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常演哭戏如何应对?坚持三个原则不放弃

孩子常演哭戏如何应对?坚持三个原则不放弃

如何应对孩子的哭戏,恐怕是每个家长在管理孩子情绪方面最先面临的问题。

孩子长到1岁左右,随着自主意识的萌芽,不再是之前百依百顺的乖宝宝,逐渐对东西表现出喜恶,对事物持接受或拒绝的态度。但由于他们还不具备完善的语言表达能力,只能用哭闹来表达厌恶和拒绝——这种方式的哭闹会在大人停止某一动作、孩子达至目的后停止。比如,让孩子吃水果,孩子哭闹,大人拿走水果,孩子停止哭闹。

这种情况的哭闹是孩子正常的情绪表达,家长在了解了孩子的意愿后可以尊重其想法,而用哭闹表达意愿的方式会随着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而逐渐消失——不在我们今天的讨论范围之内。

那所谓的孩子常演哭戏是什么情况?举两个例子——

孩子对某一物品表现出兴趣,刚刚想方设法得手,就被家长收走了。于是大哭起来。

孩子要往某个危险的地方去,家长将其带离,于是大哭赖地。

有经验的家长相信都见识过孩子们的真演技:或假哭,但是声音很大、表情也很难过。或真哭,两秒钟就能洒下几滴豆大的眼泪,小女孩更是有一百种方法哭得梨花带雨、惹人怜爱……

是对抗还是顺从?在孩子的哭戏面前,家长需坚守三个原则:

01

坚守原则不动摇

什么是原则?回到以上两个例子,原则就是“不该玩的东西就不能玩”、“不该去的地方不能去”,这些原则不以孩子的哭闹而改变。如果一旦改变,孩子就会立马尝到“哭”的甜头,下次遇上同样的事情哭得更久更凶来达到目的。

态度要坚定,可以安抚孩子情绪但绝不能妥协,待到孩子情绪平复后再慢慢和他讲这个东西为什么不能玩,那个地方为什么不能去。事实证明,大部分孩子在发现哭达不到任何效果时,会一秒收敛,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所以,家长们不要轻易对哭戏心软。

02

强调哭没有任何帮助

对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能够基本听懂家长的表达),可以借此机会告诉他:“哭对于事情没有帮助。”不会因为哭就把东西给你,也不会因为哭就让你去危险的地方。尤其在遇到困难时,与其花时间哭泣,不如想想接下来怎么做。

“这就好像人生的第一堂挫折课。”一位读者爸爸分享了自己的经验:“我告诉他,哭没有用,这个东西不会因为你哭就属于你。长大后你会发现,有些东西就是不属于你,有些地方你抵达不了,眼泪在很多时候只能表达情绪,并不能为事情带来任何改变。”

03

家庭成员统一执行标准

读者小豆子妈妈分享了自己的一段经历。带小豆子去亲戚家玩,小豆子非得玩亲戚家小朋友未拆封的玩具,在妈妈不同意后哭闹起来。亲戚家的长辈就在一旁劝说,你给她吧。小豆子妈妈很坚定地说:“这是别人的新玩具,说了不能玩就不能玩,希望您支持。”

执行标准不一致是部分家庭面临的困难,长辈们通常更害怕孩子哭,孩子一哭闹就很容易顺从。长此以往,孩子也会找到其中的套路:妈妈不给的东西,就去问奶奶要。想要得到的东西,先去外公那里哭,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教育。

因此,统一执行标准是非常必要的步骤。如果以妈妈教育为主,那么全家人都应该参照妈妈的标准,在孩子获得某样东西时,可以问问妈妈:“这样可以吗?”以保持统一的执行标准。

你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其实他们很善于察言观色,花一些小心思来应对不同的人——演哭戏是他们为了达到目的最常用的一种。然而,这样的做法不能得到纵容,还得靠家长们坚定这三个原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