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丧”职业人夫妻俩月入两万多,看看她们日常工作啥样

“哭丧”职业人夫妻俩月入两万多,看看她们日常工作啥样

哭丧是中国乃至东亚儒家文化圈丧葬习俗的一大特色,以哭的形式寄托亲人去世的哀思,出殡时的哭丧仪式是最受重视的。如果哪家死者在黄泉路上没有响彻天地的哭声相伴,便在方圆数十里传为笑柄,其子孙后代也要被人们视为不孝,大逆不道。为此,有人花钱请人哭丧,于是出现了职业性的哭丧女。(图片来自东方IC)

“哭丧”职业人夫妻俩月入两万多,看看她们日常工作啥样

哭丧也是一种职业,在城市里基本消失,一般残留在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职业哭丧人用他们的泪水和哭声在演绎人间悲喜的同时,也为自己赚取钱财。即将出殡,哭灵人在祖祠前一边声情并茂哭灵一边手捧遗像与亲属泪别,旁人无不动容,家属纷纷落泪。(图片来自东方IC)

“哭丧”职业人夫妻俩月入两万多,看看她们日常工作啥样

哭丧听起来简单,但是要做到打动别人,让所有家属跟着一起哭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职业哭丧女的哭声和悲伤表情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众多亲属听之动容,继而纷纷抽泣落泪,不知道的还真以为是死者亲属呢。(图片来自东方IC)

“哭丧”职业人夫妻俩月入两万多,看看她们日常工作啥样

这些职业哭丧人在工作的时候会非常卖力,拿人钱财就要努力工作。各种音响道具,装满了面包车,这位职业哭丧人的老公是司机,也是搬运杂工。(图片来自东方IC)

“哭丧”职业人夫妻俩月入两万多,看看她们日常工作啥样

这些职业哭灵人,她们在哭的时候往往会有一套一套的说词,一般人也听不太清楚她们到底在说些什么。这些经验丰富的哭灵女天天做这一行,对这一套过程已经烂熟于心。哭的时候是哭别人的好处,诉自己的苦楚。(图片来自东方IC)

“哭丧”职业人夫妻俩月入两万多,看看她们日常工作啥样

每次哭灵都是一场演出,都如上台唱歌仔戏般认真对待,同伴之间沟通好流程和内容。哭丧歌伴奏的乐器是鼓和锣,或边敲边唱,或唱一段再敲打一定的套数。亦哭亦唱,如泣如诉。(图片来自东方IC)

“哭丧”职业人夫妻俩月入两万多,看看她们日常工作啥样

从形式上来看,现代民间哭丧歌有三类,一是"散哭"。 二是"套头"。 三为"经"。散哭的特点是"随心翻",想到什么就哭什么,搭着什么就唱什么,没有限制。至于套头,是有内容的限制的。主要有"抱娘恩"、"十二个寻娘"等。"经"是结合丧葬仪式来唱的。病人死后,由女儿或者媳妇唱"买衣经"、"着衣经"等。(图片来自东方IC)

“哭丧”职业人夫妻俩月入两万多,看看她们日常工作啥样

哭的时候眼泪不能够掉到死者的身上,否则的话尸体就会变成僵尸,没有办法腐烂,也就不能轮回了。如果死者是女性,女儿还要给母亲唱"梳头歌"。不管怎么样,入殓的时候会唱的子女和亲属都要唱"哭丧歌",倾诉自己对死者的思念之情。(图片来自东方IC)

“哭丧”职业人夫妻俩月入两万多,看看她们日常工作啥样

为一名职业哭丧人,几乎每个月都有20多天在“哭”。整个哭的过程大约持续一个小时左右,一个人的费用大约在500到1000之间,每次哭灵少则三五人,多则七八人,根据主人家需求而定。职业哭丧人大多数月收入能过万。对于哭丧者,有人认为她们的存在能让死者入土为安,在阴曹地府不受罪。也有人认为,亲属去世子女的悲伤不应该有这些职业哭丧人来代替,这样显得不真诚。(图片来自东方IC)


分享到:


相關文章: