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灭日军最多的国军将领孙立人,为何在台湾被软禁33年?

芦方文



孙立人,1900年出生,1990年去世,这个人注定是为二十世纪抗战而生,为大时代而存在。

孙立人在国内清华大学毕业后,先后进入美国普渡大学和维吉尼亚军校学习,毕业后,还曾到欧洲主要国家对军事考察学习。

当时在国外读书,如果读的是其它专业,就业还比较好。读了军事就比较苦逼,当时提倡用自己人,最好是同乡同学什么的。


孙立人也找不到好的军队就职,只好到军校中去教书。

1932年,宋子文在上海创建财政部税警总团,因为宋子文也是在美国读书长大的,对同出于美国的孙立人非常器重,任命他为第二支队上校司令兼第四团团长。

表面上这支部队是连杂牌军也算不上,是一支警察部队,实质上却比一般军队要强得多。这军队的军官基本全上是美国军校毕业,武器装备全部从美国和德国采购。训练上采用西方现代军事操练办法和戚继光练兵方法相结合,制定了孙立人风格的训练操练宝典。



1937年,抗战爆发后,孙立人这种给点阳光就灿烂的人,自然不甘落后,在淞沪会战中为展现出顽强的战斗精神和专业的战术素养,让中央军的主力都对他们都刮目相看。

在随后的武汉会战中,又连立两次战功,为宋子文脸上长了不少光,孙立人也证明了自己。在随后他领导自己的军队进行了两年的整训,最后被整编为新三十八师。

1942年,为了配合更好的配合史迪威将军的指挥,孙立人加入了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作战。刚进入缅甸时,孙立人身边仅有不到一个团的兵力,却在仁安羌之战中解救了七千英军,消灭日军一个大队,受到了中国政府,英国政府和美国政府的三重奖励。

1943年10月,孙立人又指挥三十八师展开缅北大反攻。他对日军俘虏从来手下不留情,只要是去过中国的日军,全部处死。美国人问为什么这样,孙立人说:这些人是畜生,不是人,对他们不用参照国际法。

中国远征军成功打通了缅北公路,配合盟军沉重打击了日军。孙立人的杰出表现得到了盟军方面的一致认可,被称为东方的隆美尔。



国民党去了台湾后,迫于美国人的压力,老蒋任命孙立人为陆军总司令。

但美国人对不听话的老蒋始终不是很满意,抗战期间曾计划让陈诚取代蒋介石,结果没有成功。后来又计划让李宗仁和孙立人取代蒋介石,蒋介石虽然下野,但权力仍在。

到了台湾后,蒋介石加强了对军队和政治的控制,对亲美势力进行了打击。先是一九五三年春罢免吴国桢,一九五五年整饬孙立人。


在军队内部,表面上是孙立人在负责,实际上上边还有三个人,一是蒋介石,二是陈诚,三是蒋经国。

陈诚为人正直,和孙立人关系还过的去,其它两个人就和孙立人产生了很大的矛盾。

1955年8月20日,蒋以“纵容”部属武装叛乱,“窝藏共谍”、“密谋犯上”的罪名,组织了对孙立人的审查,从此孙立人就处在被软禁的状态。

可以说,孙立人是蒋介石和美国人斗争的牺牲品。

1988年,孙立人才获得自由。

1990年,孙立人在台北去世,身边上覆盖了清华大学校旗,维吉尼亚军校,台湾政府还派出专门人员给加了国民政府的国旗。

2014年,台湾政府和军队才正式为孙立人平反,认定他当年无罪。


新知传习阁

历朝历代,有两类人的结局注定是悲惨的,一类是功高盖主,一类是挟势自重。


关于这个问题,猛一看歼灭日军最多,孙立人好像属于功高盖主的那一类悍将。其实不然,严格意义上,孙立人属于后者,挟势自重。

在喜欢铁血战史的朋友们那里,孙立人被一部分人奉为国民党的战神,而在另一部分人看来,孙立人的彪悍战功似乎有言过其实的成分。

但不可否认的是,孙立人在缅甸抗战中的知名度是很大的,更重要的是,他在缅甸抗战中创下的知名度很有国际声誉。

美国人很看好他,也很看重他。

在这里我们不讨论孙立人将军在仁安羌之战中究竟是怎么以少胜多的,也不论在二次反攻缅北的战役中他的新一军究竟歼灭了日军第十八师团多少人,总之还是那句话,有美国弗吉尼亚军校背景的孙立人经过缅甸抗战中的那几役,他赢得了美军高层的尊重和赏识。

而这既是他在49年之后在台湾显赫一时的重要原因,也是他此后被软禁长达三十三年的根本诱因。

正所谓成于美国人,败于美国人。

下面咱们就在这个背景下来具体聊聊孙立人和蒋介石的恩怨。

又或者说,咱们可以一起来看看蒋介石的鸟尽弓藏是怎么一步步推进的?

