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峰會即將召開 法財長:已淪為“G6+1”

本週五,一年一度的G7峰會將在加拿大滑雪勝地夏洛瓦舉行,但會場氣氛註定不會“清涼”。有評論指出,當白宮不念“舊情”向歐盟、加拿大開徵鋼鋁關稅後,G7成員幾乎都已登上美國貿易的“黑名單”。法國財長勒梅爾上週末直言,G7實際已淪為“G6+1”。

從和氣到生氣?

“美國和歐洲自3月開始一直就貿易問題進行談判,”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上海歐洲學會副會長葉江指出,“只是眼下,雙方談判破裂、貿易戰一觸即發,這個問題無疑將成為峰會上最重要的話題。”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學者西斯爾·康利認為,在關稅大棒下,各國領導人恐怕很難專注於其他問題。

美國《紐約時報》認為,事實上,貿易並不是造成G7峰會氣氛尷尬的唯一原因。由於美國在貿易、氣候變化和外交政策上的“格格不入”,峰會議題將變得複雜。

“過去幾年,西方國家一直借G7峰會展示西方團結、仍處於世界舞臺中心的形象,這次很難實現了。”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指出,“G7內部已形成1對6的格局,其他國家勢必會在貿易、伊核協議和美搬遷駐以色列使館等問題上對美國群起而攻之。”

最“生氣”的當屬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路透社評論稱。儘管政治理念與世界觀不盡相同,但他卻是首批祝賀特朗普當選的領導人之一,自認為“沒有哪個朋友、盟友和夥伴”比美國與加拿大更親密。然而,當他出現在G7會場時,他的臉上很難再有習慣性的微笑,而是扮演起一個陌生角色:特朗普的批評者。“歐洲的憤怒也相當大,歐洲不能接受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徵收關稅,歐洲不是特朗普權力的皮球。”德國《明鏡》週刊稱。

渥太華大學國際事務教授帕里斯認為,本次峰會的主要挑戰是,如何保持G7的完整性。

從懲罰到安撫?

不過,美國方面似乎並不悲觀。美國商務部長羅斯“提醒”西方夥伴,總統有權隨時撤銷或修改關稅政策,所以仍有“靈活”的談判空間。

“這種‘先罰後談’的做法其實是特朗普的對歐策略,”崔洪建認為,但是歐洲恐怕“不吃這套”。歐洲此前曾有意妥協,但他們隨後發現,特朗普的要價永無止境。這次是鋼鋁關稅,未來可能還會在進口汽車、市場準入問題上進一步發難。如果這次歐洲繼續讓步,特朗普還會步步緊逼。“因此,歐盟這次估計會在峰會上堅持立場:先豁免再談判,並向特朗普發出一個信號:適可而止。”

西方輿論也持類似觀點。法新社稱,歐盟早在半個月前就已擬好一份價值33億美元的報復清單。一位法國官員表示,總統馬克龍可能會在峰會上與特朗普會晤,並就貿易問題“攤牌”。有加拿大媒體稱,東道主應該帶領其他國家“圍毆”美國。面對憤怒的大多數,“特朗普將如何解釋自己的貿易立場、如何安撫西方盟友,將是本次峰會的看點之一。”崔洪建說。

從妥協到較量?

“圍毆”也好,“攤牌”也罷,專家們認為,各國可能會盡情“攻擊”美國,但並不會與美國“決裂”。“他們只是希望進一步對特朗普施壓,促其改變態度,或者作出其他一些技術性讓步。”崔洪建說。

“鬥而不破,仍是盟友與美國之間的基本狀態。”葉江指出,歐美圍繞鋼鋁關稅問題仍有談判餘地。歐盟此前的立場是要求美國“無條件豁免”;美國則堅持“有條件豁免”,比如像韓國那樣自願降低對美出口量並允諾進口更多其他產品。“我認為,雙方最終還是能夠找到妥協空間,這本身也是G7峰會存在的意義之一。”

然而,國際輿論可能要“打抱不平”。為什麼美國先“翻臉”,最終還是要其盟友(歐盟、日本和加拿大)妥協?崔洪建認為,一個原因是,西方國家仍對美國抱有期待。“他們認為,美國與盟友關係不順可能只是暫時現象,會隨著特朗普的離任而消失,並不是美歐、美日、美加關係的長期走向。”事實上,小布什政府時期,美國在處理與盟友關係時也曾有過類似做法,有意對鋼鋁產品徵收高額關稅。不過,由於小布什本人沒有特朗普善變、主流政治對其牽制更大、國內經濟好轉等原因,美國最終放棄了嚴厲的貿易措施。

一些專家認為,美國與傳統盟友關係的逐漸疏遠並不是暫時的,而是長期性的。儘管美國的政治鐘擺會不斷擺動,但盟國已經不可能再像過去那樣充分利用美國的巨大市場,未來的局面可能更加困難。(安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