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吐奶是生病了吗?儿科医生教你如何辨别

宝宝吃完奶后,常常会吐出一两口奶,但是他并没有哭闹,看上去也没什么不舒服……这种情况,做妈妈的一定不会陌生。

几乎超过一半的小宝宝都会有吐奶现象,这是正常的情况,一般是由于宝宝食管下段的括约肌较松驰或喂养过多所导致。对于这样没有痛苦的吐奶,妈妈可以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宝宝。

宝宝吐奶是生病了吗?儿科医生教你如何辨别

你的孩子是这样的情况吗?

◈吐出一两口母乳或配方奶

◈没有用力的表现或哭闹

◈主要发生在小婴儿身上

如果,请继续往下看——

关于吐奶的知识

宝宝吐奶是生病了吗?儿科医生教你如何辨别

●吐奶症状

☑打嗝时常有少量奶液吐出

☑过度喂养时,吐出大量奶液

☑大部分发生在喂奶过程中或喂奶后短时间内

☑主要发生在1岁以内

☑生后前几周就可以出现症状

请注意:正常返流不会引起哭闹。

●吐奶的并发症

☑并发症发生率小于1%

☑吐奶导致呛奶

☑由于反酸进入食管下段导致烧心,有些宝宝常常哭闹,不哭闹时也表现不开心,经常感觉不舒服

☑体重增长不能令人满意

半数以上的宝宝偶尔有吐奶,但精神状态良好

如何居家照顾吐奶的宝宝?

这里有些建议,应该对你有帮助:

●减少喂养量

如果是1个月内的新生儿或者孩子体重增长不好,请忽视这条建议。

☑奶瓶喂养婴儿:减少每次喂养量(较平时减少1盎司或30ml奶量);保持每次喂哺时间在20分钟以内。因为过度喂养或完全把胃填满会加重吐奶。

☑母乳喂养婴儿:如果乳量供应充足,每次只喂一侧,泵出另一侧的母乳;两侧轮流哺乳。

●延长喂养间隔时间

☑配方奶喂养:两次间隔至少2.5小时

☑母乳喂养:两次间隔至少2小时

因为宝宝大约需要这么长时间才能把胃排空,不要增加奶量把胃填满。

●放松纸尿裤

☑不要将纸尿裤系得太紧,会增加宝宝胃的压力

☑进食后,不要增加胃的压力

☑不要与宝宝玩得太嗨

●直立体位

☑进食后,试着让宝宝保持直立体位

☑喂养后,用婴儿背包(前背或者后背)背宝宝或者在婴儿秋千上玩30-60分钟

☑6月龄大之后可以使用婴儿弹跳椅,新款的弹跳椅更为稳定

☑哺乳或喂奶时倾斜抱住宝宝,让头高于胃的水平

●奶嘴和安慰奶嘴

☑频繁吸吮安慰奶嘴,可能会因吞入空气导致宝宝胃胀

●可以吸吮小孔的奶瓶

☑顶端向下时,奶嘴孔的流量为每秒钟一滴,否则孔可能被堵塞,你可以使奶嘴孔略大一点

●拍嗝

☑拍嗝不如减少喂奶量重要,每次喂奶可以拍嗝2-3次

☑在宝宝停止吸吮或四处张望时拍嗝,不因为拍嗝中断孩子吃奶

☑每次小于一分钟,即使没有打嗝也要停下来,有些宝宝不需要拍嗝

●在奶粉中加入婴儿米粉

☑如果孩子吐奶量很大,可以试着将奶变稠,在奶中加入婴儿米粉

☑每盎司(30ml)奶中加入一茶勺(5ml)米粉

☑可能需要将奶嘴孔变大

●关于抑酸药物

☑抑酸药物对于正常返流没有帮助

☑这类药物存在副作用

☑这类药物不能降低因为肠绞痛引起的哭闹

☑它们只对烧心的症状有益

什么时候情况会好转?

◈随着宝宝长大,返流会自行好转;

◈很多宝宝到7个月,比如学会坐立时症状好转。

什么时候需要看医生?

出现以下任何症状请就及时看医生:

◈你认为孩子出现呕吐而不是吐奶;

◈采取以上建议没有好转;

◈你认为孩子需要就医;

◈孩子的症状加重。

如何区别

返流与呕吐?

婴儿出生后第一个月内的呕吐需要立即就医,这个年龄段导致呕吐的原因都比较严重,因此区分返流(即正常吐奶)与呕吐很重要。

返流

以下特点提示返流:

☑医生告诉你孩子有返流

☑症状出现较早(85%的宝宝在生后一周内出现)

☑症状持续数天或数周

☑没有疼痛或哭闹

☑吐奶时没有用力

☑不伴有腹泻

☑宝宝表现饥饿,但是看起来精神很好,行为表现愉快

呕吐

以下特点提示为呕吐:

☑呕吐时很不舒服

☑近一两天新出现的症状

☑用力地呕吐

☑含有胆汁(绿色)

☑伴有腹泻

☑宝宝外观或行为表现为病态

☑幽门梗阻(严重病因):是小婴儿呕吐的常见病因

☑起病于生后2周至2月

☑呕吐用力,呈喷射性呕吐

☑呕吐后宝宝表现饥饿,要求喂哺(饥饿呕吐)

请记住,出现任何你认为需要就医的情况,请及时就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