的操劳过度!

雍正是我国历史最为勤政、工作最为认真的皇帝,而且很可能没有之一!他在位年间勤于政事,鲜有休息,自诩“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因此,为了能保持精力,雍正后期才开始服用丹药。

操劳过度加上丹药的副作用,最终冲垮了雍正的身体。

此外,雍正即位所面临的困难和阻力,也是他父亲和儿子所不能及的。为了扭转康熙末年的吏治松弛,雍正即位后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然而,八爷党、改革的反对势力,这些敌对势力都时刻在威逼和制约着雍正,使他一刻都不能放松。

正是这些原因,使得雍正在即位十余年后,就骤然离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