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菊爆红,对艺人宣传的借鉴意义不在于公关,而在于培养艺人独立

过去一周,王菊算是网络最热门词汇。

很多人已搬运其百万级文案和千万级美工做各种安利,也有很多人试图去解密王菊背后的运营策略或者推手营销。

对于艺人宣传团队而言,这些排兵布阵并没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因为王菊的这套宣传物料太有个人特色,包括其引爆的圈层效应都是顺应了那句「各花入各眼」,其爆发逻辑都是:王菊本身的梗撬动了话题链和受众。

王菊的红,本质还是靠王菊本身的竞争力优势,艺人本人好,宣传才有了发挥的空间。

王菊爆红,对艺人宣传的借鉴意义不在于公关,而在于培养艺人独立

做人的宣传最难,要讲究差异化,别人家有的点,我们家就不能推。

传统的艺人宣传都是从艺人本身既有的点去推,不管这些点好不好,都会硬着头皮去想话题,砸资源。

大部分的结果都是:强扭的瓜不甜。

看看圈中有多少强推之耻就知道了。

王菊的爆红,其实给所有艺人宣传提了一个醒:

为何不能逆向思考?与其挖空心思想宣传,不如好好研究一下艺人本身的内在。

王菊圈粉,主要是其独立的品格。

王菊爆红,对艺人宣传的借鉴意义不在于公关,而在于培养艺人独立

一开始以旁听生身份加入,各种不看好。

随后的逆袭靠的就是个人素养:谈吐大气,逻辑清爽,还有着霸气的抗压力。

艺人的个人表现看起来容易,但很多人都犯了同一个致命错误:用力过猛。

这也让很多艺人看起来「营销感」过重,有时看着他们在综艺节目里的各种人设光芒,但走到后台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却是各种露怯。

台上台下是两种人设,下了台没有脚本了,就现出原形。

这说明艺人的个人综合素养其实很重要,这得靠自己去悟,自己去磨,打磨好了这一块,也就相当于把自身的产品性能做好,这是最重要的竞争力。

产品做好了,再去打造有差异化的宣传营销,如果本末倒置地做艺人,大部分艺人都可能是扑街货。

我们再来看看王菊,她的这份气场并没有怎么离经叛道,看起来很稳,压得住台,说话有料。

这与她过去的工作经历有关,看王菊的履历,她做过教师,互联网公司的HR,如今是模特公司的外勤经纪。

这些工种塑造了她强大的业务技能,在所有行业都是能打通的:

1,善于倾听,好的老师除了做输出工作,学会倾听也很重要;

2,HR看人看事都会比较全面,处理问题的视角也会更广;

3,模特经纪,实打实的公关活儿,如何沟通,如何将心比心,都是教你如何做人通透。

而《创造101》里的王菊, 就是把她在生活中的历练毫不费力地表达出来。

#如何培养艺人的独立品格#

独立品格不是营销出来的,是一种对生活最自然的感应。

她的谈吐很大气,也毫不遮掩自己的野心。

她敢说:为什么别人光靠漂亮就能被观众喜欢呢?

王菊爆红,对艺人宣传的借鉴意义不在于公关,而在于培养艺人独立

一个艺人首先要懂得自知,清楚自己的行情很重要,这样才会带着目标去发力。然而很多艺人完全活在「自己的魔镜」里,总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强的。

王菊对自己的审视并不是自黑,而是提出一个问题,并且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她看得清自己,才能懂得扬长避短,规避风险。

拥有独立的人格的艺人是有魅力的,他无需活在通稿里,也无需准备各种标准答案,从容应对每一步,敢于释放自己的心声。

有独立人格的艺人不会过于紧绷,也不会被各种营销的光环框死。

很多时候,我们感觉这个艺人绷得太紧,什么都不敢表达,我们就会去猜测他的压力到底有多大。

现在带新人,基本上都是把他保护起来,与世隔绝,艺人与生活隔绝,也就失去了那股烟火气质。没有了烟火气,舞台上的表演就有了太多痕迹,因为没有那种有血有肉的感觉。

培养艺人的独立品格,首先就得放手让他们有自由的空间。

#艺人的亲切感不是假模假式的你好我好大家好#

王菊的感染力很强,她很容易给别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

就像给马东送礼物的时候,她活灵活现地像一个优秀的综艺主持。

很有主人翁意识,让马东很有嘉宾的归属感。

王菊爆红,对艺人宣传的借鉴意义不在于公关,而在于培养艺人独立

她从座位区走到舞台需要一段时间,这时候她会抛出一些控场又调动气氛的话术,就像拉家常一样。

王菊爆红,对艺人宣传的借鉴意义不在于公关,而在于培养艺人独立

难怪见多识广的马东也认定菊姐的这种亲切感。

王菊爆红,对艺人宣传的借鉴意义不在于公关,而在于培养艺人独立

艺人如果只会说一些模板化的场面话,他可能会失去很多重要的机会和资源。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艺人的谈吐如何,社交如何,不在乎八面玲珑,而在乎真情真切。