首先需要对孙立人的性格作个简单介绍。

个性孤高自傲的孙立人不是精于权谋算计的那种人,他接受的近乎都是理工科以及美式军事教育,因此他是个思维西化,桀骜不驯并且很是直来直去的人物。

在这种教育背景和性格特征下,作为军人,孙立人是一流的,但作为政客,他几乎是不及格的。

更重要的是,他本人对政治根本不感兴趣,他是个极度缺乏政治智慧的人。

然而在中国的官场混,没有政治智慧的大人物历来都是结局不妙的,尤其被当权者视为威胁的时候更是如此。

自缅甸抗战以来,孙立人虽然战功卓著,备受瞩目,但在蒋介石那里,他却从未赢得过真正的信任,也从未被真正的委以重任,对他,老蒋有的只是猜疑以及猜疑下的利用。

不信任不重用那是因为孙立人不是黄埔出身,甚至连国民党党员都不是;猜疑利用是因为孙立人和美国军方高层的关系太好了,而蒋介石本身与美国的关系却是间隙越来越大。

事实上,早在抗战胜利后,孙立人在蒋介石眼中就成了某种威胁。

换是善于自保的政治人物,这一质问足以拉响警报,但到了孙立人那里,丝毫没有进退之道的考虑,有的依旧只是军人的光明磊落、问心无愧。

1949年初,美国国家安全会议多次讨论,确定了“弃蒋保台”的对华政策,而孙立人就是美方重点考虑的人物。

会面时,麦克阿瑟暗示孙立人:有意请阁下负责巩固台湾,美国将全力支持。

但孙立人却表明了忠于蒋介石,不能临难背弃的态度。

不光如此,回到台湾后,孙立人更是将此行如实地向陈诚进行了汇报,并请转达了蒋介石。

但孙立人的光明磊落换来的却是蒋介石更加的不安。

不安之下就是利用。

所谓孙立人之后的一度风光,又是陆军总司令兼陆军训练司令,又是台湾防卫司令,说白了其实是蒋介石在打孙立人这张牌,以达到和美国维系关系,争取美援的目的。

但表面的重用之下,蒋介石却从未放松对孙立人的掌控。就在孙立人被任命为陆军司令的同时,蒋经国的情报机关就已经渗透进了陆军司令部。

太子监军,孙立人其实是有名无实。

因为孙立人孤傲的性格,随后他与二蒋的矛盾自然难以调和。

孙立人对国民党内部的相互倾轧,明一套暗一套极度憎恶,照他的性格,有些时候的生硬对抗在所难免。

而到了二蒋那里,他的这种硬对抗就是仗着美国人的支持有恃无恐,是终究无法容忍的挟外自重。

1954年,《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签署,台湾被正式纳入美国在远东的防卫圈,台湾的安全得到了极大巩固。

由此一来,天平被打破了,孙立人再无利用价值。

鸟尽弓藏的戏码随即就上演了。

这一年6月,孙立人被调任总统府参军长,明升暗贬的结果,孙立人彻底失去了兵权。

然而这仅仅只是个开始,更大的阴谋还在后头。

1955年5月25日,在蒋的授意下,毛人凤将孙立人旧部、步兵学校少校教官郭廷亮以“匪谍”罪名逮捕,一周之后,台湾南部又爆发了所谓的“兵谏案”。在随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被拘捕的孙立人旧部高达三百多人。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味道再明了不过了。

在此期间,孙立人和老蒋见了最后一面,很意味深长,火药味很重的一面。

老蒋问孙立人,最近看什么书?

孙立人说,看南宋史。

老蒋说,那很好。说完又接着说,你没有什么,你以后少跟政客来往。

孙立人说,是的,我一生最讨厌玩政治和与政客打交道。

这时候老蒋话锋一转面色很难看地说道,这次我要把你给孤立起来。你对于训练部队很好,不过打仗不行。

孙立人回敬老蒋的话相当的孙立人,他说,将不知兵,何以为战?兵战实为一体两面,不可分离。窃职总发从军追随钧座卅余年,转战国内外大小凡百余战,从未辱钧命,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守无寸土之失。殊不知钧座所言“打仗不行”何所指也?若言争权夺利,欺世盗名,则我不屑也。

说完,孙立人敬礼走人。

可这一走之后,接下来发生的就是制造阴谋的经典桥段了。

在严刑拷打以及拿家人威胁下,毛人凤等人最终让郭廷亮写了自白书。接着办案人员拿着这份自白书又去威胁其他涉案人员,几经反复,桌案上终于有了几十份令他们满意的自白书。

自此,郭廷亮“匪谍”案和南部“兵谏”案坐实,扳倒孙立人已是箭在弦上。

8月3日,“总统府”局长黄伯度带着上述“自白书”来到已被宪兵包围的孙立人官邸,要其引咎辞职。孙立人以其中有诈,断然拒绝。黄又透过其部下陆军副总司令贾幼慧,以及孙的侄子孙克刚等人转达“上面”坚决整顿孙立人旧属的立场,要孙立人顾全300多名部下的性命。

