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民主化有毒,顏色革命七年後突尼斯仍困難重重

西方民主化有毒,颜色革命七年后突尼斯仍困难重重

(2017年1月8日,突尼斯民眾在首都突尼斯市舉行大規模遊行。(新華社發 阿代爾攝)

作為所謂“阿拉伯之春”肇始地和僅存的“轉型典範”,突尼斯曾收穫無數讚美之辭,甚至包括諾貝爾和平獎。“突尼斯模式”也一度成為西方媒體津津樂道的“民主樣板”。事實上,突尼斯在顏色革命後的七年轉型表明,西方推崇的所謂“民主化”,並沒有給阿拉伯國家帶來繁榮穩定,反而導致更嚴重的政治腐朽和經濟惡化。

“自由、工作、尊嚴”是七年前突尼斯民眾最迫切的訴求,迎來西方推崇所謂的“民主化轉型”後,其卻一直充斥著紛紛雜雜的政治亂象。2011年10月,“一人一票一次”普選後,具有濃厚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色彩的突尼斯復興黨贏得大選,突尼斯自此陷入了世俗勢力和宗教勢力的拉鋸和撕扯。眼下,呼聲黨主導的執政聯盟內部分化,在野第一大黨復興黨依舊勢頭強勁,各政黨間矛盾重重,立法機構人民代表會議“幾乎陷入癱瘓”。2018年5月,突尼斯將舉行地方議會選舉,各派政治勢力又將展開新一輪的較量和廝殺。此外,顏色革命以前,突尼斯經濟發展迅速,被譽為“突尼斯奇蹟”,但其“民主化轉型”過程中卻完全喪失了經濟優勢。據2009—2010年度世界經濟競爭力論壇年報顯示,突尼斯在133個國家排名中名列非洲第1位、世界第40位。但2017-2018年度的世界競爭力排名顯示,突尼斯僅排到第95位。據悉,突尼斯外債負債率從2010年的41%上漲為今年的71%,2018年僅償還債務這一項就佔據了財政預算的22%。

政治亂象和經濟乏力最終傳導到普通民眾身上,造成了民生凋敝。對於這個國家的普通民眾來說,安定富足的生活仍然是一種奢望。過去7年裡,突尼斯通脹率、政府負債率和貨幣貶值呈“滾雪球式”惡化,形成惡性循環。突尼斯政府最新公佈的《2018年財政法案》,將提高1%的增值稅率,增加對燃油、酒精、通信網絡、進口食品和化妝品等的收稅,這勢必會造成物價的進一步上漲。最新的全國人口就業情況調查結果顯示,突尼斯2017年第二季度失業率為15.3%,其中大學生失業率達到30%。失去工作和尊嚴的年輕人絲毫“看不到任何希望”。

七年之癢”不僅是突尼斯顏色革命後遭遇的尷尬,也是“阿拉伯之春”後多個政權更迭國家的通病。一國的政治制度必須符合國情和民情,發展模式必須符合自身發展階段和水平,這樣才能國家平穩、發展順利、給普通百姓帶來獲得感。正如阿拉伯學者的感嘆,當前的中東民主化是“有毒的民主”,將使更多的阿拉伯國家淪為“失敗國家”。

(參見《“我們不要‘有毒的民主’”》《顏色革命爆發七年後,突尼斯人還在為生計遊行》《七年之癢:令人失望的突尼斯顏色革命》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