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建在麻油上的特色小镇——西埠特色小镇助力乡村振兴

“沿着山路盘旋而下,路边满是醉人的油菜花,一眼金黄。下车,可以误入百花深处一晌贪欢,也可以当回小老板,好好查看下自己‘领养’的一亩三分地。可以动手打一方菜籽,到我们盛家口的石磨作坊,跟着手工艺人一起将菜油压榨出来。再到附近的农家乐,把这份天然的味道烹饪进美食。”

鲈鱼脍,莼菜羹,餐罢酣歌带月行。这样美好的场景,在安徽和县华安集团董事长王健的脑中勾画已久。家乡打造特色小镇,他自有一套思路。

华安主导粮油加工生产,位于全国首批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中国麻油之乡”和县西埠镇盛家口麻油集中区。目前已有39家麻油生产企业汇聚于此,每年,这里有占全国两成的麻油流出。

上世纪九十年代,盛家口的麻油还是“院前是人家,院后是作坊”的作坊式生产。近年来,以华安为龙头的盛家口麻油企业凭着拼搏创新的韧劲,硬是闯出了一条麻油振兴的路子——寻求技术突破、引进先进设备、打入海外市场。今后,他们还要走一条路——打造麻油“特色小镇”,反哺家乡,以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牛鼻子”。“乡村振兴需要产业作为龙头和载体,把乡村优美环境、人文风俗、特色资源等在空间上集聚,从而推动特色小镇的形成,促进乡村振兴。”西埠镇副镇长李凡说,“我们的思路是,从麻油这个‘小’处着眼,打造麻油特色小镇,让人流连忘返,让乡村步步振兴。”

30年砥砺前行,如今的盛家口麻油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香飘万里,既有传统的制作手法,也有现代化的生产工艺。怎样把这种产业优势与旅游资源结合,把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串联,成为打造麻油小镇之关键。

“需要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景观来穿针引线。”王健一针见血。他从小在这里长大。印象中的家乡,满是沁人心脾的油菜花。近年来,他的粮油企业逐渐做大,家乡油香依旧,漫山的油菜却难再寻。

和县位于长江冲积平原,土壤肥沃。长久以来,粮油的种植不仅面积广,产量高,质量也高,成为盛家口麻油香飘万里的先天优势。然而近年来,粮油相对收益低,直接导致该地区粮油种植面积大量缩减,很多盛家口麻油企业转向外包油田进行种植,企业成本提高。从盛家口的特色小镇建设上来说,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景观优势。

“我们有个想法,用现代电商带动传统种植。”王健踌躇满志,“我们正在推动与苏宁易购的众筹平台合作。从今后我们田里的每棵油菜,都有一个二维码,记录从播种、田管到收割的每个环节。这样重重监督下制成的生态有机油,由于信任溢价,在平台上可卖到60~80元一瓶,然而等量的菜籽油在市场上可能只卖到20~30元。这样农民的种植收入至少可翻倍。”

有了好收益,不愁规模化种植。有了规模化的种植,便有了集中连片的美景。“不仅可以提升农民的种植收益,也能提高当地的旅游收益。三产融合发展,打造麻油‘特色小镇’,这是乡村振兴路探索的一条捷径。” 王健谈道。

有了油菜田,还要有景观带。按照全域旅游的建设思路,该镇还将周边鸡笼山国家森林公园、丰乐古道、林海生态园、老陈美丽乡村等优质景观串联,构筑产业支撑、山水相连的经济强镇和生态小镇。

下一步,该镇将建设百亩麻油工业集中区项目,引进20家中小型麻油加工配套企业,延长麻油产业链条,强化小镇产业支撑;整体规划建设两条贯穿麻油古镇的商业旅游街和特色休闲观光带,建成一座麻油产业博物馆,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休闲游览胜地,提升小镇文化旅游的商业价值。

“建设总投资额预计12亿元,着力将盛家口麻油产业集群镇发展成为一座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具有较强集聚力和辐射力的商贸旅游型、山水园林式‘中国麻油第一镇’。” 李凡信心十足。(郭彤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