到了这里,自知回天乏术的孙立人只能无奈就范。

随后,二蒋采取“不杀、不审、不问、不判、不抓、不关”,但也“不放”的“七不”政策,将孙立人软禁在台中市向上路一段18号的居所内,这一禁就是三十三年。

当时,蒋介石对孙立人看管极严,连孙立人的厨子身上都藏着刀,只要有人想救孙立人,立马一起干掉。

在这长达三十三年的软禁岁月中,孙立人一家始终生活在清苦中,有时甚至到了没钱买米、交不起子女学费的境地——

1988年,孙立人终于重获自由。

孙立人的回答依旧很孙立人,他说,从未反过,何平之有!


黑句本

孙立人,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抗战时曾赴缅甸作战,第一次缅战时任38师师长,在孟关杰布山隘间战役毙敌2000余,孟拱河谷战役击毙日军12000余,第二次共击毙日军3万3千余人,是抗战中国民党军级将领击毙日军人数最多的人。内战爆发后,孙立人也曾在四平,公主岭等地击败过林彪,后来随国民政府败退台湾。那么为什么战功卓著的孙立人会在台湾迎来他长达33年的软禁生活呢?这一切大概都是政治的原因吧。


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之后,此时美国对台政策并不明确。蒋介石内心其实很担心美国会抛下他,所以这时候他提拔了一批像孙立人这样和美国人关系比较好的将领,来博得美国的好感。孙立人也在这段时间被任命为了“陆军总司令兼台湾防卫总司令”,可以说孙立人这段日子应该是春风得意的,对内他有蒋介石的支持,对外他有美国的帮助,但是他大概不会明白这将是他人生中最后得意的日子了。

1953年,随着韩战的结束,美国对台政策终于明确了,那就是扶持蒋介石政府对抗大陆。但是美国不会想到蒋介石对待某些人的态度也明确起来了。蒋介石在美援到手后,就开始着手解决一批携美自重的官员了,当时的孙立人就是老蒋的眼中刺。


1955年6月24日,蒋介石免去了孙立人国民党军队“陆军总司令”职务,将其改任“总统府参军长”,其实是剥夺了孙立人的军权,随后便将孙立人羁押。蒋介石很快就让孙立人以前的部下控告孙立人意图兵谏,并且还特地组成以陈诚为首的“九人调查小组”,写出了一份十几万字的调查报告,结果当然只有一个,孙立人开始了长达33年的软禁生涯。

为什么孙立人会被蒋介石软禁,我认为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其一,中国的一个成语“功高震主”。孙立人一向受到美国的支持,加上他的战功在那,蒋介石担心万一美国选择孙立人做台湾的代言人,那么情形必将对自己不利。

其二,也是中国的一个成语“狡兔死,走狗烹”。孙立人的上台是因为美国对台政策的不确定,自然孙立人也就有了自己的作用,通过他来博得美国的支持。韩战爆发后,美国选择支持台湾,那么孙立人自然也就没有作用了。

其三,蒋氏父子的换班导致。五十年代的台湾其实已经面对蒋经国接班的局面了,这时候孙立人作为台湾军队的二把手自然成为了蒋经国接班的障碍,所以蒋介石也只能处置他了。



孙立人将军落得这个下场可以说是非常令人唏嘘的,他在抗日上面也是有功的。我记得他有一次身上中弹十几处,也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他的军事能力也是非常高超,有“东方隆美尔”“丛林之狐”的美誉。最后却败在了政治上,可叹可悲。


一树梅花一放翁

孙立人是国民党政权统治后期比较少数的得力将领之一,与国民党主流的黄埔军校军官相比,孙立人具备更显赫的学历和更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黄埔军校毕业的将领们,实际上不管是军事素养,还是实际指挥能力,都远远逊色于我们的对手-日本人,由于北伐成功以后,国民党缺乏储备的军政人才,大量的黄埔军校的学校得以快速升迁,而这一切都来得太容易。

孙立人后来被蒋介石派到台湾练兵,在1949年,蒋介石准备败退台湾之际,美国人曾经找到孙立人,准备用孙代替蒋介石,因为美国人对蒋介石已经失望透顶,但是消息让蒋介石知道了。再加上因为安置汤恩伯部队,蒋介石与孙立人之间起过冲突,所以蒋介石对孙立人更加不放心,必欲除之。但是迫于美国人的压力,蒋介石并不敢立即动手。

