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老河坝!你好,滨河走廊!

穿开裆裤那会儿,还欣赏不来邓丽君的《甜蜜蜜》,满大街的甜歌在大夏天有一种甜得发腻的错觉,一根两毛的冰棍在吱嘎吱嘎的老风扇面前一吹,也有当时老美吹空调的享受。

别了,老河坝!你好,滨河走廊!

那时候小,还没学会成人世界的抱怨,也没有听大人唠叨“这鬼天气热得发慌”的耐烦心,在夏天,小伙伴们都有自己的过法。尤其是家住河边的小伙伴,绝没有旱鸭子,下河游泳、插水、打水仗,欢喜跟水的亲密接触,夏天反倒是儿时最中意的季节。

别了,老河坝!你好,滨河走廊!

别了,老河坝!你好,滨河走廊!

别了,老河坝!你好,滨河走廊!

别了,老河坝!你好,滨河走廊!

以前的老河坝除了是耍水的好去处,还是小学时期的野炊地。野炊野炊,顾名思义就是把家里做饭的家当搬到河坝上,扮成大人模样生火做饭炒菜,偶尔会吃到半生的米饭,不过那时候为了宣誓自己的能干,生米饭也要吃完,真是一种不知所谓的倔强。那时候为什么选择河边野炊,因为流动的河水正好淘米洗菜,涮洗锅碗瓢盆呀。

别了,老河坝!你好,滨河走廊!

别了,老河坝!你好,滨河走廊!

别了,老河坝!你好,滨河走廊!

别了,老河坝!你好,滨河走廊!

慢慢的,过了幼时穿开裆裤的年纪,别了野炊的学生时代,二三十年的光景,老河坝跟随着城市发展一天天变了模样。现在,我们不再把锅碗瓢盆搬到河边,但依然会心血来潮拖家带口到河边来一次野餐。

别了,老河坝!你好,滨河走廊!

我们长大了

老河坝也变了

别了,老河坝!你好,滨河走廊!

水还是那水,跟时间一样都是不老的精灵,变的是河两岸。

别了,老河坝!你好,滨河走廊!

别了,老河坝!你好,滨河走廊!

别了,老河坝!你好,滨河走廊!

河沙和鹅卵石铺就的河坝,变成了流线型高低起伏的绿草坪,青石板躺卧在草地,沿着河流的曲线串成了石板路,这样在丰水期也不会湿了鞋袜。

别了,老河坝!你好,滨河走廊!

别了,老河坝!你好,滨河走廊!

别了,老河坝!你好,滨河走廊!

河岸的垂柳向水中央伸展着腰肢,偶尔被风轻轻带着,柔柔的在水面牵起一圈圈涟漪。折柳处长亭外,一小段木拱桥妆点着小河流,观景台也向水面延伸,让人犹如身在水中央。木亭子四壁皆空方便让四周的河景收进眼底,走累了在这隔绝潮湿的方寸之地休憩一会儿是个不错的选择。

别了,老河坝!你好,滨河走廊!

别了,老河坝!你好,滨河走廊!

之前的河坝粗犷原始,可没有这细心的布置。如今,羊马河、金马河、杨柳河两岸的沿河绿廊一步一景、十步一画,把新津这座水映城之美送进时光的记忆,充实我们的幸福生活。

别了,老河坝!你好,滨河走廊!

新津的沿河绿廊源于五河汇聚的独特优势,从而形成河流,漫滩和阶地的地形地貌,沃野千里、气候温润。一座建设中的滨江花园城市正全力打造独具新津特色的天府绿道体系——津津绿道。

别了,老河坝!你好,滨河走廊!

别了,老河坝!你好,滨河走廊!

沿河而居,拥江立城,新津的滨河走廊从城市蔓延到乡村,为城市减少钢筋混凝土的冷硬,增添生活的柔美,为乡村减少乡野的粗犷,增添生活的美学,延续河坝带给一代代人择河而居的初心和快乐。

别了,老河坝!你好,滨河走廊!

别了,老河坝!你好,滨河走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