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山:貴州道教第一名山,張三丰曾在此修行,沈萬三在此出家

福泉山:貴州道教第一名山,張三丰曾在此修行,沈萬三在此出家

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福泉山能夠在明清時期名揚天下,最關鍵的是張三丰的到來。張三丰,名全,字君寶,號邋遢道人,遼寧懿州人,是元末明初時期的道士。他一生雲遊名山大川,蹤跡難尋。江陰陳鼎《紀遊》記載:“平越郡城內有張邋遢修道故跡,在高貞。洪武間,雲遊至此,結茅為亭,閉戶靜坐。”

福泉山:貴州道教第一名山,張三丰曾在此修行,沈萬三在此出家

當時福泉為平越府,張三丰在平越經常和平越衛指揮使張信對弈。一次下完棋,張三丰指城南月山右一塊地方說“葬此必封侯”。張信的父母去世後,葬於此地,而後張信被調任京師衛指揮,後永樂帝登基的重要功臣,被封“隆平侯”。

現在福泉山上的禮斗亭就是對弈的遺址,在禮斗亭前有一個浴仙池,池邊有一棵桂花樹,是張三丰從福建移植過來的。清朝道人汪錫齡曾在此寫下:“清池照影樹扶疎,晝靜廊空想步虛。閱世人來棋散後,出山雲淡雨晴初。窮塵滾滾孤亭在,浩刼茫茫百戰餘。華表鶴歸應有淚,舊時城郭半邱墟”等詩句。

福泉山:貴州道教第一名山,張三丰曾在此修行,沈萬三在此出家

張三丰在福泉山曾作自畫像。明永樂年間福泉士紳將自畫像刻於石碑上,置於禮斗亭中供人們瞻仰朝拜。張三丰自畫像石刻在全國只有三塊,一塊在武當山,一塊在青城山,一塊就在福泉山。《張三丰全集》記載了墊江人董江描寫福泉張三丰自畫像的一首詩:“仙風道骨畫中呈,麈尾飄然氣象清。茗椀香爐長侍側,三花聚頂見先生”。

福泉山:貴州道教第一名山,張三丰曾在此修行,沈萬三在此出家

福泉山:貴州道教第一名山,張三丰曾在此修行,沈萬三在此出家

張三丰和沈萬三是故交,在一個見面中,張三丰曾預言:“日後當於西南會面”。沈萬三是明朝初年的首富,因得罪於朱元璋,被貶到貴州安順天龍屯堡。在天龍屯呆了一段時間後,沈萬三聽說張三丰在福泉山修行,便趕往福泉山拜見。張三丰笑曰:“猶記東南氣盛,西南相見之語乎?”,故有“東南氣盛,西南相見”之仙家預言。

福泉山:貴州道教第一名山,張三丰曾在此修行,沈萬三在此出家

沈萬三便在福泉山拜張三丰為師,在此出家修道。不過僅僅過了一年(1393年),沈萬三便去世了,後安葬於福泉山。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由其五世孫沈延禮(又名沈安)將沈萬三遺骨從福泉山遷葬江蘇周莊銀子浜,名水底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