朝鲜战争的爆发,使得台湾的战略地位立即变得重要起来,美国人也不再思考要不要找人代替蒋介石政权了。一直到1955年,因为郭廷亮事件,孙立人被卷入其中,蒋介石就找了个理由剥夺了孙立人的军权,让孙立人在家中软禁。

1988年,蒋经国去世后,平反之风盛行,民进党也找到孙立人,希望孙立人能够出来抨击国民党,孙立人没有那样做。同年,台湾监察机构认定,孙立人并没有叛乱意图,等于间接为其平反,1990年,孙立人去世,据传,孙立人去世之前都在说自己是冤枉的。


青年史学家

我看过一个说法,就是说当时老蒋怀疑孙立人跟美国勾结,要发动兵变把他推翻。


帝国历史观察者

孙立人是国民党部队中能力很强的将领,他曾就读于清华大学,是名学霸,后来因为想投效祖国所以在美国攻读土木工程的时候又转头考上了弗吉尼亚军校,在美国接受了西方的现代化军事教育。

在回国后因为融入不了蒋介石任人唯亲、一切军事人员以黄埔军校学生为主的军队,所以在因缘巧合下进入了宋子文私人的税警部队,这才拥有了初步踏入军界的机会。


但也因为税警部队在他的带领下战斗力强大的缘故,所以这支军队在1941年被蒋介石从宋子文的手中强行要了过去,编入了国民党的阵营中,成为了38师。

(宋子文)

孙立人初次前往缅甸战场

在被蒋介石收编后不久,孙立人的部队就被调入了缅甸战场和英美两国展开了对日本人的激烈战争,正是因为在缅甸战场上辉煌令人瞩目的战绩,孙立人的作战能力以及名将身份才得以被人们认可。

不过后来因为国民党部队的作战失利,所以国民党在缅甸的所有军队都被蒋介石下令撤回中国,但是这个命令却被孙立人拒绝了,孙立人接受过美式的军事教育,知道如何审判军事情势。

所以他不会像杜聿明一样明知道错误也会执行蒋介石的命令,后来事实证明孙立人的选择是正确的。

孙立人的部队来到印度之后获得了英国人、美国人的武器,战斗力变得强大了起来,而杜聿明则带领着他的部队在蒋介石的命令下,强行穿过了野人山,最终导致了他的部队伤亡惨重,在平白中损失了绝大多数的兵力。

孙立人是否是国民党部队中歼灭日军人数最多的将领

孙立人在缅甸战场上的战绩虽然辉煌,但却并不意味着他就是很多人口中所说的歼灭日军部队最多的将领,在国民党部队中真正指挥部队杀死日本人最多的将领应该是薛岳。

虽然薛岳的杀敌人数有很多是谎报的,但他在四次长沙会战中所担任的职位却是第九战区的总司令,手下掌控着无数支军队与日本人展开了角逐,所以无论他再怎么谎报战绩,歼敌人数都绝对是比孙立人所杀的日军部队要多得多的。

孙立人在缅甸战场上开始的时候只是一名师长,在后来凭借着战绩才晋升为的军长,以他所掌控规模的军事实力绝对是无法和薛岳相比的,所以这个题目是错误的,孙立人并不是国民党部队中杀死日本人最多的将军。

孙立人实际上俘虏的日本士兵人数

这个时候也很有必要提一下,那就是很多人流传的孙立人坑杀12000多名日本俘虏这说法也是一个谣传。

因为当时日本军队中盛传中国人在俘虏他们之后会将他们狠狠折磨一遍,然后会把他们的头砍下来,所以在武士道以及这种恐慌的影响下,日本人是宁死都不会向中国部队投降的。

因为如此,这才导致了被俘虏的日本人仅仅只有300多人,而且在孙立人的部队中是根本不会出现杀俘虏现象的,因为孙立人的是名头脑很清晰的将领,他知道这些日本俘虏所知道的军事情报对自己的战斗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所以他优待了这些俘虏,从他们的口中盘问出了对自己有用的军事情报,甚至在有名小军官盘问日本人的时候将日本人打伤了,还被孙立人责备了一番。

虽然以上种种如此,但却并不意味着孙立人是在谎报战绩,实际上这种谣传是我们不久前一本军事小说中被塑造夸大出来的,在缅甸战场中的孙立人一直都是一名努力为国争光、誓死杀敌的真正将领,我们口中所传的夸张战绩就连孙立人至死都是不知道的。

网络上对孙立人两极化的评价以及孙立人实际上的贡献

我看到网络上对孙立人的评价非常两极化:

最夸张地是将孙立人捧到了天上,甚至编造出了许多连孙立人自己都不知道的战绩。
而另一种情况则就是没有下限地贬低孙立人,这些人因为知道网络上流传的很多孙立人战绩有水分,所以就开始用非常恶毒的口语将孙立人贬低得一无是处,将孙立人说成了是一个活在盛名之下的无能之辈。

