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芳如果坚守南郡等待关羽回援,吕蒙还能否偷袭荆州得手?

糜芳如果坚守南郡等待关羽回援,吕蒙还能否偷袭荆州得手?

关羽北伐时,一开始是在荆州留了一部分军队防御东吴的,但是随着在樊城困于坚城之下,北伐变成了持久战,曹魏不断派兵增援,导致关羽前方的兵力吃紧。加上东吴在鲁肃死后,吕蒙用陆逊的意见,给关羽写信时态度很谦逊,让关羽放松了警惕,所以关羽又从后方抽调了一部分军队到前方。

总体来说,关羽在汉中之战后最好的选择应该是在曹魏已经不断抽调援军到达樊城支援的情况下,主动撤兵。因为关羽北伐的主要目标应该是策应刘备和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这是第一位的目标。能否趁势拿下襄樊,这是第二位的目标。在汉中之战结束后,襄樊已经打成了持久战,而当时刘备又没有余力来支援关羽,所以关羽不应该继续在襄樊强攻。

同样是在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过程中,孙权主动进攻合肥。这一方面时为了策应刘备在汉中的争夺,算是履行建安十九年的孙刘同盟的协议,另一方面当然也是想趁人之危,落井下石,趁曹操无力派大兵支援淮南的情况下,攻取淮南。但很不幸的是,刘备已经拿下了汉中,关羽在襄樊又取得大胜,擒于禁,斩庞德,形势一片大好,只有孙权被张辽击败了。

东方不亮西方亮。孙权见在曹魏方面捞不着便宜,又把心思转到了已经后防比较空虚的荆州。刚好这时候鲁肃死了,孙权派吕蒙继任,陆逊又从中出主意,力劝孙权趁机拿下荆州,彻底解决荆州在上游对东吴的威胁。最后,孙权终于被说动了,下决心偷袭荆州,用荆州来弥补在淮南的损失。

糜芳如果坚守南郡等待关羽回援,吕蒙还能否偷袭荆州得手?

关羽在荆州驻守期间,荆州的防御体系总体来说还是比较稳固的。第一道防线是江防,也就是沿长江大量设置烽火台,东吴来犯,各个烽燧相继举火放烟,传递消息,荆州就可以马上进入战备状态。这也是被吕蒙在白衣渡江中轻而易举就突破了的防线。

但从荆州军的表现来看,吕蒙白衣渡江之所以能够成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应该是江防兵力被关羽抽调走了,到了襄樊前线。也就是说,在襄樊兵力吃紧,抽调军队之后,荆州的江防应该是进行了调整,出现了空档。这和姜维在蜀国灭亡之前,主动调整汉中的防御体系有些相似之处,也就是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以积极防御的名义改变了原有的防御体系,实际上是兵力不足了。

第二道防线就是关羽留在后方南郡和公安的驻防军队。吕蒙白衣渡江虽然突破了第一道防线,但是对进攻南郡和公安其实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但这时候虞翻出现了,他主动请缨,去说降了公安守将士仁,理由是第一道防线能如此轻易的被突破,说明荆州守军中是有内应的,士仁既然不是,那么就是在士仁的后方南郡。这样,士仁就处在吴军和内应的包围之中了,处境很危险。士仁就投降了。

对于糜芳究竟是在什么情况下投降的,《三国志·吕蒙传》的记载很简单,只说了他们投降,没说为什么。裴松之注解加了《吴书》和《吴录》的两个说法。《吴书》的说法是,吕蒙率军过了公安,到了南郡,糜芳还是想坚守的,吕蒙让士仁出面,糜芳看到公安已经失守,士仁已经投降吴军,才出降。

糜芳如果坚守南郡等待关羽回援,吕蒙还能否偷袭荆州得手?

《吴录》则记载了后来出现在《三国演义》中的说法,南郡失火,一些军用器械被烧毁,关羽批评了糜芳,糜芳害怕关羽回来之后问责。孙权知道了这个情况,就私下和糜芳接触,进行引诱。糜芳马上上钩,实际上等于已经私下同意了投降。等到吕蒙一来,就马上出城投降了。

《三国志·吕蒙传》:

将仁至南郡。南郡太守麋芳城守,蒙以仁示之,遂降。吴录曰:初,南郡城中失火,颇焚烧军器。羽以责芳,芳内畏惧,权闻而诱之,芳潜相和。及蒙攻之,乃以牛酒出降。

如果这时候糜芳不投降,马上派人给关羽送信,让关羽回援荆州,结果会怎么样呢?恐怕东吴很难占到什么便宜。首先是,关羽如果马上撤军回援,曹操按照司马懿的意见,未必会派军队追击,因为关羽和吕蒙马上就要打起来了,这是曹操很想看到的场面,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曹操肯定是想当渔翁的。

其次,东吴这次军事行动和赤壁之战一样,吕蒙所率军队数量其实并不是太多,只是吴军的前锋部队,吴军的大部主力都在孙权手中控制,还没有到达前线。也就是说,如果关羽率领的北伐主力部队能够及时返回,吕蒙率领的吴军并没有绝对的兵力优势,只是在战术上可以以逸待劳,但如果糜芳给力一点,同样可以和关羽形成内外夹击吕蒙的态势。

所以说,如果糜芳不投降,吕蒙很难占到什么便宜,至少在战术层面来说,关羽还有挽回的余地。但是糜芳一投降,关羽就失去了根据地,军队的家属都成了吕蒙的俘虏,所以军队不战而溃,关羽也无力回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