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张献忠攻陷兴安

安康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张献忠攻陷兴安

明万历中期以后,陷入绝境的农民,被迫起义反抗,小规模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陕北以王嘉胤、高迎祥等为首的抗暴图存、反抗明廷的斗争发展成为活动于陕北、山西的大股农民起义军。明廷调集大军,在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的指挥下,对陕北农民军进行清剿,农民军迫于压力,纷纷纷渡过黄河,转入山西境内活动。这时,李自成、张献忠开始崭露头角,李自成号“闯将”,为“晋中十六家掌盘子”之一;张献忠自号“西营八大王”,在农民军中以“有力多诡”而颇著声望。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明王朝调集重兵于晋冀陕三省交界地区,农民军陷入困境,于十ー月二十四日,乘黄河封冻之际,自河南渑池越过黄河,进入河南,河南农民起而响应,力量迅速增大。于是横扫河南西部各县,继而分头向陕南、川北等地进击。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正月壬辰,农民军自郧阳渡汉,紫阳、平利、白河、旬阳等六县相继被农民军占据。自是兴安于战火纷飞下,进入极艰难的岁月中。

安康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张献忠攻陷兴安

清嘉庆邑人董诏曰:“兴安处关中之南,形势险奥,白河尤属襟喉,二面毗连楚境,一江直达汉中,万山重复,隘口纷歧,实川陕之孔道,关陇之门户,水陆兼防,最称要地,非重兵把守难资捍卫。”战略地位如此重要,明廷却并未驻兵把守,孤城悬立,是以崇禎七年甲成“寇百万骑,溯江而上,所过蹂蔺,驱马冲涛,如履坦途”(明代刘文輸《创修句阳城碑记》)。张献忠自郧阳渡汉以后,首先攻陷白河县城,成为义军往来通衢。而李自成所率义军则沿江而上攻打旬阳,“以其地扼雍梁荆三州之要,当秦楚蜀三省之冲,形胜所在,为自古用兵者所必争。”(清代童兆蓉《旬阳县志》)但旬阳县令陈体贞却闻变而遁,城遂不攻自破。

安康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张献忠攻陷兴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