我对这两种看法都不太认同,我觉得我们应该客观地评价一下孙立人,在我看来孙立人虽然没有很多人口中流传的那么夸张,但他抗日名将的身份却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摘去的。


在缅甸战场中孙立人确实以非常出色的军事能力和战绩为我们国家争了光,击败杀死了不少日军部队,使中国军队在英美部队面前狠狠争了一把面子。

对孙立人的战绩,英国人和美国人都是肯定的,所以他们才将孙立人称为了东方隆美尔,英国国王和美国总统都给孙立人颁发了荣耀勋章,并在孙立人1945年回国后被授予了青天白日勋章,孙立人的战绩无论是在国内外都是被肯定的,对于这样的抗日名将又岂是我们现在怀着狭隘目光的人几句话就可以彻底否定的?

孙立人和蒋介石之间的关系

但也因为孙立人在早期没有服从蒋介石的错误命令,于是在蒋介石的心里埋下了一根刺,一直对孙立人的印象都不太好,在内战结束后蒋介石被赶往台湾时,蒋介石因为美国人对他一直怀着一种不太稳定的态度,以及他本身对于大陆有着很深的恐惧。

在这两种情况的顾虑下,蒋介石给孙立人安排了非常高的位置,把孙立人安排到了台湾军队的最高地位,为的就是能获得美国人的支持。

后来随着时间的改变,因为美国人战略的变化导致他们彻底将重心转移到了蒋介石身上,使蒋介石一颗悬着的心彻底安定了下来,这个时候蒋介石就开始了卸磨杀驴。

孙立人之所以被蒋介石软禁的原因

蒋介石是一名很传统的君主式人物,他很完美地继承了古代君主们忌惮功臣的特点,他能走到这一步,他的权谋斗争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他对很多威胁到他自己位置的人都是毫不留情的。



孙立人因为和美国人走得太近,所以一直被蒋介石深深的忌惮着,在当时,孙立人在蒋介石心中是有着真正威胁的。

蒋介石认为有美国人支持的孙立人随时都有可能抢走自己的宝座,所以这才在取得美国人的信任支持后,找出了各种借口将孙立人软禁了起来,在蒋介石死后许多年,白发苍苍已经有87岁高龄的孙立人才被放了出来。


而在孙立人被放出来的时候,他从大陆带来台湾的老部下都赶来迎接了他,一个个苍老的退伍老兵勉强挺着腰杆向孙立人敬起了礼,从这些老兵对孙立人的感情来看,孙立人是真正受到了士兵们爱戴的将领。

是真正的敬重才使得这些士兵们多年后都没有忘记孙立人的长官情,在他重获自由的那一刻不顾年老的迟缓,只为了给孙立仁敬个礼。



所以说孙立人并不是国民党杀敌最多的将领,但我们却并不能因此否定污蔑这位名将,在抗日战场上奋勇杀敌、建立下巨大功勋的孙立人是真正值得我们敬重的英雄,是不容得我们随口污蔑的英雄,而孙立人之所以在台湾被蒋介石软禁起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和美国人关系的缘故被蒋介石当成了假想敌,成为了蒋介石认为真正能动摇自己地位的人,所以在蒋介石的危机感下才编造出了借口将其软禁了起来。


孤客生

孙立人字抚民,号仲能,清光绪26年10月17日(1900年12月8日)生于安徽省庐江县金牛镇山南。1924年他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考取公费留学,一开始他在美国仍是学的土木工程,1924年他取得学士学位并在美国桥梁公司任工程师,然而4个月后他决意改学军事并考入有 “南方西点”之称的美国维吉尼亚军校学习,从此步入军旅生涯。

1932年“一·二八”抗战时孙立人率税警总团以第88师独立旅的身份参战,他将中国传统教育和美国军校的教育方式结合起来制订出适合自己部队需要的训练制度和方法,形成了一套与国军其它部队不同的训练操典,被大家称为“孙氏操典”。1937年11月3日在守卫苏州河的战斗中孙立人率部同日军激战8小时后将日军赶走,而他自己也在战斗过程中身负重伤,伤愈后又率部参加了保卫武汉的战斗。

尽管孙立人在抗战中立有大功,然而蒋介石却从来不曾信任过他——事实上早在国共内战时期孙立人就已然处于被雪藏的状态,至于赴台之后则处境更加不妙,最终落得被蒋介石软禁的结局。蒋介石不信任他的首要原因在于他不是黄埔嫡系,不仅如此孙立人甚至连国民党员都不是,如果说抗日是尽一个中国人的本分,那么至于替老蒋守江山从来都不是孙立人认为理所应当之事。更何况这个喝过洋墨水的将领一向倾慕美国的三权分立政体,对当时国民党的腐败独裁颇有微词,这也被视为对党国领袖不忠的表现。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孙立人的美国背景更加深了蒋介石对他的猜忌。

