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修长城,却建立了比长城更坚固的屏障!

他不修长城,却建立了比长城更坚固的屏障!

他不修长城,却建立了比长城更坚固的屏障!

万里长城在世界历史上大名鼎鼎,历代帝王修建长城的初衷就是为了阻拦来自北方异族的侵略。秦始皇迷信“亡秦者胡”,因此不吝动用大量民力修建长城,因为修建长城劳民伤财,又有性命风险,体现了秦始皇统治的暴虐苛政。然而即使这样,从秦朝往后,各个朝代为了抵御北方外祸,也都留意到长城的战略位置的重要,它关乎到政权的生死存亡;明朝抗倭大将军戚继光,除了独创鸳鸯阵打败倭寇外,也在自己的任职期间加固构筑了长城。

他不修长城,却建立了比长城更坚固的屏障!

到了清代康熙执政时,长城由于年久失修,出现了多处坍塌,于是有边疆大吏上书朝廷,倡议重新维修加建长城,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康熙竟然驳回了请求。原来康熙觉得历代构筑长城,最后仍躲不过亡国下场,只有“得民心者得天下”,现在再来修缉长城亳无意义,反倒会掏空国库,激起民愤,所以决议再也不构筑长城。但,康熙在北方承德附近别树一帜地修建了木兰围场,代替构筑长城。

他不修长城,却建立了比长城更坚固的屏障!

“木兰”并非取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也不是花的名字,而是一个满族词语的汉语音译,本义是“哨鹿”,也就是狩猎野鹿。以前满族土著出猎时都在脸部罩上一个装有鹿角的面具,并用哨子假装公鹿鸣叫求交配的声响吸引母鹿,比及雄鹿与雌鹿出现时,就四面出击对鹿群实施的合围狩猎。“围场”便是打猎的范围,最厉害的时候,面积竟然多达一万多平方公里。

他不修长城,却建立了比长城更坚固的屏障!

为何康熙要建这个皇家猎场?长城的功能是抵抗异族的侵犯,满清实际也是异族的一部分,更何况早在满清入关前,就与蒙古通婚,满蒙之间干系亲密,皇太极更曾得蒙古之助,借道蒙古攻击明朝,后来虽然被明朝名将袁崇焕打退,不过却在皇太极用极阴险的反间计,离间了崇祯与袁崇焕之间的君臣信任关系。

满清是个爱好打猎的北方民族,应用打猎培养士兵强壮膂力,用建筑围场代替构筑长城,不仅巧妙回避满清也是异族的面子问题,又可锻炼部队与皇家后辈的体格,展示国力,还可与百年通婚的蒙古在此结盟联谊。

他不修长城,却建立了比长城更坚固的屏障!

从抵挡外敌的视野,扩大成为国与国之间的联谊,不论是蒙古还是西藏,都可在此地商榷国事;还可以阻绝传染病,不让天花疫情从边陲传来。康熙虽不修缮长城,却设立了比长城更坚固的屏障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