好的资源总会倾向于实在的人,这在所有行业都说得通。

菊姐不仅仅是实在,她说话大气,很有包容感,能让初次见面的朋友觉得很安全。

娱乐圈能遇到这种实实在在聊天的人,真的少见。

我想到了演员李媛,她生活里说话的调调和说台词的时候一模一样,遵循内心的声音,这也是她具有辨识度的原因之一。

#如何释放那种不让人讨厌的「要」#

今年有好几个新冒出来的女艺人,脸上都写着:「我要红」。

可路人观感很差,浑身的用力过猛,确实让观众很难消化。

菊姐在社交网络爆红后,她依然保持着不卑不亢的从容。虽然是模特经纪,但菊姐的礼仪和表情管理都是到位的,她的笑容发自内心,这份自信完全不需要刻意。

王菊爆红,对艺人宣传的借鉴意义不在于公关,而在于培养艺人独立

她的那份自信让人很舒服,自信不一定要有侵略感,让人舒服的自信是可以感染更多人,让越来越多的人一起自信。

王菊爆红,对艺人宣传的借鉴意义不在于公关,而在于培养艺人独立

即便和队友站在一起等待被pick,她也会一直用热情的目光给对方打气支持。

王菊爆红,对艺人宣传的借鉴意义不在于公关,而在于培养艺人独立

王菊爆红,对艺人宣传的借鉴意义不在于公关,而在于培养艺人独立

她总是努力给自己打call,因为她一直处于逆境之中。但她丝毫没有焦虑感,也不会急躁,即便说出自己的励志语录,也是很大方得体。

王菊爆红,对艺人宣传的借鉴意义不在于公关,而在于培养艺人独立

重点是,她也会给别人留余地,鼓励自己的同时,不会让其他人无路可走。

王菊爆红,对艺人宣传的借鉴意义不在于公关,而在于培养艺人独立

现在的艺人宣传,很多时候太狠了,捆绑这个炒,搭载那个踩。

结果看下来,通稿痕迹太重,艺人的人设总往极致捏,这就是用力过猛。

做艺人宣传要客观,首先得站在一个百花齐放的视角来看自家艺人,先看艺人本身的特质,再去看市场环境里稀缺什么,受众喜爱什么。

但宣传团队要做一个把控工作,艺人的情绪张力也好,人设策略也好,是不是需要修剪?人设的设定要符合人性规律,而不要引发观众的不适应甚至反感。

很多新冒出来的面孔,宣传团队喜欢用一些极端的语境去包装他们,比如“我就是要红,就是要拼了命红”,然后往这个方向拼尽全力。

结果就是尴尬的存在感,既不能圈粉,路人观感也差。

反观王菊,她的野心有,但野心和她整体实力是匹配的,她并没有过度膨胀这份野心。

她每一次发言都很得体,关注自己。但也会留余地,毕竟这个舞台很大,不是靠一个人hold下来的。

王菊爆红,对艺人宣传的借鉴意义不在于公关,而在于培养艺人独立

懂得给自己留余地的艺人是有智慧的。

这样,他才不会意气用事地去给自己塑造“鹤立鸡群”的感觉,任何领域,都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最后的碎碎念#

多少艺人能真正做自己?很少。

要么等到功成名就的时候,有了作品做基础,观众也会包容放飞自我的他们。

更多艺人都活在“温室”里,他们完全没有自理能力,无论是与人对接,还是生活常识,都会匮乏的。

从生活中吸收不了养分,如何反哺到舞台上的表现呢?

这是很可悲的。

王菊如何能营造社交热度,靠的就是这份难得一见的独立感。

仔细看王菊的微博数据,其实她的粉丝经济还在酝酿,看个人微博数据,并没有达到井喷状态。但她的路人热度实在很旺,社交热点能带动很多路人围观。

很多艺人都会先抓粉丝经济,再往外推路人好感,往往脱节,热度永远不能出圈,永远就是一小撮粉丝在那里蹦蹦跳跳。

而如何打造路人的热度,这才是艺人的关键点。毕竟不可能靠粉丝坐吃山空,群众基础强了,路人都可以是你的粉丝。

《甄嬛传》里,皇帝对沈眉庄的“菊式风格”做了点评:菊花有气节,独立秋风,不与百花争艳。

王菊爆红,对艺人宣传的借鉴意义不在于公关,而在于培养艺人独立

王菊也算概括了这种“菊性”:她只和自己争,她的大局观立得很好。

耐得住寂寞,才不会胡乱作妖,该是自己的,也绝对不会放弃,做艺人也是这个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