国民党败逃台湾之前美国当局一度打算放弃支持蒋介石,转而扶植一位具有美国背景的中国人作为台湾当局的领导人以同大陆的红色中国对抗,而他们选定的人选恰恰就是孙立人。1950年3月20日美国中情局的一份秘密报告更是直接声称:受过美国教育、现负责台湾防务的孙立人正计划发动政变,俾使蒋介石成为有名无实的领袖。1955年5月28日蒋介石获悉了孙立人计划发动政变的情报,姑且不论这情报的真实性,但对蒋介石而言自然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恰逢此时蒋介石准备在台南屏东阅兵,于是“总统府”卫队在阅兵前抵达校阅广场警戒并检查现场。原定参加检阅部队被重新整编,阅兵时间被推迟,两栖作战演习亦被取消。之后台湾当局声称:孙立人的老部下郭廷亮、江云锦等预谋在屏东阅兵时配发实弹,发动“兵谏”,因预谋不慎而被告发。随即台湾保安机构逮捕了郭廷亮等一百多名官兵,孙立人也在此后不久被监管侦讯。1955年8月3日台湾报刊登出孙立人的“辞职书”,20日蒋介石以“纵容”部属武装叛乱、“窝藏共谍”、“密谋犯上”的罪名革除孙立人“总统府参军长”职务。之后台湾当局就大张旗鼓审理所谓孙立人兵变案,此后的33年内孙立人一直处于被软禁的状态。

目前根据已解密的档案资料绝大多数研究该案的学者认为此案系阴谋设局构陷的冤屈案:孙立人有美国背景不假,有心改革台湾政治军事也属事实,但并无发动兵谏的图谋。但鉴于他在台湾岛内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蒋介石不可能容忍这样一个和自己存在政治异见的人物,所以就索性捏造事实将其软禁,从而彻底屏蔽消解孙立人对台湾政局的影响。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首先,孙立人并不是什么“歼灭日军最多的国军将领”

和日军作战最多、从抗战前期一直延续到抗战胜利始终不曾间断的第五军杜聿明部、第74军王耀武部,歼灭日军的数量肯定大大超过抗战初期才是个税警团长的孙立人。四战长沙的薛岳虽然战绩水分很大,得享大名主要靠长寿(自吹的时间长,能反驳的人都死在前面了),但长沙战役日军动辄出动11个师团,虽然打了几个消耗战,但消耗战的消耗是双方的,日军虽未如薛老虎头吹嘘的那般被歼灭多少多少,伤亡也是很惨重的。

而孙立人呢?加入远征军之前,并非正规军事训练出身(清华-留学-在美国读了个野路子的弗吉尼亚军校)且起家税警团的他官职卑微,起不到太大作用;入缅之初他只是远征军下辖3个军(5、6、66)9个师中一个师(66军新38师)的师长,仁安羌之战虽然打得不错,但当面日军其实只有一个大队(相当于连,不会超过200人),他则出动一个有英国坦克掩护的加强团,所谓“以少胜多全歼日军一千余人”水分有多大不问可知;第一次远征军失败后他抗命未回国而是去了缅甸,保存了较多实力,这和他的“野路子”兼留美背景有关,从战术上是对的,但也给上司留下“抗命跋扈”的负面印象。

驻印期间他的部队和后续空运来的国军编为新一军,军长是后来在长春向解放军投诚的郑洞国,孙仅为副军长兼38师师长,驻印军反攻缅甸时即以郑洞国为新一军军长担任主将,孙只是副将,“孙吹”津津乐道的“缅甸战功”即便挤掉汪汪水分(当时缅甸境内只有日军3个残破不堪的师团)也该记在主将郑洞国名下,1944年8月,新一军拆分为新一军和新六军,孙立人的新38师改编为新的新一军,廖耀湘的新22师升格为新六军,这时孙才成为这个“缩小版”新一军的主将,但此时缅甸战役已接近尾声,英国惟恐中国军队在缅甸影响扩大危及其殖民利益,因此极力阻挠驻印军继续参加一线作战,所以这个“拆分版新一军”几乎没有打仗,又何来战功?至于莫名其妙的“活埋1200日本战俘”更是岂有此理——且不说在美英眼皮底下留洋出身的孙立人敢不敢这么干,除却日皇下诏书投降后,整个抗战期间国军一战俘虏日军50人以上的战役恐怕两只手都数的过来,他上哪里弄这么多日俘?再往后他的新一军就去广州接收,并闹出了脍炙人口传唱至今的军纪废弛传说。

