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曾與張海”——趙新月談書法札記

“範曾與張海”——趙新月談書法札記

我論“範曾與張海”——趙新月談書法札記

我論“範曾與張海”——趙新月談書法札記

01

範曾才力有餘,功力不足;張海功力有餘,才力不足。

02

範曾是畫家書法;張海是書家書法。

03

範曾是畫匠,張海是書匠。

範曾不僅僅是畫匠,還博學高才。

張海僅僅是書匠,未見他才。

範曾的“綜合文化體量”以“噸”計,張海的“綜合文化體量”以“克”計。二位書法都可用“公斤”計,高於一般書法家用“斤”計。

04

範曾早年“畫家書法”俊逸風爽,以畫筆入書,與畫相得益彰。晚年“變節”,非要做自我批評,說自己“妄生圭角”云云。其實,那正是他的優勢。優勢丟了,非要迷信書論,結果晚年書法,“虎落平陽”。看來,才力成全人,也害人。

張海最拿手的是隸書和行書。我個人不喜歡他的書風,因為看他的書法“太糾結”,線條繃得太緊。隸書“荒率”之筆與“死硬”之筆交錯媾和,行書“鬱結”之筆與“死蛇”之筆糾纏不休。

05

我喜歡範曾早年書風,真好,儘管不合乎傳統書論。

我個人不喜歡張海書法,無論行書還是隸書,但我絕對承認,功力非凡。

06

範曾看起來桀驁不馴,其實內心不強大,否則,何必要變換書風、“變節”投降世俗呢?

張海看起來很規矩,但內心固執,否則,書法不會寫得如此“死挺”。

07

範曾如果堅持早年書風,可以一條道跑到明。

張海如果不變更用筆,去除匠氣,一定會一條道跑到黑。

08

範曾早年書法線條變幻多姿,晚年入俗失姿。

張海書法線條雷同過多,絕非大家。

09

範曾命運起伏跌宕,如其早年書法。

張海一生算是平穩,亦如其一生書法。

10

庾信文章老更成。範曾與張海,書法老更成?都難說啊!

11

範曾與張海,尤其是範曾,捐資救災,不忘公益。書法家就應該這樣。大家也別老盯著他們賺了多少,還要看他們捐過多少。

12

範曾和張海,說不完的話題。且叫“曾經滄海”吧!“曾”是範曾,“海”是張海。

趙新月寫於野草書屋,轉發請註明出處和作者。

“範曾與張海”——趙新月談書法札記

我論“範曾與張海”——趙新月讀帖札記

“範曾與張海”——趙新月談書法札記

我論“範曾與張海”——趙新月讀帖札記

“範曾與張海”——趙新月談書法札記

我論“範曾與張海”——趙新月讀帖札記

“範曾與張海”——趙新月談書法札記

我論“範曾與張海”——趙新月讀帖札記

“範曾與張海”——趙新月談書法札記

學者、作家、特型演員趙新月作“毛澤東體書法演講錄”

“範曾與張海”——趙新月談書法札記

上圖:本文作者趙新月講毛體書法

“範曾與張海”——趙新月談書法札記

上圖:本文作者學者型演員趙新月

(趙新月,一介書生,河北作協會員、美協會員、書協會員,黨史研究專家,西柏坡學創立者,毛澤東特型演員,廣播節目主持人,專欄作家,數學教師。主要著作:《西柏坡來電》、《你來西柏坡看什麼》、《大西柏坡賦》、《開國第一城》、《西柏坡學發凡》、《畫家書法八大家》、《憫生論——主持人書簡》等,主要研究方向:文史哲經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