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正理解“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嗎?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你真正理解“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嗎?

“天道”是一種抽象的規律存在,不好描述,老子想到用水的物理特性來比喻,視覺化“天道”的特性,讓人在理解“天道”時更加形象直觀。關於“天道”的規律在本書的上篇中已經做了充分說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人必將是遵守“天道”的。人若能主動遵守“天道”,將是效率最高的。有道之人應該把“天道”規律應用到生活的各個方面。

上等的善行就像水一樣,水有利於萬物生長而不去爭功名,處於別人不願意去的低窪骯髒之地,就像是“道”的品行一樣。而後老子列舉了七個方面符合“道”的做事規則要求:像水一樣有道的人,居處在一個地方,總是善待周圍的環境,不破壞當地的自然、人文環境;有道的人,做人心胸豁達開闊淵深,不斤斤計較;有道的人,在與他人互動時,總是有顆慈愛的心,不傷害別人;有道的人,說話時真誠、友愛,恪守信用;在為政做官時,會要求自己做到正直、公正,才可以高效地治理社會;在做事時,能夠發揮自己的所長;在採取行動時,善於把握時機。因為按道的方法做事,而不是用爭的方式去做事,就不會有憂患。如果運用“天道”的規律與他人互動,通過成全他人來成全自己,就會各方得利。天之道是利而不害,利他利己。聖人之道是為而不爭,是不爭之爭。

你真正理解“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嗎?

初一看,我們好像是在做自我犧牲,憑什麼我們去骯髒的地方而不爭呢?如果不瞭解“道”的原理,我們很難全心全意地接受這個觀點。我們即使強行按道的要求去做了,也會很不情願,強行調和了大怨,必有餘怨,過不了多久一定會反彈,就不會按“道”的要求來做了。所以要能徹底接受這些觀點,我們就要對這些觀點用老子的哲學邏輯來推演其正確性。如果我們推演出其觀點成立,就會自動認同、接受這些觀點,修正我們的德行。

老子在分析“天道”規律時就講了,這個世界是顛倒的世界,反向去做,才可以得到正向最大的結果。現在我們就挑選幾個來做深度分析。

“居善地”。有道的人,居住在一個地方,總是會善待周圍的生態環境,不會為了自己眼前的短期利益,滿足自己的短期慾望,就不顧生態環境的承受能力而去破壞環境。看起來有道的人好像損失了到手的利益,事實是一旦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最終也必將傷害到處於環境中的人們,受到傷害的程度或治理環境的代價將會遠遠大於破壞環境時的短期利益,所以,有道的人所遵從的做法,既有利於外圍環境,更會有利於自己。人文環境也是如此,我們如果善待自己周圍的朋友,為他們去做點貢獻,他們因為你的存在有利可圖,在你需要幫助時,他們會設法來幫助你,他們需要你的存在,所以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言善信”。我們說話要誠信守信。一個人如果說話不講信用,人們慢慢地就會不信任他。規則不會不來,只是可能晚來,人們因為不信任他,就會盡量不與他合作。別人即使必須與他合作,那也會無形中提高雙方的交易成本,他將在失信中遭受損失。相反如果一個人總是自覺地講信用,大家就會慢慢地信任他,人們因為信任他,就喜歡與他合作,他將獲得更多的價值。因為信任,雙方的交易成本可以降到最低,他將在誠信中有巨大收益。所以,人講誠信自己是最大的受益者。這種行為也可以說是一種自利行為,無所謂高尚不高尚,只是這種行為做大了自己,也成全了別人。但很多人只看到成全了別人,心裡就不爽,沒有看到自己的利益也做大了。還有的人對別人誠信了,就覺得自己特別崇高,相比就一定會認為別人沒有你崇高,覺得別人還是欠你的,只要產生了這種心理,下次一定會去“撈”回來,這樣就將自己推向不誠信。想通了這些,我們在生活中講誠信時就會自覺自動,無須監督。

“正善治”。《孫子兵法》中有云:“靜以幽,正以治。”一個組織的管理者,只有正直才可以管好組織,因為正直才會公正,公正才會廉明,擁有浩然正氣才會激發組織成員向善的正能量,才會認同組織的共同價值、使命。“有”與“無”的原理告訴我們,人有了公“念”,是因為沒有了“私”念,這樣的人員就比較容易管理,這樣的組織就能更加高效。相反,如果管理者不正,有種邪氣,這種邪惡之氣必將誘發成員的邪惡之氣,邪氣就會在組織中蔓延,成員為了各自的私慾不顧集體和其他成員,這個組織必將是一盤散沙,沒有集體榮譽、集體使命,最後這個組織是很難成為一個能幹而高效的組織的。

你真正理解“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嗎?

“與善仁”。像水一樣有道的人,在給予別人幫助時,非常講究善良。在我們中國認為幫助別人就是善良之舉,其實真不一定,如果以傷害他人,以惡的方式幫助他人,就不是善了,甚至是惡。比如,我們看到一個窮人需要幫助,但我們也要看到,他可能只是經濟上有困難而已,即使窮,與我們的人格也是平等,需要遵守他的人格尊嚴為前提條件去幫助他,最好的幫助,就是悄無聲息的進行,不讓接受幫助的人難為情,人都有臉面,何況這種幫助是我們主動發起的。如果高調做慈善,其實就在標榜,我就是有錢,你就是窮,我還是個有愛心的善人,這種慈善做法,是建立在人格不平等的基礎之上的,就像古人所講“不吃嗟來之食”一樣的,散發“嗟來之食”的其實就不是善人,他做事的目的就是為了個人的名聲而已,其實他心中對有困難的人沒有愛心,甚至沒有尊重。從表面報道來看,陳光標基本就是這樣的。我個人更認同中國另外一個慈善家曹德旺,做慈善就是普度大家,弘揚愛心,把別人的困難當著責任來擔當。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其實窮人在某種程度上也成全了慈善家,如果沒有別人的需要,你再有愛心也成為不了慈善家,人的愛心只有得到釋放,靈魂才可以得到昇華,昇華後的靈魂,就是人間的“菩薩”,所以說,窮人也是渡慈善家成菩薩的人。

我們常說“相由心生”,一個人的長相氣質由心理特性決定,心理特性的長期積累,就會通過長相來呈現。一個企業或組織也是如此,企業的老闆是什麼性質的人,假以時日,企業員工的狀態、組織的狀態、企業特性就是老闆價值觀的外化。所以想打造一個好的組織團隊,核心是老闆自己先學好、做好,自己先“正”,“治”才有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