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奇遇—揭阳学宫,延续千年文脉

城市奇遇—揭阳学宫,延续千年文脉

科举,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选官制度。无数寒门学子希望通过科举,改变自己阶层,实现心中理想抱负。在科举这条路上,学宫是重要一环,它肩负着培养科举人才的重任。学子在这里学习儒家经典,为科举考试做准备。

城市奇遇—揭阳学宫,延续千年文脉

揭阳学宫,也称孔庙、文庙,是揭阳古代最高学府,也是揭阳唯一官学,建造于南宋,在今榕城区韩祠路东侧。现存建筑群由21座单体建筑构成,是岭南地区规模最大、配套建筑最完善、保存最完整的历史建筑群组。2013年5月,国务院核定公布揭阳学宫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广东省内唯一一家以“周恩来同志革命活动旧址”命名的文保单位。

城市奇遇—揭阳学宫,延续千年文脉

在封建社会,揭阳学宫作为揭阳地区的最高学府,培养了不少人才,如陈希伋、黄焕国、郑大进、曾习经等,均名留青史。

大革命时期,揭阳学宫是革命活动的场所。1925年5月和10月,周恩来在第一、二次东征时曾在此办公。1927年秋天,南昌起义部队到达揭阳时,周恩来、贺龙、叶挺等领导人也曾在学宫明伦堂召开军事会议。

进入现代,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揭阳学宫已不开设讲堂,但每年举行“开笔礼”,将崇尚文教的种子洒向孩童。

城市奇遇—揭阳学宫,延续千年文脉

时光荏苒,朝代更迭,八百多年来,揭阳学宫损毁过、修复过,如今依旧矗立在这片沃土之上,延续着中华民族的千年文脉。

城市奇遇—揭阳学宫,延续千年文脉

《发现城市之美·揭阳》即将上市……

敬请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