孙立人之所以被夸大抗日战功(其它战功同样夸大,这里就不多说了),是因为他在远征军、驻印军两个阶段的主官杜聿明、郑洞国一个投共,另一个被俘后积极改造第一个被特赦,岛内“国军吹”不便吹嘘,于是解严后好歹恢复名誉的孙就贪天功为己功——当然,他本人不应负太大责任,不过早在东北他就以喜欢抢攻著称,为此杜聿明廖耀湘都和他关系险恶(好在廖耀湘也“变节”了哈哈哈)。

他在台被蒋整肃,借口是“郭廷亮兵变”,其实郭廷亮是否兵变、即便兵变孙立人是否知情,都是一笔糊涂账,一般认为,孙并非蒋嫡系,却在蒋下野、新中国成立前后出任台防卫司令部司令,蒋退台时美方曾有人建议孙拒绝蒋登岛,孙虽未照办,但在蒋看来他可能这么办且有美国背景,不可不防(事实上岛上仍是蒋系军队占压倒多数,孙如果拒绝蒋登岛,垮台只怕更早)。随后在整编逃台国军时孙得罪各派系人物甚多,又和借政治系统染指军队的蒋经国发生龃龉。除此之外,他一再附和美方指令,多次表示要自己带兵去“反攻大陆”,这都让蒋担心他会自立门户。

某半岛战争停火之前,蒋顾忌美国压力,不敢对付和美关系密切的孙立人,只能明升暗降削弱其权力;1954年底某半岛战争停火后,美蒋签署共同防御条约,这意味着美国从1949年艾奇逊“重新在中国寻找代理人”政策,回到承认蒋为自己在中国唯一代理人地位的旧政策上,这样一来孙立人就丧失了最大的保护伞,而一向自傲跋扈、和上级及同僚关系恶劣的孙对此竟浑然不觉,即便没有“郭廷亮”,也会有张廷亮、李廷亮让他翻身落马的。

但他身上的美国光环终究未散,蒋不敢置他于死地,只能以含糊不清的“不关不放”让他自己在家生闷气。直到1988年他才被行将就木的小蒋释放,很快这对冤家双双得享天年,此后台湾“绿化”,他的功过、以及功过中的水分,就都成了“果粉”和“孙吹”们口中继续吹肥皂泡的大号素材了。


陶短房

题目写得不够惊悚,差评,你要是写“活埋了1200名鬼子兵的国军将领孙立人”,虽然也是瞎扯,至少扯出几分酣畅感。

歼灭日军最多的国军将领,公认应该是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老虎仔”薛岳将军,仅他所领导参与的四次长沙会战就歼灭掉十几万日寇,为此还获得杜鲁门亲授的“自由勋章”。

不同于蒋介石异常器重的黄埔嫡系出身,孙立人原是理工科男,弃笔从戎,先读的清华大学,又就读的普渡大学,都是学的土木工程,毕了业在美国做了四个月的桥梁工程师后,产生了新的志向,从戎!于是去了美国久负盛名的弗吉尼亚军事学院。

回国后,孙立人先是从事军训工作,后来加入了宋子文创建的税警总团,从一名团长开始做起,参加了第一次淞沪会战,创建了独有的“孙氏操典”,开始逐阶向上晋升。孙立人将军的抗战生涯最引以为傲的莫过于率领中国远征军远征缅印,指挥新一军打响了一场场让日寇闻风丧胆的战役,予敌重创。期间除了与美军军方人员建立了业务感情,就是那让人哭笑不得的“

下令处死1200名日军战俘”的事迹了,先不说日军有没有那么多战俘让你抓,接受美国式教育的孙立人会擅作主张,下令处死大批战俘这件事,简直是国际笑料,孙将军在坟墓中都不会安生。

前文交代了,孙立人是美式教育背景,又与美国军方在业务上联系密切,国际声誉比较高,被称为“东方隆美尔”,甚至连绰号都给他按照隆美尔的人设准备好了——“丛林之狐”。被美国人普遍认为是国民党未来的中兴力量,其美国式的行事方式或许可以代替本人刚愎自用、手下贪腐横生的蒋介石。

撤退到台湾以后,蒋介石也看出了这点猫腻,为了换取美国的支持,乐得推出新人人气王孙立人,孙被蒋委以重任,先后担任台湾防卫总司令和陆军总司令,算是蒋与孙的蜜月期。

后来因为半岛传来的枪炮声,蒋介石成功拉美国下水,彼此互相重新勾连上,孙立人的战略意义就不复存在了,此时,恰如其分的爆发了“孙立人事件”。

其实从在大陆败退之际,美国人就属意孙立人,准备重点培养他做蒋介石的接班人,到台湾后,美国人更是加紧了对蒋介石的“颠覆”工作,可惜孙立人没敢接招,他知道自己的斤两,美国人低估了蒋氏的业务能量,孙立人虽然有美式教育背景,但那颗中国芯告诉他,反叛老蒋等于痴人说梦,友好的婉拒了美国人火辣辣的恋情。

