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村名|开封薄店村来历

河南省开封县兴隆乡薄店村位于开封市东25华里,原名同德寨,先前是一集寨,据说清乾隆南巡,来到本集寨,在一酒店小饮,嫌酒味薄,遂命名曰薄酒店,后因寨名有碍于本集寨酒店声誉,逐渐改名为薄店。

该村2000多人,下辖9个生产队和一农场,是本地方一个大村。在20世纪80年代,该村还有残存的寨墙,四周护寨的壕沟还有,有东西南北四门,并且南北门不照,一些村民还有北门里南门外等说法。在我小时候曾经有这样的顺口溜:同德寨,真是凶,铁骨筑,蘑菇钉.......来说明我们曾经的寨是多么坚固。2010年2月5日,被定为河南省“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试点村镇之一。

开封村名|开封薄店村来历

开封县文物普查队在普查中发现一处古村落遗址,即开封县簿店古村落遗址。

簿店古村落遗址,位于开封县县城东5公里的兴隆乡簿店村,北距陇。

海铁路兴隆庄车站4公里。该村始建于唐代中期,村落布局整体呈东西长、南北短的长方形块状,地势中间高,东西低,主街道为东西向,村周以土筑有寨墙,墙外为宽约10多米的护村寨濠。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李元庆抗粮时曾在此“大誓薄酒店”。现寨墙已平,仅村东南保留有一段,长约50米,护村寨濠保存完好,村南还保存有一建于80年代中期,全铁结构高约40米,占地10余平方米,呈六角形的军用测绘标志塔。

开封村名|开封薄店村来历

开封县簿店古村落遗址的发现,对研究开封周边历史以及人文环境有着较高的价值。

中国的历史,说白了,就是村庄的历史。没有哪一座城池不是从村庄之上建立起来的,没有那一个开时代先合的帝王将相不是从村庄之上走出来的。

薄店村就是这样的代表。从唐代以来,它的村落就已具体雏形,经历近两千年的时间,它的雏形仍在。门还是那四座门,濠沟还是那条濠沟,寨墙还是那个寨墙。唯一有所不同的是,门已成了空门,成了遗址。寨墙也没有寨墙,成了居住人家的地基。但是,完整的濠沟仍在,整个村严谨的布局仍在。

开封村名|开封薄店村来历

我是在一个初夏的下午借回乡之际,绕道过来的。不为别的,只为对比,只为记忆,只为古老村落的模样。小时候,我们村也有寨墙、濠沟,也有清澈的溪流和水草鲜花和青蛙的歌唱,只是现在找不到了,甚至连一个模糊的模样也找不到了。寨墙挖了,濠沟填了,人的欲望长成了森林样的楼房。然而,薄店村却没有,它发展的欲望除北门几家外始终被限制在濠沟以内。沿着濠沟探寻,薄店村像一座岛屿就在那水面之上。

开封村名|开封薄店村来历

在问及薄店村的故事时,一位在西门村头锄地的老人给我讲:薄店原处在古代的交通要道之上,它南接陈留,北连兰考,东承杞县,西通开封。如果把豫东这块比做一个“田”字,那么薄店就是这个“田”字的中心,因此,这里曾匪患猖獗。为了防匪患,先人们才挖了濠沟筑了寨墙修了城门。老人还讲,这里的城门原先比开封的城门还要巍峨高大雄壮,后来建开封县的时候,把城门拆了,开封县原来的大部门建筑都用的是从这四座城门上拆下来的材料。

开封村名|开封薄店村来历

老人讲话的时候,我仔细观察了一下,薄店村“十”字形的街道地面硬实坚固,从中似乎能看到过往。站在西门出口,一条不太宽的柏油路面在出村100米后分岔,一条真通高速,一条直通开封县。

开封村名|开封薄店村来历

站在村口,一面聆听着薄店村老人的叙述,一面想像着那曾经巍峨的门楼,我不得不感叹,中国所有的城池都是从这里走出的,所有的古老村庄都是中国最早的城池。村庄是城池的母体,村庄更是中华民族生命孕育的囊袋。

开封村名|开封薄店村来历

开封村名|开封薄店村来历

掌上大开封,开封人的掌上生活好帮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