但蒋介石不会因此放过他,你的立场并不重要,本身你们私下接触嘀咕我,我就很不乐意,清除了这个潜在的美式威胁。借口很简单,那就是“下属通匪”,人家孙将军都官拜总司令了,谁都是他的下属,只要谁出现问题,你总是脱不开关系。

1954年,孙立人司令一职被就地解除。

1955年,孙立人被捕,当年即被判终身监禁。1955年至1988年期间,被软禁家中。

1988年,当局宣布撤销1955年的宣判,为孙立人将军平反。

1990年,孙立人逝于台湾。死后葬礼极其盛大,并不亚于两蒋,下属们纷纷参加仪式,表达哀思,极尽哀荣。


历来现实

蒋介石一辈子软禁了两个人,一个张学良,一个孙立人,张学良被软禁地球人都知道,孙立人遭软禁纯属天下奇冤,充分体现了蒋光头的心胸狭窄。

孙立人是学霸级名将,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美国普渡大学和弗吉尼亚军事学院,1942年,率新38师与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

194年4月19日的仁安羌之战,孙立人以800人的兵力,战胜数倍于己的日军,救出7000名被俘英军,引起中、英、美三国轰动,蒋介石授予他四等云麾勋章,罗斯福授予他“国会”勋章,英王乔治六世授予他“不列颠帝国勋章”司令勋衔。此后,孙立人屡次大胜日军,被西方媒体称为“东方隆美尔”。

如此战功赫赫,换来的结果却是在台湾被蒋介石软禁长达33年,成为历史上第二个张学良。在被软禁的日子里,孙立人将军一贫如洗,不得不靠种花卖花、养鸡卖鸡蛋来供子女上学读书,沦落到这步境地,完全是拜蒋介石所赐。

孙立人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跟蒋介石素来看重的黄埔系不是同一派系,他甚至一生都没加入过国民党。众所周知,蒋介石最重派系,不属于黄埔系的孙立人立功再多,也得不到重用,甚至引来蒋介石的猜忌。



压倒孙立人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他崇尚军队国家化职业化,跟反对蒋经国在军队中推行的政治制度背道而驰,他的观点与美军顾问团长蔡斯一致,蔡斯又是美国代表,长期压制蒋介石,蒋对此无可奈何,只能在日记中恼恨地说,“孙(立人)屡屡挟外(美国)自重”,心里把这笔账全记在了孙立人头上。


1955年5月25日,在蒋介石的授意下,保密局局长毛人凤将孙立人的老部下郭廷亮以“间谍罪”为名逮捕。一周后,台南又发生“兵谏”案,孙立人的老部下300多人遭到逮捕。

郭廷亮被捕后,遭到严刑拷打,始终不肯承认。7月14日,毛人凤使用诡诈手段,谎称孙立人遭到诬告,如果郭主动承认是“间谍”,便可消除孙立人的嫌疑。郭廷亮不知是计,写下“自白书”,此后毛人凤照着葫芦画瓢,又拿着郭的“自白书”威胁台南“兵谏案”涉案人员,成功地骗取到几十份“自白书”。

“匪谍”案和“兵谏”案的目标直指孙立人,很多人都劝他远走高飞,但孙立人认为自己问心无愧,蒋介石不会随便冤枉好人的。

耿直的孙立人实在高估了蒋介石的道德水平,他太傻天天真了,很快蒋介石就派人胁迫他写下“辞职书”,在免去孙立人全部职务的同时,下令调查。不久后,蒋介石以“纵容部属武装叛国、窝藏匪谍密谋犯上”为罪名,将孙立人送往台中向上路软禁,这一软禁就是33年。

33年的时间里,孙立人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日子,他就好像毫无征兆地突然从人间蒸发,岛内凡是与他有关的东西,都被有意铲除,不得不让人怀疑,这是一桩别有图谋的案件。

孙立人清廉正派,一生没有余财。有人认为“官久必富”,孙立人听了却说:“为官哪有工夫去发财?只有官久必穷。”


被软禁的日子里,孙立人失去了收入来源。为补贴家用,他用仅有的积蓄买了一块地种植花草和果树,由夫人骑着三轮车到街上叫卖鲜花和水果。后来,夫妻俩又买了一群鸡,以养鸡卖蛋度日,四个子女的学费,便是来自夫妻俩种花卖花、养鸡卖蛋的收入。让日军闻风丧胆的一代名将,竟沦落到如此境地。

1988年3月,被软禁33年的孙立人终于恢复自由,但他并没有被正式平反昭雪——无论谁都不能去打蒋介石的脸。

1990年11月19日,孙立人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了人世,他的遗体上覆盖着清华大学校旗和美国弗吉尼亚军校校旗,唯独没有国民党党旗,这或许是对这位中华抗日名将一生最好的写照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